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大名著阅读论文

四大名著阅读论文

名著中的领导风范
跪着的宋江
最记忆犹新的是李雪健饰演的宋江领导五体投地时,大殿激扬着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公鸭般嗓音的情景。

每逢此时,摄影师偏偏又把李雪健屁股翘起的最高,头伏的最低的镜头特写一番,真是绝到顶了!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感到疑惑,梁山一百零八将中,其他个个身怀独门绝技,或文或武都能独当一面。

而唯独宋江这厮,文不如吴用、公孙胜,武不比林冲、武松,跑不过鼓上蚤,游不过浪里白条,就连女流之辈孙二娘的胆大勇猛,宋江恐怕也要逊一大截。

就这样一个小小宋押司又是凭什么登上梁山的领导岗位,坐稳这聚义厅第一把交椅?
后来细细分析,宋领导成为梁山泊的大当家,他确实有别人没有的一些优势:
首先,他人缘好。

宋江号称“及时雨”,不管是否名副其实,在入主梁山之前他在众好汉眼中早已是义行天下,信交江湖的形象。

凭借押司这小小的官职,宋江也的确资助了不少英雄好汉,解救了许多亡命之人。

晁盖等人劫下生辰纲,自然犯下了灭顶之罪,是宋江为其通风报信,助其逃跑。

在梁山好汉的功德薄上,必然是重重的划下了一笔,成为宋江入主梁山的不可或缺的通行证。

其次,宋江做事沉稳,这也是作为一名成功领导的必备条件。

宋江不是专才,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世人,他身上就没有其他将领的傲气
和霸气;而宋江到底是官场混过的人,行事时他便不像李逵那样鲁莽、浮躁;对朝廷宋江也没有杀妻灭门的深仇大恨,因此,他也不会跟林冲一样时时对官府有剜心之痛。

这就决定了宋江在行事时能够理智思考,较之别人自然多了几分冷静与忍耐。

最重要的一条是宋江能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时代的潮流。

宋江主张招安的念头不仅遭到众梁山好汉的反对,也让后世众多史学家及读者声讨不断。

其实当一切就绪之后能够静下心来想出路的恐怕只有宋江一人而已。

宋江知道,任何一个朝代,当贼当匪又能当几时?打打杀杀有岂能长久?大江东去浪淘尽,历史上多少风云人物都会被时代的潮流冲洗的铅华无存。

个中道理作为一寨之主的宋江是十分清楚的。

于是,他计设卢俊义,抓了一个有背景的“壮丁”当了“二当家”。

紧接着改聚义厅为忠义厅,旗号也变为替天行道……一切准备就绪,就加紧行动实施招安的步骤。

虽然最终梁山泊以悲剧收场,但史海沉浮,谁又能主宰?
爱哭的刘备
刘备爱哭已是众人皆知的事了,但每一次他都哭中有戏,心存玄机。

有感而发痛哭一场,旁敲侧击达到效果,这是这位皇叔领导的高明之处。

鲁肃讨要荆州地盘,刘领导一阵痛哭胜似千军万马,哭退了忠厚的大都督,一时保住了荆襄九郡。

遗诏托孤之时,刘领导直哭的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汗流遍体,手足无措”直至“叩头流血”到最终竟真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为一名领导,刘备忠厚爱哭的表象深层埋藏着不易觉察的谋略,
同时也是特殊环境下领导的无可奈何的明智之举,这与刘备这一生的处境是分不开的。

罗贯中笔下的刘备二十八岁初次亮相。

虽空挂了一“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的闲称,却是走到哪里也没人看得起的主。

他带着桃园兄弟东奔西走,先是寄人篱下,而后借地藏身,终于功成名就,定下三足鼎立的局势没几年却早早逝去。

从出道到寿终四十年不到,其间安稳日子更是少得可怜,常常泣哭估计也是情之所至。

而“乐不思蜀”的后主刘禅却傻傻的当了四十多年蜀帝,相比真是极大地讽刺。

人说刘备哭是在装可怜,为博取同情。

还有一些道理,但不全面。

对刘备来讲,可怜是必须要装的,不论当时可怜不可怜,只管当时需不需要,这是领导艺术。

会念紧箍咒的唐僧
较之宋江与刘备来说,这位唐朝和尚除了会念经礼佛之外,个人技能似乎是最差劲的了。

但在当领导这方面前面两位同志就不能比了。

唐僧是最悠闲的领导。

西天取经一路上,三位徒弟除了要应付大妖小怪的埋伏,还要担负起唐领导的一切吃喝拉撒的管理。

而领导呢,只需悠哉悠哉坐在白龙马上,唤一声“徒儿”即可。

一路上,这位白脸和尚竟然艳福不浅,惹的八戒干瞪眼。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位长老有一杀手锏,会念紧箍咒。

领导一生气,嘟嘟囔囔念几句紧箍咒,立马制服了野性十足而又本领最强的大徒弟,大徒弟一把扯住二徒弟的耳朵,吓得三徒弟不敢出声。

领导又一声阿弥陀佛,便不再言语,其
实心里直乐和,瞧瞧,领导就是领导。

唐僧还是最有背景的领导。

据说唐僧与天上本领最强的如来佛祖有很铁的关系,与地上强盛的大唐王朝帝王结拜兄弟。

遇到困难,招牌一亮,关系一说,先吓退几个蟊贼再说。

唐僧最终升官发财了。

这种结果估计那两位领导要听说,非羡慕死了不可。

可不,人生诸多事不同,高歌一曲谁人听?征战沙场血染衣,别人骑马犹慢行。

古人领导风范如此,今人效仿者又有多少?
(河南省南召县皇路店镇中学李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