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网设计说明

管网设计说明

工程中所用钢管,其材质、壁厚、材料性能等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 要求,安装时不能随意的改动和替代,本设计管材DN<200mm采用热轧 无缝钢管,材质为20#钢;DN≥200mm采用螺旋钢管,材质为Q235B。 1.2管件
使用在直埋供热管道上的三通、弯头、大小头、封头等管件的材 质、壁厚及其他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且管件壁厚应大于同型号管 道壁厚1~2mm。应使用在工厂加工经过检测合格的成品管件。弯头采用 热压弯头,无特殊说明弯曲半径均采用1.5D,应力较大处,局部焊缝应 加固。 2、管道焊接 2.1管道焊接形式:管道焊接形式采用电弧焊。管径大于200mm采用氩 弧焊打底焊。 2.2焊条采用E4303。 2.3直埋供热管道焊接应按不同材质、规格制定焊接工艺,并进行焊接 工艺试验。焊接工艺试验按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 及验收规范》中第四章的规定执行。 2.4焊接的准备及其方法,按CJJ28-89《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 规范》中第五章规定执行。 2.5直埋供热管道焊接内部质量标准应符合GB50236-98的Ⅱ级规定。 2.6供热管道焊口应做100%超声波探伤,Ⅱ级以上合格。 3、放气装置的处理


最小水平净距(m)
最小垂直距离(m)
给水管
1.5
0.15
排水管
1.5
0.15
燃气管 压力

≤400KPa
1.0
0.15
压力 ≤800KPa
1.5
0.15
压力> 800KPa
2.0
0.15
压缩空气或CO2管
1.0
0.15
排水盲沟沟边
1.5
0.50
乙炔、氧气管
1.5
0.25
公路、铁路坡底脚
1.0
---
聚氨酯泡沫塑料是以聚醚酯与多亚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为主要原 料,再加入胶联剂、催化剂、表面活性和发泡剂等,经现场发泡制成。
本工程聚氨酯发泡塑料施工方法采用模具法,即将保温层直接成型 在管道上,制成保温管,在管子两端留200mm的接头(裸管),管道焊 接后接头处在现场用模具发泡,并采用与直管同样的发泡工艺。 1.2工艺标准 1.2.1本标准适用于输送介质温度(连续工作温度)不高于95℃。偶然 峰值温度不高于100℃,工作压力不高于1.6MPa保温管的制造工艺标 准。 1.2.2除锈防腐。按设计要求对钢管外表采用电动工具进行除锈,露出 金属光泽后刷氰凝漆两遍,要求刷漆均匀、刷满。管道两侧留有150mm 不刷,以便于管道的对口焊接。 1.2.3氰凝漆应在环境温度5~35℃的范围内涂刷施工,两道漆涂刷间隔 时间应在2~8小时,每道漆的干膜厚度大于或等于100µm以上。 1.2.4第二道氰凝漆涂刷未完全干透前进行聚氨酯发泡施工,以便于氰 凝漆与聚氨酯的充分粘结。 1.3聚氨酯保温层 1.3.1成分:聚氨酯原料必须使用不含氟利昂的发泡剂。 1.3.2特性:闭孔率不大于88%,密度不小于50kg/m3,抗压强度不小于 0.3MPa。 1.3.3热性能:导热系数在50℃,最小中心密度50kg/m3(老化前)时小 于0.33w/m.k。 1.345吸水性:在沸水中侵泡90分钟后,体积吸水率不大于10%。 1.3.5保温层厚度:本设计所有型号管材保温厚度均为40mm。 1.3.6保温管轴线偏心距:保温层外径≤160mm,保温管最大轴线偏心距 为3.0;保温层外径180~400mm,保温管最大轴线偏心距为4.5;保温层 外径450~630mm,保温管最大轴线偏心距为6.0;保温层外径≥760mm, 保温管最大轴线偏心距为8.0。 1.4玻璃钢外护层 1.4.1玻璃钢外护层由无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和聚酯漆等涂刷组成。 1.4.2保护层颜色为不饱和聚酯漆本色或添加色浆,具体颜色由业主单 位协商确定。 1.4.3无碱玻璃丝网格布的性能指标应符合JC/T277和JC/T287要求。 1.4.4不饱和聚酯漆的性能指标应符合GB/T8237要求。 1.4.5聚酯漆涂刷后外护管外表面不允许漏胶、纤维外漏、气泡、层间 脱离、皱折等现象。 1.4.6外护层厚度要求:保护层均采用六布三油,每缠绕两层玻璃丝布 刷一道聚酯漆,最外两层采用10*10玻璃丝布,其它采用8*8玻璃丝布。
150~200
250~300
车行道下(m)
0.8
1.0
1.0
非车行道下 (m)
0.6
0.6
0.7
3、可视为直管段的最大平面折角(°)
管道公称直径 (mm)
循环工作温差(t1-t2)℃
50
65
85
100
120
50~100
4.3 3.2 2.4 2.0
1.6
125~300
3.8 2.8 2.1 1.8
1.4
XX市XX小区供热管网工程
设计总说明
设计总工: 审 核: 校 核: 专业编辑:
XXXX燃气热力设计有限公司 2012年7月
一、本设计为XX 市XX小区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图。 本次设计将该小区分为三个供热区(二次管网),即:A区、B区、C
区。A区供热主管道管径为Ø219,B区供热主管道管径为Ø273,C区供热 主管道管径为Ø219,一次网主管道管径为Ø273(见施工图)。根据该小 区提供的建筑面积以及所提供的单体单位面积热负荷31.9w/m2设计计 算。 二、设计参数
管道放气装置应引至便于操作的位置,放气出口加焊弯管,确保排 气畅通安全。
4、保温管直接穿入墙里面,墙内保温层至少留100mm,以防地下水从保 温层端部渗入。保温结构外边设用金属套管,同时缝隙之间用油麻、石 棉水泥填充,不但保证管道轴向伸缩,而且又能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 保温结构和套管之间留有30~50mm缝隙为宜。 65保温管道接头
1.4.7同一原料、同一配方、同一工艺条件生产的同规格的保温管作为 一个批次,每批次数量不超过50根。 1.5保温管储存 1.5.1地面应平整,无碎石等坚硬杂物。 1.5.2地面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保证堆放后不发生坍塌和倾倒。 1.5.3堆放场地应挖排水沟,场地不允许有积水。 1.5.4堆放场地应设置管托,管托应确保保温管外护管高于地面150mm。 1.5.5保温管堆放高度不应高于2.0m。 1.5.6保温管不得受到暴晒、雨淋和侵泡,露天存放应用篷布遮盖。保 温管存放场地和保温现场应注意防火。 五、供热管道安装 1、材料 1.1管材
保温管道两端留有200mm不保温管段,以便焊接施工和保温接头的 处理。补口处采用现场模具发泡,保温防护层处理方法与直管保温相 同。 6、聚氨酯发泡质量的好坏与被注体的干燥度、清洁度、温度有关,特 别是温度对粘结的整体性、反应速度、分子力度的密度和封闭性能、原 料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发泡最佳温度为20~25℃,当温度低于15℃时 应将管道预热;当高于40℃时应采取防晒措施。 六、直埋供热管道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直埋供热管道 直管、三通、弯头、大小头、固定短管进入现场必须 经过检验验收,保温保护壳不得有破损、玻璃钢漆不均匀等现象。 2、管道安装前应对坡口及内外壁表面20mm范围内进行清理,锈皮应除 掉,管内砂子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后方可对接。 3、分段施工完毕后,应将内部清理干净,并应及时封闭管口。 4、管道敷设在炉渣杂物等腐蚀性较强的土层内部时,管道周围应更换 没有腐蚀性的土层并夯实。 5、管沟开挖过程中超下挖的部分必须进行边回填边夯实的施工措施, 密实度应达到原土的密实度要求。 6、要严格保证管道的焊接质量,并在管道回填前认真做好无损检测。 7、直埋管道埋深不得小于设计规定,管道中心距、管沟的底宽、排水 系统应符合设计要求。 8、管道焊口两端管段在管道找正管口对接就位后,胸腔部可以先行回 填,回填前检查和修补保温层和防护层的破损处。 9、管道的储存和运输 9.1预制好的保温管应存放在平整、松软的地上,或用垫架支承两端钢 管裸露部分。 9.2堆放高度不得超过两层。 9.3搬运过程中不得破坏保温结构,应轻吊、轻放,严禁野蛮运输。 9.4存放过程中应注意防水,严禁泥沙杂物进入管道。 10、施工步骤 10.1管线施工工艺过程如下;放线--—地下障碍物踏勘--—管沟开挖 —--沟槽夯实(回填土)--—管道吊装—--管道(管件)对口--—焊
地铁
5.0
0.80
电气铁路接触电杆基础
3.0
---
道路路面
---
建筑物
公称直径≤250mm
2.5
基础
公称直径≥300mm
3.0
通讯电缆管块
1.0
电缆 电力及控制电 ≤35KV
2.0

≥110KV
2.0
0.70 -----0.30 0.50 1.00
2、直埋供热管道最小覆土深度
管径(mm)
50~125
本次设计的二次网循环水温度为:供回水50℃/40℃,设计压力为 1.6MPa。 三、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
供热管网采用直埋敷设方式,原则上按无补偿冷安装设计。由于设 计的管网中存在固定点、锚固点、锚固段、滑动段等,各处的管道应力 不尽相同,所以现场施工过程中不宜将设计尺寸随意改动。若需要变更 改动,请通知设计人员协商解决。为方便现场施工,设计提供如下说 明。 1、供热管道与有关设施的相互净距
四、供热管道的保温结构 直埋供热管道的保温结构直接承受着土壤及地面循环活载力,同时
受地下潮气及地下水的入侵,因此,保温结构除了保温性能外,还应从 防水、防腐及机械强度几个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综合考虑。保温材料是保温结构的主要 组成部分。本工程使用的保温材料为聚氨酯泡沫塑料。 1、聚氨酯泡沫塑料 1.1材料成型及施工方法
接--—焊口探伤检验—--接口保温—--回填土(分层夯实)—--阀门井、 路面恢复。 10.2开挖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管沟成型后,应对其进行沟底标高、沟 壁直线度的测量,确保管道中心标高符合设计要求,防止管沟边坡塌 方。管沟的开挖断面在参照设计图中所标柱的尺寸的基础上,再结合图 中有关管件、焊口的位置等,局部放大开挖管沟尺寸,以方便施工。 10.3管沟安装前底部必须夯实,严禁由于沟底不平、沟壁不直或在垂直 方向出现折角。 10.4管沟开挖后应及时清理沟底的砖石瓦块及碎玻璃和其他锐利物,以 防损伤保温层。 10.5车行道下开三通处覆土深度达不到最小埋深要求时,根据现场情况 局部处理。 七、施工及遵循的标准 直埋供热管道的施工应符合: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