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创业ppt -
76.30%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 1、就业理念与现实的脱节 2、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 3、就业渠道不畅以及求职技巧的缺乏
(二)高校教育方面的因素
1、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失衡 2、大学生就业指导尚不完善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三)用人单位方面的因素 1、盲目要求高文凭 2、过分看重工作经验 3、“重男轻女” 存在性别歧视 4、地域歧视 (四)大学生就业市场方面的因素 1、大学生就业市场整体不规范 2、就业市场法规建设尚不健全
毕业生人数
400 500 600 700
300
1、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途径
(1)就业 (2 自主创业 (3)考研 (4)出国
2、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其它方式
报考国家公务员,高校毕业生到军队就业等。
2014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
5.40% 14.50%
3.20% 0.60%
就业 继续学习 出国 创业 其他
1.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不断调整自身的学科结构和各学科 的教材种类,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提高毕业生的竞 争力 2.高校还应继续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3.充分利用学校就业中心的信息网络,充分利用校友的人脉资源, 通过全方位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增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市 场能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1999-2013年大学生毕业生数量
2013 2011 2009 2007 2005 2003 2001 1999 0 239.1 187.75 133.73 103.63 94.98 84.76 100 200 306.8 377.47 447.79 638.7 624.7 608.2 575.4 531.1 512
三、未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展望
(一)政府
1.改变计划经济时期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2.增强各部门的服务性 3.完善与就业工作体系配套的劳动人制度、保障制度等
(二)大学生
1、要彻底转变观念,尽量实现就业形式的多元化
2、不断地提高专业素质、道德素质以及法律素质等 多方面的自身素质
(三)高校
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制度 “学校按指令性计划进行招生,学生按照计划进行分配,用人单位没有 选择权,有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学生”。 (二)经济体制转轨期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实行以学校为主导向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推荐就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一定范围内 双向选择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