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全文
第一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可以口头约定签订劳动合同,也可以采取其他形式缔结劳动合同。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法的规定履行义务。
第二条动合同中应当包括以下条款: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或者经营场所和营业执照号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2、劳动者的性别、民族、年龄、身份证明号码、学历、职业技术等级和工作岗位;
3、劳动报酬的种类、标准和发放方式;
4、工作时间、休息休假;
5、劳动保护;
6、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管理人员时应当履行的义务;
7、因工负担的社会保险费;
8、违约责任;
9、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方式;
10、其他有关条款。
第三条动合同应当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签字,劳动合同生效时间以双方签字的时间为准。
劳动合同的签订地,若不另行约定,按照用人单位的所在地为准。
二、劳动合同的内容
第四条动者和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应当符合法律、行政
法规和国家规定的有关规定,符合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真实意思,必须包含以下条款: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护照号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号码;
2、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或者经营场所和营业执照号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3、工作岗位、工作的性质、职责和要求;
4、劳动报酬的种类、标准和发放方式;
5、工资待遇保障条件;
6、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安排;
7、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管理人员时应当履行的义务;
8、各方履行及违反劳动合同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9、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方式;
10、其他有关条款。
第五条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本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下列条款:
1、工作期限;
2、劳动者的职业技术等级;
3、工作地点;
4、因工发生的社会保险费;
5、工伤保险;
6、劳动保护;
7、违约责任;
8、其他约定内容。
第六条动合同中规定的条款如果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视为无效条款,不影响其他有效条款的效力。
三、劳动合同的作用
第七条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具有法律效力
的文件,是实行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依据,对双方具有约束作用。
第八条动合同的有效期限一般在一年至三年之间,当双方未约定有效期限或者有效期限到期后合同仍未解除的,劳动合同视为延续有效。
第九条动者和用人单位签订有效劳动合同后,不得擅自改变劳动合同内容,擅自改变或者违反劳动合同内容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双方的约定履行,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十条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本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协商一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但应当遵守劳动合同的有效期限及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程序。
第十一条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但承担相应赔偿义务。
第十二条动者因自身原因不能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赔偿损失;劳动者因病、伤或者死亡等原因不能履行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承担民事责任;用人单位未能履行劳动合同义务,应当向劳动者承担法律责任。
五、劳动争议的解决
第十三条动者和用人单位因劳动关系发生争议,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也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四条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中,可以由书面劳动合同和书面证据证明当事人劳动关系,以及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存在和履行情况作为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