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渡槽设计

渡槽设计

U型槽槽身主要尺寸
1.槽壁厚度t=(1/10~1/15)R
2.直端高度f=(0.4~0.6)RO
3.顶梁尺寸:a=(1.5~2.5)t; b=(1~2)t; c=(1~2)t
4.槽底弧段加厚:d0=(0.5~0.6)R0; t0=(1~1.5)t
5.槽身高度H1与槽壁厚度t之比H1/t<=15~20
6.拉杆间距1~2米
7.边梁面积占槽身横断面15%~18%为宜
8.跨宽比大于3~4的U型槽身,槽底弧段常加厚;小于3~4的U型槽不宜加厚
9.端肋的外轮廓可做成梯形或者折线形
槽身接缝与止水
支座:1.平面钢板支座2.切线钢板支座3.摆柱式支座4.板式橡胶支座(常用)5.盆式橡胶支座
止水:1.橡皮压板式止水(常用)2.粘合式搭接止水3.中部埋入式搭接止水;4.嵌缝对接止水
槽身结构计算
(一)纵向结构计算
计算出受拉钢筋总面筋A g,正截面抗裂复合
纵筋配置要求:纵向钢筋配置在离槽底2倍槽壁厚度范围内该范围之上的槽壁中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在槽壁顶部配置架立钢筋。

(二)横向结构计算
先求出横杆中的力,然后计算各截面的弯矩和轴向力并进行配筋。

横筋配置要求:槽壁厚度大于10cm的大流量U型渡槽,钢筋双层布置,受力筋应采用较小直径并深入顶部加厚段内;槽壳厚度小于10cm的小流量U型渡槽,横向钢筋可采用单层布置,槽底附近布置在内侧,槽身上部布置在外侧。

端肋的配筋:2种方法,具体83页
槽架和槽墩
槽架:
1.单排架两立柱中心距取决于槽身的宽度,由槽身传来的荷
载P应与柱中心线一致,以使立柱为中心受压构件。

2.立柱尺寸
b1=排架总高的(1/20~1/30),长采用0.4~0.7;
h1=(0.5~0.8)b1,常采用0.3~0.5;
(b1/h1不宜小于2)
3.横梁尺寸
横梁的间距可等于或者略大于立柱间距;
h2=立柱间距的(1/6~1/8)
b2=(0.5~0.7)h2;
横梁按等间距布置,最下一层的间距可稍大于或小于上层间距。

4.承托
承托高10~20cm,其中布置斜筋。

5.悬臂梁式牛腿
c=b1/2,h<=b1,θ=30°~45°。

6.排架与基础(一般为板式基础)的链接
(1)现场浇筑,立柱纵向钢筋直接深入基础内按固结考虑。

(2)预制装配式排架,则根据排架吊装就位后杯口处理方式而按固结或者铰接考虑。

槽墩
1.槽墩:重力式实体墩和重力式空心槽墩
2.组成:墩帽(上面有支座钢板)、墩身、基础
3.墩身的主要尺寸:墩高、墩顶、和地面的平面尺寸及墩身侧坡。

4.墩身尺寸:墩身顶部顺水流方向超出槽身支撑面80~100cm,小型渡槽可以小些;垂直于水流方向超出20cm;墩身四侧按20:1~40:1坡比向下扩大,基底可根据地质条件适当加大。

5.墩帽尺寸:大型渡槽墩帽厚度不小于40cm,中小型不小于30cm,墩帽周边一般比墩身顶部外伸5~10cm;大型渡槽墩帽采用C25以上混凝土并配置构造钢筋,小型渡槽墩帽混凝土强度可稍降低,也可不设构造钢筋。

墩帽放置制作的位置应布置一层或者多层钢筋网。

支座边缘到墩顶边缘的距离不小于15~20cm。

基础结构
浅基础
埋置深度小于5m的一般基础,或埋置深度虽然超过5m 但小于基础宽度的大尺寸基础,不考虑基础侧面摩擦力。

浅基础采用较多的是刚性基础及整体板式基础。

1.刚性基础
重力墩及空心重力墩的基础常做成刚性基础,一般用浆砌石、混凝土建造。

尺寸:襟边C0一般不小于20~30cm,台阶高度H一般为0.5~0.7,刚性角θ<=[θ],混凝土[θ]=40°,水泥砂浆砌筑[θ]=35°
2.整体板式基础
地基承载力较低,用整体板式钢筋混凝土基础。

排架结构一般用这种基础。

尺寸:B>=3b1,L<=S+5h1
计算:(1)地板厚度(2)
桩基础
渡槽荷载大,地基软弱,且软弱层较厚,地基承载力不足或沉降量过大时采用桩基础。

最常用的是钻孔灌注法。

桩基设计的基本内容:1.钻孔灌注桩的桩型选择2.初步决定承台底面标高及厚度病确定桩的规格 3.确定单桩竖向
及水平向承载力设计值4.计算桩数和进行平面布置5.验算桩基承载力和沉降。

上次简资干渠看到的渡槽止水是橡皮压板式止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