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磺酸基功能化有序介孔材料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磺酸基功能化有序介孔材料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第31卷第5期
曹映玉,等.磺酸基功能化有序介孔材料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75
料作载体制备了一系列Pd催化剂,用于催化氢 气和氧气生成过氧化氢的反应,与未磺化的各类 材料做载体制备的Pd催化剂相比,前者的产率 和选择性均远高于后者,且过氧化氢产率随着酸 密度的增加而增加。Saadatjoo[19]首次用嫁接法 制备了磁性纳米固体酸催化剂Fe。O。@MCM-41一 SO。H(如图2),在室温,无溶剂条件下催化合成 苯并咕吨酮类衍生物。
图1
嫁接法对SBA 1 5进"磺酸基功能化
Das等[163用嫁接法将磺酸根基团引入 MCM一41中,大大提高了材料的酸性。Rac等[171 将苯磺酸功能化的介孔MCM一41材料应用于傅一 克烷基化、安息油的Pinacol重排和芳烃环羧酮 反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Park等[183将磺酸基功 能化MCM一41一S03 H、MCM一48一S03 H、MSU一1一 S03H、SBA一15一SO。H和MCF—SO。H等介孔材
仆H
(P
2N◇s【):;H蒜≥等
r]
SWNT)
∞。吣一户
f}—<>s。。H
L|
1≮pSO。H 一
肪酸的酯化反应,产率为69孵36]。Wu等‘373用
50%S03发烟硫酸对有序介孔碳CMK-3磺化,得 到CMK一3一S03H,催化环己酮肟的液相Beckmann 重排反应;在多环芳香醛与乙二醇的缩合反应中, 反应1 h,转化率也达到90%,催化剂循环利用4次 活性没有明显下降。 Yu等[38]用浓硫酸对单壁碳纳米管(SWNT) 磺化,磺化后的SWNT上除含有一SO。H基团 外,还有一C00H、一COOC一、一OH等基团,但 SWNT的有序管状结构遭到破坏。Janaun等[39] 以发烟硫酸为磺化剂,对介孔碳材料进行磺化,发 现磺化后材料变为无孔结构。 Aldana—P色rez等[4叼分别以C1S03 H/H2 S04 混合物和浓硫酸为磺化剂,与石墨化炭黑(Star— bons一300)在80℃反应15 h,得到磺化的Star— bons-300催化剂(图5),在游离脂肪酸与乙醇的 酯化反应中,产率为60%,选择性为100%。 以浓硫酸或发烟硫酸作为磺化剂对介孔碳材 料进行磺化,虽然方法简单,能得到较高的磺酸基 密度,但是容易造成介孔材料有序度降低,过度磺
渊兰未爷si—m 麓二8器—1丽F鎏二秽。Ⅻ2 鱼湖南~N一甄H 去备psi一盛√。
船≥si/\/\N}L
图4共价锚定法对MCM一4l进仃磺酸基功能化
器鹱黛f移詈
藏涟黎∥…
、,
o:一SO、H
图5磺化碳材料的制备
2.2自由基加成法 自由基加成法主要是以(取代的)芳胺类化合 物为原料,其产生自由基,对介孔碳材料进行磺化 的一种方法。 I|
o+“。‘
MINPs
●
过30%,同时由于合成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进 行,有机基团可选择的种类也相对有限。
R—Si(OR
仁^
1.3共价锚定法 共价锚定法是指将含有磺酸基的有机烷烃与
。≤省
图2
一
窜叫窜
介孔材料直接反应,磺酸基团以共价结合方式,锚 定到介孔材料的表面的方法。 Alvaro[293等将1,2,2一三氟一2一羟基一1一三氟甲 基乙磺酸p磺内酯与MCM-41在甲苯溶液中回流
万方数据
精细石油化工
2014年9月
NHPhSO。H,在傅一克烷基化反应中苯酚的转化 率为99%。亢宇等‘圳以三嵌段聚合物F127和 2一(4一氯磺酰苯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SBA一16 进行功能化,在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中乙酸转 化率为97%,重复使用4次后活性不变。
化会进一步造成介孔碳表面的严重侵蚀,导致孔 壁塌陷,甚至变为无孔材料。
5~30 nm可调,比表面积达到1
000
m2/g且稳定性
好。Ryoo等[5-6]在1999年首次利用MCM-48作为 模板剂合成CMK系列有序碳介孔材料。虽然这 些材料具有丰富的介观性质,在催化、吸附、分离、 纳米技术等众多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口3;但它们 由于本身功能性不强,如介孔碳材料有疏水性, SBA-15[8]没有酸性,MCM-41[93酸强度弱,应用受 到限制。通过向介孔材料中引入一SQH基团等 活性官能团进行表面改性,使其具有更独特的性 质,才能在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磺酸基功能化 介孔材料作为一类新型的固体酸催化剂备受关注。 笔者对近年来的介孔硅基材料、碳基材料、硅一碳复 合材料和其他有机一金属、树脂等材料进行磺酸基 功能化的方法分别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并对该领域 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1硅基有序介孔材料的磺酸基功能化 1.1嫁接法(后改性法) 嫁接法需要两步,首先将含S(如S—H或 S—S)功能基团前体引入到介孔材料中口¨2|,然 后通过氧化,将磺酸基连接在介孔材料表面完成 磺酸基功能化。 Reddy等[131将3一丙巯基三甲基硅烷引入到
摘要:介绍了近年来磺酸基功能化有序介孑L材料的合成方法,对比了各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有序介孑L固
体磺酸的合成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磺酸基功能化介孔材料合成方法
中图分类号:0643.36 文献标识码:A
1992年,Mobil公司的Kresge和Beck等口屯1首
SBA一15上,然后用H:O。将巯基氧化成磺酸基 (图1),在苯乙烯与甲醛的缩合反应中选择性几 乎达到了100%且可重复使用。Hermida[141等将 磺酸基功能化的SBA一15催化剂用于甘油与月桂 酸的酯交换反应,并对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和活化 能进行了详细讨论。Sasidharan等口朝发现在含 硝基的醇类变烯烃的反应中,该催化剂的选择性 和转化率都大于90%。
收稿日期:2014一04—04;修改稿收到日期:2014—06—05。
作者简介:曹映玉(1976一),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催化材料 和有机合成研究。E—mail:yingyu—ca02013@163.corn。 基金项目: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52XBllll);天津市教委
重点项目(2012ZD02)。
万方数据
第31卷第5期
曹映玉,等.磺酸基功能化有序介孔材料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77
性官能团不稳定,酰胺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易发 生水解,容易造成活性官能团的丢失。 史铁钧等‘443在室温下,首先用V(H。SO。): V(HNO。)=3:1的混酸溶液与多壁碳纳米管 (MWCNT)反应,得到酸化的多壁碳纳米管(a— MWCNT),然后再与对氨基苯磺酸在二环己基碳 二亚胺(DCC)作用下发生脱水缩合,形成酰胺键 将氨基苯磺酸基团共价结合到多壁碳纳米管表面 (图7)。Wang‘451和Li等‘461也通过先对多壁碳 纳米管进行酸化处理,然后再与二氯亚砜作用生 成酰氯化的碳纳米管,最后与芳胺类化合物形成 酰胺键完成对碳材料的功能化。
4~6 h,得到的固体酸催化剂在乙醇及高分子量醇
Fe304@MCM-41-SOaH的形成机理
采用嫁接法对介孑L材料进行磺酸基功能化, 材料原始结构不受破坏,得到的改性材料比较有 序且稳定性高,一些具有特殊性质的官能团也可 以利用嫁接法进行介孔材料的表面修饰。 1.2共缩合法(原位合成法) 共缩合法是指将含S有机硅化合物(如3一丙 巯基三甲基硅烷和苯巯基三甲基硅烷等)部分或 全部作为模板剂,与正硅酸乙酯一起作为硅源,在 氧化剂(如H:O。)存在下,通过水解一缩聚过程,一 步合成磺酸基功能化介孔材料。 Mbaraka等[2叩用共缩合法在SBA-15上引入 磺酸基,在酯化反应中有较好的活性。Margolese 等[2q合成了丙磺酸改性的SBA-15,孔径为6
(SA-SWNT) 图6通过重氮化合物对SWNTs进行磺酸基功能化
Wang等m3利用化学还原法,通过含有磺酸 基的芳香重氮盐产生芳香自由基对有序介孔碳 (OMC)进行磺化,磺化后的材料保持有序的介孔 结构,磺酸基密度为1.90 mmol/g。Kim等‘413利 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亚硝酸钠和对甲基苯磺 酸在发烟硫酸中对单壁碳纳米管进行磺化得到 SA—SWNT(图6)。Tour等心1以水做溶剂,将对 位不同取代基的芳基自由基(Ar—R,R—F,C,Br,
比表面积800 m2/g,具有很好的水热稳定性。Shao 等口21将磺酸基和仲胺基团同时引入SBA-15中,用 于催化丙酮和4一硝基苯甲醛的醇醛缩合反应,转化 率为94%。Usai等口3]在SBA-15上引入了丙磺酸 基团和苯磺酸基团,二种产物的酸量分别是122 /比mol/g和808/1mol/g,在橄榄油与乙酸乙酯的酯 交换反应中,后者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前者。 Yang等[“1将苯巯基三甲基硅烷引人介孔硅材料, 在酯化反应中有一定的活性。 Sharifi等[253以双(3一三乙氧基硅丙基)一二硫化 物为含S有机硅试剂,分别以H:02、HN03和Brz
2碳基有序介孔材料的磺酸基功能化 2.1硫酸直接氧化法 硫酸直接氧化法是一种传统的磺化方法,它 是将磺化试剂,如浓硫酸和发烟硫酸,在较高温度 和压力下与介孔碳材料直接作用,从而引入磺酸 基的方法。 Wang等【3印用硫酸直接氧化法制备了CMK-5一 S03H介孔催化剂,在合成双酚A的反应中P,户,一 双酚A的选择性达84%,同时还发现CMK-5一 S03H具有优良的质子传导能力。该课题组还报 道磺化的有序介孔碳(OMC’S03 H)催化不饱和脂
精细石油化工
SPECIALITY
第31卷第5期
2014年9月
PETROCHEMICALS
磺酸基功能化有序介孔材料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曹映玉1,杨恩翠1,王文举2,王亚权3
(1.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天津300387;2.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00094; 3.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
nm,
类与长链脂肪酸的酯化反应中显示了很高的活性, 反应的选择性大于95%,见图3。
匕+魁F
I
1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