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2017年版)生物一、考试指导思想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科的终结性考试。
考试要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生物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本《标准》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以下简称《课标》)制订的,是生物中考命题的依据之一,也是学生备考的依据之一。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一)考试目标通过初中生物课程的学习,考生应达到如下目标:知识与能力方面的目标。
1.能够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尤其是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核心知识。
把握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生物学知识结构。
2.能读懂一般性生物学科普文章,理解有关文字、图、表的主要内容及特征,并能与学过的知识结合起来解决较简单的生物学问题。
3.能运用所学知识和题目给定的事实、条件和相关信息,对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某些较简单的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并能把推理过程表达出来。
4.能完成教材中所列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运用这些实验中所涉及的基本技能和重要方法。
5.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6.具有对一些较简单的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并能初步运用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设计可行方案,收集数据。
7.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实践活动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1.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
2.初步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初步学会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
3.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4.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5.关心我国及当地的生物资源状况,对我国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命题要求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重视对生物学实验操作的考查。
在命制生物中考试题时,要符合以下的命题立意,遵循如下命题原则,不超过规定的内容和达标层次。
命题立意1.重视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
生物学基础知识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及学生生活的联系。
要体现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要求,不超范围、超层次命题。
要重视考核核心的、具有良好结构的知识,而不是枝节的、零散的知识;要重视考核学生对生物学核心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2.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初中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考试过程中,应注重检测学生观察、归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检测学生设计实验、调查研究、动手实验的能力,检测学生收集和分析数据、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等。
3. 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尽管情感态度价值观很难用纸笔测试的方式检测,但是试题中要体现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等积极的主流价值取向,要考查学生对生物进化等学科基本观点的认同程度。
命题原则1.科学性原则。
保证试题不出科学性错误。
要认真甄别命题素材的真伪,不随意编造数据和事例。
2.基础性原则。
试题要体现生物学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基本性质。
重视对考生生物学基本素养的考查,突出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加强对核心概念的考核。
不以知识和技能的琐碎、冷僻来区分学生。
3.整体性原则。
制定双向细目表,整体规划命题的内容、题型、分值、难度等,避免命题的随意性。
4.有效性原则。
题干应尽量简明扼要,问题指向要尽量明确。
杜绝偏题、怪题、难题。
5.创新性原则。
命题应尽量使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命出原创题。
改用新思路,赋旧题以新意,改陈题为新题。
杜绝抄袭。
6.规范性原则。
除语言文字规范之外,在版面设计、字体、字号、标点符号等方面都要符合生物学规范,图形清晰、准确。
7.公平性原则。
生物试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区域内中学生物课程教学实际,命题应注意不同区域教育发展的差异性,试题选材避免城乡和地区差异。
8.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突出生物学与生活、社会、生态和当代生物科技等方面的密切联系,注重从学生日常生活的常见事例中选择试题素材,体现从生活走进生物学,从生物学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关心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体现生物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9.导向性原则。
试题要符合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科学地评价学生是否达到《生物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
试题应有利于促使学生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代之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在获取生物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好地理解生物科学知识,构建更合理的知识体系;增进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试题应有利于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全面落实课程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引导教师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生物学素养。
命题流程命题应按下列流程规范操作。
(三)考试内容及达标要求考试内容涵盖《课标》提出的10个一级主题、50个核心概念、122项具体内容。
核心概念是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并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础知识。
在生物学课程中包括了对原理、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是生物学科知识的主干部分。
考试中,要加强对核心概念的考查。
具体细目见表一。
表一考试内容及达标要求说明:②教材中所包含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活动、资料分析等都属考试内容。
③课外探究、科学家的故事、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科学技术社会等内容不属于考试范围。
三、试卷结构总体地说,试卷结构应力求做到考点分布合理,难度适当,题型合理,题量适度。
具体的要求如下:(一)题型及分值题型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者分值的比例大约为1:1。
客观题通常采用的题型有选择题、连线题、判断题等;主观题通常采用的题型有识图题(包括概念图、坐标图、流程图、生理过程图、结构图等)、作图题、实验题、分析说明题、综合型试题等。
(二)试卷页数、题量及文字量为有利于学生思考,不增加学生负担,试卷页数、试题总量、整卷阅读量根据各地考试时量确定,不宜过长,以不超过40题为宜。
整卷文字量不宜太大,以6000字左右为宜。
(三)各部分知识分布考查知识点应全面覆盖本《考标》“表一:考试内容及达标要求”中所列的十个一级主题,各主题所占比例见表二。
从核心概念的角度要求,考查知识点要覆盖本《考标》表一中所列50个核心概念的80%以上。
表二:试卷中各知识主题的分值权重分值比例约占10%约占5%约占15%约占25%约占5%约占15%约占15%约占5%约占5%科学探究,不单列分值,渗透在其他九个主题中考查,但要求全卷体现此主题的试题内容约占总分的20%。
(四)试卷的难度结构试卷的难度要适当,要有利于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考出自己的水平,并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发挥。
题目设置要有梯度、有层次,起点适当,坡度适宜。
根据我省初中生物教学的实际,全卷难度系数宜控制在0.70--0.75左右。
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的比例约为7 : 1.5 : 1.5。
合格率控制在90%左右。
四、题型示例(一)选择题1.教学楼外,被修剪的树木不但发出了新芽,还开出了花朵。
这体现了生物A.需要营养B.能进行呼吸C.能生长繁殖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点评】本题以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现象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生命特征的理解和演绎推理能力,是考查概念的好方法。
达标层次为B。
【答案】C2.在一次“细胞大会”上,人口腔上皮细胞对黄瓜表层果肉细胞说:“老兄,真羡慕你有一身好盔甲(细胞壁)”。
黄瓜细胞笑道:“老弟,我比你多的何止一件盔甲”。
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黄瓜表层果肉细胞比人口腔上皮细胞还多什么结构吗?A.细胞膜,细胞核 B.叶绿体,大液泡C.大液泡,细胞质 D.叶绿体,线粒体【点评】此题以拟人化的手法设置情境,考查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和黄瓜表层果肉细胞结构上的区别,饶有趣味,拉近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考查了比较等理性思维能力。
达标层次为B。
【答案】B3. 下图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据此判断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草属于生产者,其他都属于消费者 B.蚱蜢属于昆虫,螳螂属于节肢动物C.通常情况下,蜥蜴的数量最少 D.箭头表示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点评】此题以一条食物链为背景,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能量流动、动物类群、生物进化等知识,充分挖掘了命题材料的作用,能较好考查学生发散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达标层次为B。
【答案】D4. 右图是小勇在张家界市樟树角公园拍摄的一幅给植物打针输液的照片,请你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对以下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①输入的液体可能含有水和无机盐,输液管的针头插入树干的输导组织②输液能促进大树生命活力恢复,增强植物细胞抗性,提高移栽成活率③输液常用于刚移栽的大树、古树、名树、老弱病残树等各种树④输入的液体可能含有水和无机盐,输液管的针头插入树干的机械组织⑤此输液袋既能在树体使用,也能在人体和动物身上使用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点评】本题以给植物打针输液为背景,考查植物体需要水和无机盐。
本题取材来自园林绿化生产实践,也是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研究身边发生的生物学现象,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生物学素养,使学生感觉生物学就在身边。
达标层次为B。
【答案】D5.小丽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时,不慎摔在草地上,身上穿着的白色裤子被染上了不少绿渍。
要除掉这些绿渍,你认为最佳的清洗液是A.肥皂 B.酒精C.洗衣粉 D.稀盐酸【点评】本题取材于学生生活,考查光合作用实验中酒精的作用。
本题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的能力,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