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和风筝作业
7.是啊,他们收到的可不是一般的礼物,纸船和风筝是他们自己做的,食物是他们最爱吃的,他们的友谊真让我们羡慕。同位两个互相读一读。
8.就这样,纸船和风筝搭起了他们友谊的桥梁!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去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我们合作读一读,黑色由我来读,红色的女生读,蓝色的男生读。
学生自由读课文,通过自读扑捉关键信息,把相应的词卡贴在的位置。
四、情感互动,学习7---9自然段。
1.就这样,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两个成为了好朋友。【配乐读7摘去纸船和风筝】
2.小熊和松鼠的心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同学们自己去读一读7—11段。
3.让我们体会着这种心情,一起来读读这两段,女生来当难过的小熊,男生当难过的小松鼠。
4.为什么你们吵架了,还要每天扎风筝,折纸船呢?(虽然你们吵架了,但心里还都想着对方,却不好意思先开口。)噢,原来是这样啊!
学生谈原因
学生自由读文,寻找问题答案。
学生通过课前微视频的学习,将知识内化,把相应的词卡贴在正确的位置上,并且能说出理由。
学生加上手势,有感情的读课文。
学生自由谈感受,既可以借助图片谈感受,也可以通过读文获取关键词。再次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课件出示“一片宁静的树林里,有一座小山,一条小溪从山顶蜿蜒而下!两个小动物就住在这座山上”的情景图,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课前:
在微课程的支持下进行自主预习
制作微课程《“飘”和“漂”》设计自主学习单。
在微课程支持下自主学习,借助偏旁表意的作用,了解“漂”和“飘”的不同用法,自主练习,课上反馈。
学生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学生读课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课题,引入课文学习。
二、学习生字词
1.同学们读书真认真!下面考考你,课前老师给大家下发了自主学习单,请你轻轻的拿出来,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同位两个互相读一读,不会的帮帮他,一会儿读给大家听。
2.谁来展示?我们男女生合作读一读。
5.是谁最先勇敢地走出了第一步?一起大声的告诉老师。(松鼠)松鼠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令人敬佩。谁来读读这段话。
6.松鼠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当他看到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他此刻的心情怎么样?
7.那是喜悦的泪水,一天又一天的煎熬和等待,友谊失而复得,心情一定很复杂,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体会情感,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件出示多音字词语,将拼音分别呈现,重点突出,一目了然,强调读音。
形近字的呈现方式是单独放置,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有利于牢固地掌生字情况。
将词语放到句子当中,理解语言环境中,更加巧妙的承接下面的书写教学。
利用视频的方式形象直观的将生字的演变过程和生字的书写过程呈现,激发了学生书写的兴趣。
利用投影仪直观的将学生的书写呈现,一目了然,学生可以清楚的分析出优点和不足。
姓名
刘相福
电话
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
二年级
邮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单位
广饶县大码头镇央上实验学校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二年级上册语文《纸船和风筝》
一、教材分析
《纸船和风筝》讲的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的纽带。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学习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当我们的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赌气只能使“裂缝”扩大,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另外本篇文章有两大特色:首先这是一篇童话色彩浓郁的文章,生动有趣的场景和通俗浅显的语言易于让学生走入文本,理解文本。其次本文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如:“祝你快乐”!“祝你幸福”!“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通过对此类语言的学习,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能更好地沟通。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谈出自己的体会。
通过老师的引导,语言情境的渲染,激发学生对文本的体悟,达到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教学目的。
利用课件让小熊和小松鼠的话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标出,形象直观,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感悟人物心情,达到有感情朗读的效果。
五、总结
是啊,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为了好朋友,也让他们学会了互相谅解,当我们同学之间的友谊产生裂缝时,也要学会容忍和谅解,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
4.带着美好祝愿的纸船和风筝是怎样来到松鼠和小熊家的?找一找文中的句子。找得真准确,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你发现了什么?(飘呀飘漂呀漂不见了)原来他们跑到了老师的卡片上,谁能帮我贴在黑板相应的位置上呢?(指名贴)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贴?是啊,纸船顺水而漂,风筝随风而飘,看来同学们课前通过微视频有了很多收获。
三、学习课文1—6段
1、让我们一起走进《纸船和风筝》这个故事吧!从前,在一片宁静的树林里,有一座小山,一条小溪从山顶蜿蜒而下!两个小动物就住在这座山上,你知道他们是谁吗?瞧,他们来了。他们又分别住在山的哪个位置呢?快点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吧!找个同学上来贴一贴。
2.谁来贴?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贴吗?
3.小熊的家住在山顶,是山上最高的地方,松鼠的家在贴近地面的山脚。相隔这么遥远,是什么使他们成为了好朋友呢?请你读读2---6自然段。【贴纸船风筝】
出示修改之后的句子和原文,使学生一目了然的发现不同,学生可以借助课前微视频的学习,正确做出判断。
课件中演示出纸船顺水而流和风筝顺风而飘的动画,更加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图片和课文相结合,相辅相成,辅助学生更好的把握教材,用红色标注重点词句,突出重点,深化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情感,达到指导朗读的效果。
8.播放微视频。
9.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写写这个词语了?不着急,写字前,快来摆好正确的书写姿势吧,头正身直足安,一尺一寸一拳头,开始写吧!
10.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同学的书写,老师刚刚观察到这位同学书写时姿势端正,所以我们送给他一颗小五星,再来看看他的书写,这个字他写正确了吗?那我们再送给他一颗小五星,在书写美观方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你的观察真仔细,送给他的建议非常有价值,真不错!那就请大家对照着书写,再来认真的写一个“祝福”吧!你瞧,这位同学的书写是不是进步特别大啊,最后一颗小五星送给你!请同学们也学着老师的样子给自己的书写一个评价吧!得到三颗星的同学请做好。你看只要我们在书写时能够做到一看二写三比照,相信一个会比一个好!
学生借助自主学习单认读生字词,相互检查正音。
指名读生字词。
拓展生字词,补充学生词汇量。
学生通过对形声字的旧知学习新知识
学生认读句子,巩固知识。
学生通过微视频学下“祝福”两个字的书写,并且了解“示字旁”意义和由来。
学生书写生字。
学生评议学生书写,给出中肯的建议,分析自己书写生字中的不足,及时修正,并且能对同学的书写给出中肯的意见。
读一读: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所以我把读当做理解的基础,在读的过程中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乐坏了!祝你幸福!松鼠高兴得哭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引导学生通过读把这种心情表现出来。
认一认:1.请你想办法把下面的词语读正确,注意加点字的读音。2.请你读准带有拼音的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读好小熊和松鼠快乐和难过的心情。
3.借助微视频学习正确区分“飘”和“漂”,积累并运用,结合图片及生活实际了解“乐坏了”。
4.理解课文内容,能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懂得谅解是解决朋友之间矛盾的最好办法,要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爱的教育》,相信读完它,你会对友谊有更深的了解。
学生体悟情感教学目标。
课件出示推荐书目,一目了然。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我在执教本课时利用了“学习任务单”,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落实。
低年级识字写字仍是重点,整张任务单将这个思路与意图渗透其中,重、难点在此也有所凸显,学生可以根据任务单对多音字、易错字进行知识点的落实与巩固,学习任务单将生字词的学习前置到了课前完成,这样一来极大的减轻了课上的学习负担,学生汇报展示后,就可以只针对学生的薄弱点进行讲解,不用平均用力,省时高效。
学一学:观看微视频,了解“漂”和“飘”的用法。
教师制作微课程支持学生在课前了解形近字“漂”和“飘”的区分,课上通过贴图的形式反馈检查。
课中:
一、交流导入,揭示课题。
一、导入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语文书封面上的这个故事,这就是第20课《纸船和风筝》,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2.谁想来读读课题?读的真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纸船和风筝,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它们又会给我们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们轻轻打开课本92页,摆好正确的读书姿势,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
3.这两个词你能读准吗?谁想来试试?你看,我还带来了三个带有扎的词语,谁敢来挑战?
4.原来当表示把物体捆在一起时,这个字就要读za。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5.生字能读好吗?自己来试一试。
6.仔细观察这三个字,你有什么发现?你可真是火眼金睛啊,声旁表音,形旁表意,形声字多么神奇啊!我们一起读读。
7.生字里还有一个词呢!请你读读看,把它放在句子里,你还会读吗?同学们一起读。谢谢大家真挚的祝福,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写“祝福”这个美好的词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