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1.源流概况
(1)发源: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源头叫沱沱河。
(2)注入:东海
(3)干流流经省区: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4)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5)长度:6300千米,我国第一长河。
(6)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
(7)年径流量:9500多亿立方米,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8)主要支流:支流众多,南北对称分布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等,最大支流是汉江。
(9)上中下游分界:宜昌(湖北)、湖口(江西)
(10)流经干湿区:主要流经湿润区。
(11)长江水文特征:水量大、汛期长、夏汛、无结冰、含沙量较小
2.长江的开发
(1)水能资源丰富,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
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
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干支流上相继建大型水电站,装机容量约占全国水电装机总量的2/3。
(2)航运,“黄金水道”,东西运输的大动脉
四季通航,干支流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
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总量的60%。
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
万吨级船队从长江入海口可直达重庆。
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从下游到上游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
(3)供水
3.长江的治理
(1)洪涝
原因:自然原因:(1)流域内降水丰富,且集中夏季;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排水不畅;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
人为原因: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中下游平原地区围湖造田
措施: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修水库;
中下游建分洪、蓄洪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加高堤防;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重点治理河段:
A川江:滩多流急,影响航运
措施:建长江三峡工程
长江三峡工程综合效益: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灌溉、旅游等
B荆江:“九曲回肠”、地上河,洪涝,长江险在荆江
原因:河道弯曲,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加上地势低洼,水流不畅,容易积水综合治理:裁弯取直、建蓄洪区、加高加固堤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