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

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


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视野是衡量其专业 成熟度的敏感指标之一。 教师对教学目标、内容的关注:“从具体 教案 一节课 一个单元 整本教 材 一套教材 几套教材 学段学 科教学论”的发展过程。 从一节节具体课的教法细节关注到单 元、学期、学年、学段的整体关注是一次 突变。从只关注教材教法到学科功能、课 程标准、教材教法、学生学法、学科评价 的全学科教学论关注又是一次突变。
教师成长的最高阶段是站在学科高地, 对自己所教学段学科的六个基本要素:如, 功能(定位研究)、课标(研读)、教材 (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国际比较)、教 法(案例)、学法(指导)、评价(考试) 等开展研究与实践,形成自己的见解与观 点,得到同行认可,在学科教学界有一定 的知名度、话语权和影响力。教学风格鲜 明,效果显著,成就突出,深受同行敬重, 深受学生、家长喜爱的教师。
中小学教师的立志研修包括: 1、在教书育人实践中不断地加深职业生 涯意义、价值的认识和境界提升:什 么是教育?教师的职业价值是什么? 怎样坚守,要有职业敬畏感守住职业底线。 2、在理解教师工作意义的基础上建立职 业理想抱负:敬业爱岗,不甘平凡, 有所作为,追求卓越。 3、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建设平等和谐 的新师生关系。 4、为人师表,做好个人言行举止修炼。
4、假如再让你做次职业选择,还选做教师吗 (态度): A、是的 B、坚决不做 C、无所谓 D、找不到更好的,还做
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修(功夫不全在课堂里) 包括: 1、课标研读,(认识学科的基本素养) 2、教材解构,(正确定位目标、内容) 3、教学设计,(重构以教导学、教学共振) 4、课堂教学,(教案的有效组织与实施) 5、作业设计,(学生的全程学习设计) 6、考试评价,(有效反馈与调整) 7、学生辅导,(有效沟通、有效补偿) 8、教学研究,(在教的过程中学会教得更 好)
在网上搜索《教学论》、《学科教学 论》、《学段学科教学论》。 长达十几、二十多年的课堂经历,在 资深教师的教学经验中包含的丰富的课堂 感、教材感、学生感,这些正是撰写学科 教学论的重要素材。 对资深教师来说,在几十年教学经验 基础上写一本自己所教学段学科教学论是 专业发展走到最高端的标志之一。
学段学科教学论的基本框架:主要研究六 个话题(6章、30节、200目)。
教师职业认同调查的基本架构:
1、我做教师是因为(动机): A、喜欢 B、找不到其他工作 C、家里有人做榜样 D、想体现自身价值 2、现在我对做教师的感觉是(状态): A、驾轻就熟 B、重复劳动,乏味 C、压力较大 D、与学生打交道有兴趣
3、我对现在任职的学校最满意的是(环境): A、同事之间关系融洽 B、工作量不大 C、有发展空间 D、待遇比其他学校好
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 能力(语感)。第一:处世及物中的思想 和情感,第二:能用合适的语言文字表达。 或反之。 阅读 写作 语语言学 解析性阅读 叙述性表达 文文学 赏析性阅读 情感性表达 语言学的基本元素:字、词、句、篇。 语法大多是由句式体现的。现在采用选 文制教材很容易让语文教师片面关注课 文的思想感情解读,忽视句型教学。
中小学教师的育人研修包括: 1、在与学生沟通、交流、分享中认识与实 践学校德育功能,做好学生的社会性发 展。(90后独生:自我中心;00后独 生+独居孤独:自尊+自卑的双重人格) 2、班主任工作中体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德 育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 3、在学科教学中践行学科德育,把学科本 身具有的育人价值发挥到位。 4、具有德育价值的各类活动、社会实践的 策划设计、组织实施、管理评价。
数学:是计量、空间、图形等领域的 抽象思维能力,包括对变量、性质、变化、 运算的理解和推论。
理、化、生分别对物质、分子、以及 生命领域的对象进行实证和抽象思维的能 力,包括对概念、性质、变化、规律的理 解和推论。
政、史、地分别是对社会、历史、人 地关系领域的现象、事理、规律的认识、 描述和判断能力。 因此,学科学习都是一个接受前人积 累的先验知识和培养一种学科特有的核心 素养(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过程,需 要接受与体验两种学习的交替。只有接受 学习,只是生吞书本知识,没有体验过程 的参与,很难形成学科能力。而形成学科 能力需要经历一定的作业任务过程。
育人意识能力与教师对教育本意的认 识、理解有关。人的知、情、意、行本来 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 的综合体。韩愈把师者称为传道、授业、 解惑者也,就是从整体上突出教书育人。 现代学校的分科教学制度出于大规模 教学实施的需要,把本来融合在一起的人 的才能培育分割成了各门学科、各种形式 的教学活动来实施。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 了各学科教学之间相互割裂,同一教学过 程之间不连贯的现象。德育从学校教育中 单列是这种做法的极致。
这些变化涉及在职教师思想认识、经 验积累、能力提升、行为变化等诸多方面, 不是单靠学习、培训能解决的,必须是实 践、学习、研修、带教等措施多管齐下。 所以用研修代替传统的培训与教研是 发展的趋势。所谓研修就是把教学实践、 专业学习、专家带教、行为跟进、个人反 思、专题研究、展示交流等因素融合在一 起,以教师个人规划、自我实现为特征的 专业发展方式。研修的关键是从单一的学 习模式发展到多种体验过程的融合。
国家对中小学教师成长提供了如下政策 与措施。 2012年起我国政府财政性教育投入达 到了GDP的4%。在政府教育经费到位前提 下,如何提升教育质量,让老百姓满意成了 教育的头等大事。教育部的思路:全力提升 校长教师队伍的素质。举措:1、成立教师 工作司。2、大幅度增加教师培训经费。(09 年3千万,14年达24亿)3、制定标准。4、教师 职称改革正高。5、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改革( 国考、定期注册—考核合格、360进修)。
在职教师研修目标地图(分类分层)
初级教师 角色适应 中级教师 经验积累 副高级教师 职业成熟 正高级教师 专业引领 职业追求、专 业境界、治学 态度、学术引 领。 教育哲学、比 较教育、当代 教育思潮、教 育学原理。 专业理念与师 教师角色、师 职业认识、伙 职业认同、教 德——经验分 生关系、职业 伴合作、专业 书育人。经验 享(应悟) 操守、心态调 发展、心理保 特色、个人修 适。 健。 养。 专业知识—— 课标教材解读 学科知识拓展 课程论、学科 微型讲座 、学生学习方 加深、学科改 教学论、学习 法、课堂教学 革前沿、课堂 论、教育研究 (应知) 心理、教学测 教学模式、教 方法。 验的编制与使 师的教学评价 用。 。 专业能力—— 教学设计、课 观课评课、考 学情分析、差 实践体验 堂管理、师生 试分析、学法 异教学、课程 沟通、班级管 指导、活动设 设计、课题研 (应会) 理。 计。 究。
教师的成长是慢成长。 在职教师专业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初级
角色适应
(稳定)
中级
经验积累
(稳定)
高级
专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熟
新教师会教书合格教师教好书教学能手领发展学科领袖 胜任教学 原创教学 发展教学 (一级) (副高) (正高) 感受职业 接受职业 享受职业 关注教法 关注教材 关注学科 学会操作 学会创作 学会研究
教师的职业认同度是立志研修的最敏 感指标。主要表现为对教师工作的接受、 喜欢、投入程度。调查表明,只有喜欢教 师职业、肯花心思投入、乐于和学生打交 道的人才能当好教师。 教师的职业认同除了与个人志向有关, 还与职业生活品质有关。做自己喜欢的事 是职业认同的前提,知识分子除了能过体 面的物质生活,更看重的是在单位里是不 是被尊重、有友爱、能胜任、感兴趣等, 表现出对学校的归属感与职业进取心。
在教 与师 教的 材教 的学 关视 系野 上反 映
全学科关注,成为学科教学专家。
纵览学科教学全局,编着教材上课 (形成基于个人经验的学科认识和知识体系)
一套教材关注,形成目标体系。
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改着教材上课 (内生出自己的教学经验)
课文关注,只研究具体教案细节。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照着教材上课
假如教师的教学视野不能及时从一个 层次上升到另一个层次,总是停留在某个 层面,就会因为思维定势而产生相应的专 业倦怠。 所以,从教学视野不断进行新的拓展, 是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要及时提出相应的最近发展区和挑战性任 务,比如:能不能把通用的普适性教材改 造成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案,怎样从只关 注课堂教学、教材教法到学段学科教学论 研究,等等。
语——说话,口头表达能力,听与说。 文——写作,书面表达能力,读与写。 由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组成了 学生的语文能力。目前的语文教学中片 面重视听与写,说与读两个技能的训练 量远远不够。 所以基于课标的教学,就是要求教 师从学科功能定位和核心素养出发,全 面体现学科的育人价值,教学科,而不 是简单的教教材。
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解决:
1、立志——在教书育人实践中积极感受教师职 业生活,体验教师价值,想明白准备做怎样 的教师,怎么把教师做好。在增强职业认同 的前提下,提升职业境界,提高师德修养, 志存高远:不甘平凡,追求卓越。 2、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增强学科功底,丰富 教学经验,提升理论素养,提高教学能力。 3、育人——在育人实践中学会与学生沟通、交 流与分享,增强育德能力,践行教书育人。 4、研究——在教学工作中锻炼研究能力,培养 研究性工作习惯,践行自我研修。
所以真正懂教育、能恪守教育理念的 教师应该自觉践行教书育人。在关注学生 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关注他们的情感投 入与体验,意志品质的养成,以及行为方 式的跟进。做一个完整的全人教育,而不 是碎片化、单打一的学科操练。 早期社会性发展机会缺失是00后学生 的时代特征。所以培育学生的沟通、交往、 分享、合作是中小学各育的共同内容,离 不开知、情、意、行的合一,更要强调情 景性、实践性、体验性和养成性。要让教 师通过育人研修学会做全人教育。
中小学教师的研究研修(体验感悟中小 学教师的职业不仅是一个教书人,还是 一个研究者)包括: 1、经历教学专题研讨。 2、养成教学反思习惯。 3、经历个人教育课题研究。 4、参与教育学术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