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献综述——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文献综述——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魏丹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0级心理学)
摘要: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社会模式,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关键词:游戏儿童身心发展
游戏,可谓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生活中必然存在的一种社会模式。

皮亚杰曾说,“任何形式的心理活动最初总是在游戏中进行”(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25、331.)。

而陈鹤琴更是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好游戏和喜欢野外活动,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全集第二卷.苏州: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121、866.)。

游戏可分为积极游戏和消极游戏两类。

其中,积极游戏可以给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巨大的正向作用。

正如陈鹤琴所说,“游戏的直接用处,虽只是寻求快乐,然而间接的用处则甚大,因为它可以发展儿童的身心,敏捷儿童的感受,于儿童的生活有莫大功益”,即“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和健康”(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全集第二卷.苏州:江苏教育出版
社,1987.121、866.)。

游戏对儿童运动技能和感知觉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发展心理学中便提及到多让婴儿参加一些打闹游戏,如摔跤、跳舞、在地板上旋转等,这些活动能刺激较大的婴儿的运动和感受系统的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刺激他们的感知觉发展。

而活动性游戏(体育游戏等)在这一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

儿童自觉自愿地参加活动性游戏(如“两人三足跑”、“斗鸡”等)时,能够发挥他们最大的能动性,挖掘他们的身体潜能,从而发展其速度、力量、耐力、协调性和灵活性等素质,提高跳、跑、投等基本活动能力,增强了体质,提高了运动技能,同时促进了感知觉发展。

积极游戏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开发。

心理学家皮尔斯曾说,“玩耍和听故事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两块基石”。

常见的“积木”游戏便是一个典型的促进儿童智力的游戏。

儿童在利用各种材料自制各种玩具、模型时,综合应用了思维、想象、记忆等多种心理活动,他们感知与操作着物质世界,积累了大量经验,发展创造思维能力,并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其智力的发展(涪陵师范学院学报.第23卷.第二期.《传统游戏与儿童心理发展》.张晓梅)。

另外,活动性游戏也对智力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活动性游戏过程中,不仅需要儿童具有较强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判断力,还要求他们的视、听、触、平衡、时间、空间等感觉灵敏从而激发他们的智力,如“快捷反弹球”等游戏都需要儿童动脑(《活动性游戏在发展少年儿童身心方面的作用》.
天水市秦安县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县亚东)。

积极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言语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在游戏中向儿童展现,儿童的创造才能也是在游戏中显示的”,游戏是儿童自由与创造的生活源泉。

儿童在游戏中,因兴趣而充分调动着自己的注意力、思维能力,从而不断的大胆创新。

同时,积极的游戏赋予了儿童一个轻松、自由的听话、说话情境,从而使他们得以更自然地发展着自己的口头语言。

儿童“通过语言进行协商、计划、设计,完成对游戏内容、角色、玩具、规划、背景的安排(高等函授学报.第19卷.第z期.《试述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通山县实验幼儿园.乐元芬)。

常见的成语接龙、童谣等便对提高儿童的口语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积极游戏可以加速儿童社会化的进程。

“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习得各种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取得社会生活适应性的过程。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五期.《游戏与儿童心理发展》.马燕.)游戏是儿童主要的社会生活方式,他们在游戏中开始获得一些粗浅的交往技能,并逐渐消除自我中心,学会关心他人、理解他人,认识并认同成人的社会角色(涪陵师范学院学报.第23卷.第二期.《传统游戏与儿童心理发展》.张晓梅),掌握了行为规范,形成了良好的道德,从而更适应社会生存。

较为突出的表现在儿童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促进社会化,其中“过家家”便是较为典型的角
色扮演。

孩子们知道男孩扮演新郎,女孩扮演新娘,巩固了对性别差异的认识;孩子们一人多角色时,角色之间有较大差异,巩固了对角色差异的认识(高等函授学报.第19卷.第z期.《试述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通山县实验幼儿园.乐元芬)。

积极游戏有利于儿童人格和谐健康的发展。

儿童在积极游戏中,充分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同时得以与同伴友好相处,获得了较强的自我认同感,更加的亲社会,这一系列益处都是对人格和谐健康发展有益的。

那么,可想而知,消极游戏有着与上述益处完全相反的影响。

当今社会,网络游戏风靡全球,而最为广泛的沉迷者甚至是受害者便是儿童、青少年。

一项由Anderson和Bushman进行的元分析表明大量有关暴力游戏与攻击的研究在游戏暴力内容方面有五个一致的结果:玩暴力游戏可以增加攻击行为、攻击认知、攻击情感、生理唤醒,减少亲社会行为(《暴力电子游戏对儿童及青少年的影响研究综述》.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郭晓丽、江光荣)。

总的来说,游戏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积极游戏。

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与积极的、有益身心的游戏,从而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全面的发展,而不是仅仅秉着望子成龙的心思而剥夺孩子的一切娱乐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