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肥市地震局关于报送2020年度省防震减灾目标考核总结的报告

合肥市地震局关于报送2020年度省防震减灾目标考核总结的报告

合肥市地震局关于报送2020年度省防震减灾目标考核总结的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合肥市地震局•【公布日期】2021.01.20•【字号】合震〔〔2021〕〕1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合肥市地震局关于报送2020年度省防震减灾目标考核总结的报告省地震局:根据2020年度省防震减灾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要求,我局对照《安徽省2020年度各市防震减灾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评分细则》逐项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政策保障(30分)——自评得分30分1.组织领导(15分)1.1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绩效考核(3分),并对县(市、区)实施考核(2分)。

根据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工作部署,合肥市政府自2015年起就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并对各县(市、区)、各开发区实施考核。

2020年度,合肥市政府督查和目标管理办公室办印发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将防震减灾工作考核与市应急管理局减灾救灾工作考核、市气象局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考核整合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考核”,与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保持对应,2021年1月6日-15日,市应急管理局牵头,市地震局、气象局参加派出考核检查组赴各县(市)区、开发区已完成了2020年度目标考核现场检查工作。

1.2召开防震减灾联席会议(领导小组会、市政府常务会或专题会),部署防震减灾工作(4分),并进行工作督查(2分)。

10月10日上午,2020年度合肥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市政务中心召开。

时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罗云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此次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传达2020年全国和省防震减灾工作有关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19年以来全市防震减灾工作开展情况,部署推动2020年度全市防震减灾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落实。

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要论述,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保障,支持我市防震减灾工作高质量发展。

要合力做强防震减灾主责主业,加强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水平,加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力度,坚持规划引领和项目带动,不断提高综合防御能力。

要抓住重点工作,补齐短板弱项,强化部门协作,全面完成防震减灾各项任务,为我市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建设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4月下旬,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根据市政府工作安排,召开合肥市建设工程地震安全迎检工作会议,分解落实有关工作任务。

7月初至7月中旬,市地震局根据省局工作部署和市领导批示精神,联合县(市)地震工作机构督查辖区建设工程项目地震安全落实情况。

1.3政府部署年度工作任务(2分),解决防震减灾工作事项不少于2个(2分)。

按照市政府防震减灾工作目标任务部署,2020年度,我市积极推广使用“地震‘三网一员’信息管理与灾情报送系统”,继续推进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建设,分别举办1期全市群测群防信息员、防震减灾助理员培训班和1期农村建筑工匠抗震设防技术培训,提高基层防震减灾工作能力和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水平。

由于市地震监测中心建设时间较早且维修资金缺乏,供电、供水等问题一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相继出现内涝、楼体外墙开裂导致渗漏、地基沉降等安全隐患,为保障全市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工作环境,保障监测工作安全、可靠、连续的开展,经局党组研究并向市政府报送了《关于对市地震监测中心开展内涝治理等基础设施改造的请示》,得到市领导批准,目前该项目已列入市发改委公益性项目库,即将完成立项。

为贯彻落实省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皖震组〔2020〕2号)要求,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由市地震局牵头,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城乡建设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供电公司参加。

按照工作计划,7月中旬市地震局联合有关县(市)地震工作机构对辖区建设工程项目开展地震安全现场随机抽检。

2.规划管理(6分)2.1落实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1个及以上,启动“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编制工作(6分)。

2020年度,我市积极落实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项目,财政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共落实“一县一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防震减灾创新宣传等2个重点项目。

2020年,长丰县应急局利用长丰县气象科普馆,新投资189万元增加地震科普展项,建设长丰县地震科普馆。

科普馆以“传递知识、珍爱生命、防震减灾、你我同行”为主题,依据“认识——探索——体验——共建”的脉络,布设序厅、认识地震、感知地震、防御地震、地震科普综合厅、地震科普体验厅等6个展区,2020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2020年5月-11月,合肥市地震局利用“合肥防震减灾”微信公众号开展了“扫码答题赢话费”、“看龙宝动漫学地震知识”、“防震减灾互动有礼”、“防震减灾云观展”等活动,获得了广泛参与和一致好评。

其中“扫码答题赢话费”活动共设6期,参与人数近万人,累计答题传播3万余人次,活动效果良好。

5月12日下午,高新区举行了2020年防灾减灾宣传月启动暨防灾科普动漫上线仪式。

高新区防灾科普动漫APP共计投入24万元,集科普和游戏为一体,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广受欢迎。

2019年9月,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合肥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后,我局立即启动了《合肥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编制工作,市财政安排了6万元作为规划编制专项工作经费,局党组多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进防震减灾规划编制工作。

2020年3月下旬,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为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科学、高效开展,经局党组研究决定,成立合肥市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机构,并印发了《关于成立合肥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编制工作机构的通知》。

12月3日合肥市地震局在市政务中心召开《合肥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评审会,会议邀请省地震局和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专家到会指导。

与会专家依据相关法规和专业规范,提出了5大类60余条修改意见和建议,经专家组讨论,会议形成了评审意见,原则上予以通过。

3.经费投入(4分)3.1防震减灾工作经费纳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并安排专项工作经费。

合肥市财政2020年度安排防震减灾工作经费预算473.64万元,其中,专项工作预算156.73万元。

政府预算支持对我市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4.应急宣传与舆情监控(5分)4.1建立地震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发布机制(3分)。

合肥市地震局出台《关于做好地震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发布工作的通知》(合震〔2018〕67号),建立健全了地震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发布工作机制。

4.2及时有效处置涉震舆情或地震谣传,未造成较大社会影响或年度未发生地震谣传事件(2分)。

我市通过“12345市长热线”接听办理、市地震局门户网站公告和咨询回应、“合肥防震减灾”微信公众号发布等措施及时有效处置涉震舆情。

4月23日下午,市地震局接到网友报告:一篇“2020年4月23日10时36分在安徽省合肥市发生地震,四散奔逃、人车被埋!”的图文微博在网络散布传播。

市地震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立即联系市委网信办协助核查,快速妥善应对处置了这一涉震舆情(地震谣言)。

二、防抗救能力(50分)——自评得分50分5.监测预报(20分)5.1台网功能齐全实现数据共享传输并参加评比(4分)。

我市现有市级监测中心1个,县级监测中心5个,观测台站3个,实现“一县一台站、一市一网络”覆盖全市的地震前兆观测台网,市县共配备测震、地下流体、电磁、形变等观测设备19套,流动监测仪器3套,台站观测数据能够实时共享并传输至省级台网中心。

合肥市地震监测中心、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庐江县、巢湖市地震监测台站和巢湖皖14井按照相关要求,分别参加了省地震局组织的测震、地下流体、电磁、形变等全省监测预报观测资料质量评比。

5.2台网运维正常并保持运行率良好(5分)。

加强台网运行维护管理,采取市场化运维方式,由原设备厂家对全市台站开展定期巡检,出现问题及时进行维护。

2020年度台网运行率达到95%以上。

5.3保护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3分)。

有效保护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对市属9个地震监测台站划定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设置保护标志,标明保护要求。

2020年度,各地继续严格做好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工作,我市区域内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未出现破坏事件。

5.4规范“三网一员”管理并组织开展培训(3分)。

加强“三网一员”队伍建设,及时调整更新人员信息。

目前,我市共有地震群测群防信息站87个,防震减灾助理员143人,“三网一员”网络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

开展专项业务培训,9月9日-10日,市地震局组织举办全市防震减灾“三网一员”暨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班,各县(市)区、开发区应急管理局分管负责人、地震工作机构业务骨干,全市各乡镇、街道(园区)的地震群测群防信息员和防震减灾助理员及市地震局相关人员共180余人参加培训。

5.5落实震情跟踪、省市联动工作责任书及地震安保和信息服务并定期开展分析会商和严格执行宏观异常及非天然地震核实制度(5分)。

认真落实震情跟踪应对及省市联动工作责任书的目标任务,先后制定下发《2020年度合肥市震情监视跟踪工作方案》(合震〔2020〕11号)、《合肥市地震局2020年全国“两会”地震安全保障服务实施方案》(合震〔2020〕21号)及《十九届五中全会和2020年国庆、中秋“两节”合肥市地震局地震安全保障服务实施方案》(合震〔2020〕33号)等文件,做好“两会”、中高考、汛情时期、重大节日和会议活动等特殊时段地震安全保障工作。

做好2月4日肥东县2.9级地震和4月23日庐江县1.6级地震的震情跟踪和信息服务,加强舆情监控,维护社会稳定。

按时开展月会商、年中和年度会商,及时向省局提交会商意见和研究报告。

2020年8月13日和12月16日,市地震局分别组织召开了2020年中和2021年度全市地震趋势会商会。

严格执行地震宏观异常核实制度,全年收到辖区上报宏观异常5次,开展现场核实5次,向省局报送异常核实报告5篇。

2020年度,市地震局严格落实地震宏观信息零报告制度,按时上报《地震宏观异常信息日报志》,无缺报、漏报或补报情况。

全年未发生非天然地震事件。

6.震灾预防(20分)6.1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2分),运用安徽省政务服务网、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开展新、改、扩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核定工作(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