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磷缓蚀阻垢剂的生产技术

无磷缓蚀阻垢剂的生产技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磷缓蚀阻垢剂,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铜缓蚀剂

0.1

%1.0

%,有机醇0.1

%1.0

%,水解聚马来酸酐1

%20

%,锌盐1

%10

%,无机酸

0.1

%2

%,醇胺3

%20

%,聚天冬氨酸5

%25

%,聚丙烯酸1

%5

%,剩余量为水,上述各组

分用量之和为100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产品为高浓缩倍数的混合型无磷缓蚀阻垢

剂,不含磷酸盐及有机磷,使用过程中,减少了微生物及藻类的滋生,降低了杀菌剂的使

用,降低了运行成本,使得既环保又经济;本产品在循环水系统中具有良好的缓蚀阻垢性

能,且能够对多种金属材料共存的材质起到良好的防腐性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无磷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上述各组分用量之和为100

%。

2.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无磷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上述各组分用量之和为100

%。

3.

根据权利要求1

或2

所述的一种无磷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缓蚀剂为苯并三氮唑

或其衍生物。

4.

根据权利要求1

或2

所述的一种无磷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醇为甲醇或乙醇。

5.

根据权利要求1

或2

所述的一种无磷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锌盐为氯化锌、硫酸锌

或硝酸锌。6.

根据权利要求1

或2

所述的一种无磷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酸为盐酸、硫酸或

硝酸。

技术说明书

一种无磷缓蚀阻垢剂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化学阻垢试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磷缓蚀阻垢剂。

背景技术

在开放式、半开放式循环水系统中,循环水通过冷却塔冷却换热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水份被蒸

发,这样循环水就会不断地被浓缩。随着浓缩倍数的增大,水中的悬浮物及钙、镁离子、硫

酸盐、硅酸盐等会以水垢的形式沉积于管壁,影响换热效率、增大能耗,并且对管道有腐蚀

作用,导致设备腐蚀、穿孔。同时,由于冷却水的热交换,水中大量的微生物会在设备或管

道壁上进行繁殖,使得水质进一步恶化,这样就大幅度的增加了水流阻力,引起管道的堵

塞,从而降低了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因此缓蚀阻垢剂的出现,维护了设备的正常运行。近年来市面上主要是含磷的缓蚀阻垢剂,

但随着环保对水质排放要求的提高,缓蚀阻垢剂也正朝着无毒无害的无磷新型高效的环境友

好型绿色阻垢剂方向发展,无磷缓蚀阻垢剂的出现,减少了微生物及藻类的滋生,减少了杀

菌剂及剥离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运行成本。

但是现有的无磷缓蚀阻垢剂的阻垢性能和防腐性能较低,特别是防腐性能,现有的设备不再是由单一金属材质构成,而是多种材质共存,如碳钢、银、黄铜、紫铜或铝材等。在这种混

合型材质的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更易腐蚀,尤其是碳钢和黄铜。

技术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磷缓蚀阻垢剂,以解决现有技

术中,阻垢剂的阻垢性能和防腐性能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磷缓蚀阻垢剂,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上述各组分用量之和为100

%。优化的,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上述各组分用量之和为100

%。

优化的,所述铜缓蚀剂为苯并三氮唑或其衍生物。

优化的,所述有机醇为甲醇或乙醇。

优化的,所述锌盐为氯化锌、硫酸锌或硝酸锌。

优化的,所述无机酸为盐酸、硫酸或硝酸。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本产品为高浓缩倍数的混合型无磷缓蚀阻垢剂,不含磷酸盐及有机磷,使用过程中,减少了微生物及藻类的滋生,降低了杀菌剂的使用,降低了运行成本,使得既环保又经济;

2

、本产品在循环水系统中具有良好的缓蚀阻垢性能,且能够对多种金属材料共存的材质起

到良好的防腐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无磷缓蚀阻垢剂在重庆某公司的实验室内进行制备:

实施例1

步骤一:依次称取0.1kg

甲基苯并三唑、0.1kg

甲醇、1kg

水解聚马来酸酐、1kg

氯化锌、0.1kg

盐酸、3kg

醇胺、5kg

聚天冬氨酸、1kg

聚丙烯酸和88.7kg

水;

步骤二:将称量好的水加入到溶解槽中,然后依次将称量好的甲基苯并三唑、甲醇、水解聚

马来酸酐、氯化锌、盐酸、醇胺、聚天冬氨酸和聚丙烯酸加入到溶解槽中,并缓慢的进行搅

拌,使各个组分完全的溶解形成一个稳定的均匀体。

实施例2

步骤一:依次称取0.3kg

甲基苯并三唑、0.4kg

甲醇、6kg

水解聚马来酸酐、3kg

氯化锌、0.4kg

盐酸、7.5kg

醇胺、10kg

聚天冬氨酸、1.9kg

聚丙烯酸和70.5kg

水;

步骤二:将称量好的水加入到溶解槽中,然后依次将称量好的甲基苯并三唑、甲醇、水解聚

马来酸酐、氯化锌、盐酸、醇胺、聚天冬氨酸和聚丙烯酸加入到溶解槽中,并缓慢的进行搅

拌,使各个组分完全的溶解形成一个稳定的均匀体。

实施例3

步骤一:依次称取0.5kg

苯并三氮唑、0.6kg

乙醇、12kg

水解聚马来酸酐、5.5kg

硫酸锌、0.8kg

硫酸、12.5kg

醇胺、15kg

聚天冬氨酸、2.8kg

聚丙烯酸和50.3kg

水;步骤二:将称量好的水加入到溶解槽中,然后依次将称量好的苯并三氮唑、乙醇、水解聚马

来酸酐、硫酸锌、硫酸、醇胺、聚天冬氨酸和聚丙烯酸加入到溶解槽中,并缓慢的进行搅

拌,使各个组分完全的溶解形成一个稳定的均匀体。

实施例4

步骤一:依次称取0.65kg1-

苯并三氮唑-

甲基丙烯酸甲酯、0.65kg

乙醇、13.5kg

水解聚马来酸

酐、6.2kg

硝酸锌、1kg

硝酸、13.2kg

醇胺、16.5kg

聚天冬氨酸、3.1kg

聚丙烯酸和45.2kg

水;

步骤二:将称量好的水加入到溶解槽中,然后依次将称量好的1-

苯并三氮唑-

甲基丙烯酸甲

酯、乙醇、水解聚马来酸酐、硝酸锌、硝酸、醇胺、聚天冬氨酸和聚丙烯酸加入到溶解槽

中,并缓慢的进行搅拌,使各个组分完全的溶解形成一个稳定的均匀体。

实施例5

步骤一:依次称取0.8kg

苯并三氮唑、0.7kg

乙醇、15kg

水解聚马来酸酐、7.5kg

硫酸锌、1.3kg

硝酸、14.5kg

醇胺、18kg

聚天冬氨酸、3.6kg

聚丙烯酸和38.6kg

水;

步骤二:将称量好的水加入到溶解槽中,然后依次将称量好的苯并三氮唑、乙醇、水解聚马

来酸酐、硫酸锌、硝酸、醇胺、聚天冬氨酸和聚丙烯酸加入到溶解槽中,并缓慢的进行搅

拌,使各个组分完全的溶解形成一个稳定的均匀体。

实施例6

步骤一:依次称取0.9kg

苯并三氮唑、0.85kg

乙醇、17.5kg

水解聚马来酸酐、8.5kg

硫酸锌、

1.6kg

硝酸、17kg

醇胺、19kg

聚天冬氨酸、4.2kg

聚丙烯酸和30.45kg

水;

步骤二:将称量好的水加入到溶解槽中,然后依次将称量好的苯并三氮唑、乙醇、水解聚马

来酸酐、硫酸锌、硝酸、醇胺、聚天冬氨酸和聚丙烯酸加入到溶解槽中,并缓慢的进行搅

拌,使各个组分完全的溶解形成一个稳定的均匀体。实施例7

步骤一:依次称取1kg

苯并三氮唑、1kg

甲醇、20kg

水解聚马来酸酐、10kg

氯化锌、2kg

酸、20kg

醇胺、25kg

聚天冬氨酸、5kg

聚丙烯酸和16kg

水;

步骤二:将称量好的水加入到溶解槽中,然后依次将称量好的苯并三氮唑、甲醇、水解聚马

来酸酐、氯化锌、硝酸、醇胺、聚天冬氨酸和聚丙烯酸加入到溶解槽中,并缓慢的进行搅

拌,使各个组分完全的溶解形成一个稳定的均匀体。

1

、静态法阻垢试验

静态法是常用的测定水处理剂阻垢性能好坏的方法。在试验给定条件下,用循环水补充水在

80

℃水浴中浓缩一定倍数,最后通过试验前后YD

、Ca2+

的浓缩倍率及实际浓缩倍率计算出

阻垢率,从而对药剂阻垢性能进行评定。

试验步骤:

步骤一:准备试验用水;将循环水补充水装入1000ml

烧杯中,并按一定加药量加入水处理

剂;

步骤二:将装有试验用水的烧杯放入水浴锅中,恒温80

℃,按实际运行条件要求的浓缩倍数

进行浓缩;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步骤三:浓缩等待过程中,测定补充水的YD

、Ca2+

、Cl-

、PH

和JD

各项指标;

步骤四:进行自然蒸发(

试液不加盖)

,达到要求的浓缩倍数后,取出烧杯;

步骤五:测定浓缩后空白及加药水样的YD

、Ca2+

、Cl-

、PH

和JD

各项指标;

步骤六:根据测定结果计算阻垢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