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足癣

手足癣


粘膜念珠菌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1育龄妇女。2粘膜红肿,白带增多 呈豆渣样,腥臭。3瘙痒或灼痛。
真菌镜检 , 1黄癣——发内菌丝及关节孢子, 2白癣——发外小孢子3黑癣——发内链状孢子4真菌培养 鉴定 菌种
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包皮过长、包茎者。 包皮内侧及龟头潮红,红色小丘疹、 脱屑或乳白色斑片。

念珠菌性肉芽肿(深在性皮肤 念珠菌病),1免疫力低下的
婴儿、儿童细胞免疫缺陷 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和免疫抑制剂者 2好发于头、面、甲沟 3丘疹,水疱、脓疱、斑块, 表面黄褐色粘着性痂
口腔念珠菌病(鹅口疮): 1新生儿、HIV感染者、晚 期癌肿患者易发生 2颊、齿、龈、上下颚出现 凝乳状假膜,不易剥离 3可伴有舌炎、黑毛舌、口 角炎或唇炎 4查见大量假菌丝及孢子
念珠菌性肉芽肿:1.免疫力低下者。2.好发于头面、甲沟。 3.丘疹、水疱、脓疱、斑块,覆厚痂,基底肉芽。 脓 癣:1炎性毛囊丘疹 炎性肿块,蜂窝状排脓小孔,脓液2.发根 松,易拔除3.淋巴结肿大、疼痛4.继发细菌感染、癣菌疹 5.愈后有瘢痕、秃发 口腔念珠菌病:1.免疫力低下者。2.好发于口腔粘膜、舌面。 4.凝乳状白色斑片(假膜),不易刮除,基底潮红糜烂。
水疱鳞屑型
角化过度型:
足跟、掌跖、足缘、 局部粗糙、干燥、 角化增厚、鳞屑, 可伴皲裂、出血
浸渍糜烂型
指趾间,尤以第3 - 4 趾 或第4-5趾间多见 皮肤浸渍发白、表皮剥 脱、糜烂、渗液,继发 细菌感染有臭味及并发 淋巴管炎、淋巴结炎、 丹毒或蜂窝织炎
念珠菌间擦疹
念珠菌性甲沟炎、甲病 甲沟红肿,触之硬,,压痛,但不化脓 甲下角质增厚,甲板混浊,甲面高低不平,称甲念珠菌病
黄癣痂、鼠臭味、毛 圆形或椭圆形 发枯黄脆 鳞屑斑,病发 灰白、有菌鞘 剧痒 发内孢子菌丝 常无 发外小孢子 亮绿色荧光
自觉症状 镜检
轻痒 发内链状孢子 无荧光
Wood检查 暗绿色荧光 预后 可留下瘢痕, 成为永久性秃发
愈后不留瘢痕, 很少留瘢痕 青春期可自愈
体 癣
体 癣
体 癣
股 癣
股 癣
体 癣致病条件: 1皮肤、粘膜屏障功能降低,菌群失调(滥用抗生 素), 内环境变化,免疫功能下降(原发、继发). 2孢子相→菌丝相,(寄居状态) (条件适宜),胞壁粘附力增强,抵 抗吞噬能力增, 产生毒素. 3内脏念珠菌病易感人群: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 白血病、AIDS),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放化疗 。 累及系统:消化(最常见)、呼吸、泌尿、心、脑。 癣病因与发病机制 1. 念珠菌: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正常人的口腔、 消化道、上呼吸道、阴道。皮肤上有8种可能致病,白念珠菌最 强 2.条件致病菌:正常情况下念珠菌与人体处于共生状态 3.屏障破坏、菌群失调、内环境变化、免疫力下降即可发病 念珠菌间擦疹1间擦部位皮肤潮红,小丘疹、丘疱疹、渗出、结痂. 好发于肥胖、多汗、糖尿病患者的间擦部位,或继发于尿布皮炎 黄癣痂:1鼠臭味、硫磺色、碟形、中央有病发贯穿 2去除黄癣痂可显露潮湿、渗液、红色基底或浅溃疡 3病发失去光泽,参差不齐,松动易拔4萎缩性瘢痕,永久性秃 口腔念珠菌病(鹅口疮):1新生儿、HIV感染者、晚期癌肿患者易 发生2颊、齿、龈、上下颚出现凝乳状假膜,不易剥离 3可伴有舌炎、黑毛舌、口角炎或唇炎4查见大量假菌丝及孢子
黄 癣
瘢痕、秃发


黄癣
白癣
黑点癣
脓癣
黄癣 Tinea favosa, favus
1许兰毛癣菌 2农村:儿童及成人 Rural: Children and adults 3发内感染(关节孢子/毛干内气泡) Endothrix in T. schoneleinii (favus) with characteristic arthrospores, bubbles of air 4黄癣痂 Scutulae (distinctive mousy odor) 5永久性脱发及瘢痕Alopecia and scarring after favus infection
治疗前
治疗后
13
白癣 病例1
教材(图9-1)
14
黑点癣 病例
女,3岁,头部鳞屑斑 及断发黑点3月余 真菌镜检:(+) 培养:断发毛癣菌 诊断:黑点癣 治疗: 伊曲康唑80mg/d,70d 1%奈替芬 0.25%酮康 唑乳膏外用 qd 2%酮康唑洗剂外洗qd
治疗前
治疗后 教材(图9-2)
张瑞峰,冉玉平,代亚玲.断发毛癣菌致黑点癣及其胞 外酶活性分析.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0,43(8):546-54815 Nhomakorabea股癣
股癣
体癣
体癣
体癣
体癣
手癣(角化过度型)
足癣(浸渍糜烂型)
足癣(水疱鳞屑型)
足癣 (角化过度型)
花斑癣
花斑癣
花斑癣
念珠菌性间擦疹:1糖尿病或肥胖多汗者。 2好发于皮肤皱褶部位。 3边界清楚的糜烂、浸渍、潮红,边缘鳞 屑,外周丘疹、丘疱疹、脓疱。 4瘙痒或疼痛。
12
脓癣 病例1
男,1岁8月 发现头部红斑1天。 真菌镜检(+) 培养:须癣毛癣菌生长 诊断:脓癣 治疗: 1.伊曲康唑80mg/d,qd,40d 2.1%萘替芬~0.25%酮康 唑乳膏外用,qd 3.2%酮康唑洗剂外洗
刘艳,冉玉平,张瑞峰,等.须癣毛癣菌所致脓癣 病发的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及菌体孢外酶活性 分析:2例报告.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9,4(3):173-176.
女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1育龄妇女常见 2白带多,呈豆渣样、水样脓性,有臭味 3外阴瘙痒4反复发作
男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
1包皮龟头潮红,毛玻璃 小红色丘疹、奶酪样膜 2性交传染
特比奈芬 体重 20kg以下,62.5mg/d;20~40kg,125mg/d;40kg以 上,250mg/d;顿服,连续4~6周 体 癣1初起为红色丘疹或小水疱,继之形成有鳞屑的红色斑块,再 向周围逐渐扩展成边界清楚的环形损害,边缘丘疹、丘疱疹、小 水疱,中央色素沉着,自觉瘙痒,夏秋初发或症状加重,冬季减 轻或静止.2体癣好发人群:青年男性多发2.好发部位:胸、背、

癣:儿童期发病,青春期后可自愈 .灰白色鳞屑性斑片,呈圆形 或不规则型.,距头皮 2~4mm处折断,发根部有一灰白色套状鳞屑 包绕称菌鞘.瘙痒,愈后头发可完全生长,不留瘢痕
白癣1病因: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2皮损:头皮灰白色鳞 屑斑,病发距头皮2~4mm处折断,发根菌鞘包绕。青春期后自 愈,愈后不留瘢痕。3.瘙痒。 黄癣1病因:许兰氏毛癣菌。2皮损:红色斑点、鳞屑,碟状黄癣痂, 永久性秃发、瘢痕,有鼠臭味。3自觉症状:微痒。黑点癣1病因: 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2皮损:鳞屑性灰白色斑片,病发出 头皮即折断(故名黑点癣),永久性瘢痕及秃发。3.自觉症状: 微痒。 水疱鳞屑型癣1.指趾间、掌心、足跖、足侧2.丘疱疹、小水疱,针 帽致粟粒大小,疱壁厚而紧张、疱液清亮、散发或密集,反复发 生,可融合成多房性大疱。数天后疱液可自行吸收,疱干涸后有 环形或领口状脱屑3.深在性水疱,瘙痒明显,干涸后出现脱屑。 4剧痒 角化过度型癣:好发于足跟及掌跖部,角质增厚,粗糙脱屑,易皲
黑 点 癣
脓 癣
脓 癣
脓 癣
黄癣 直接镜检发内型菌丝
黄癣痂镜检
白癣 直接镜检, 发外型孢子
黑点癣 直接镜检发内型孢子
黄癣
流行情况
白癣
黑点癣
散发或流行, 城乡都有 儿童及成人 斑片状鳞屑斑, 黑点状
散发或流行,农村 主要在集体 较多 单位流行 儿童及成人 多发于儿童
发病年龄 临床特点
脓癣1病因:亲动物性皮肤癣菌。2皮损:成群的圆形炎性肿块,表 面流脓,压痛,蜂窝状排脓,毛发松动易拔出,永久性瘢痕及秃 发,局部见毛囊丘疹炎。局部淋巴结肿大。3.自觉症状:疼痛。 治疗:1剪:1次/周 2月左右.2洗:硫磺香皂 1次/日 2月.3擦: 5%—10%硫磺软膏 2次/日 2月. 4、服:伊曲康唑5、消: 毛巾、 枕巾、帽子煮沸消毒. 水疱型应选择比较温和的溶液和霜剂。 浸渍糜烂型应先用溶液湿敷,待渗出不多时用粉剂,皮损干燥后用 霜剂、水剂。 角化过度型手足癣可先选用剥脱作用强的霜剂,适当配合应用软膏 或乳剂 伊曲康唑 成人200mg/d,儿童5mg/kg.d顿服,连续4~ 6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