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塔集团-创新打造优秀企业.doc

红塔集团-创新打造优秀企业.doc

红塔集团-创新打造优秀企业1据悉,11月9日至10日在云南玉溪召开的”全国省际卷烟产销衔接会”期间,红塔集团与全国各烟草公司签订2006年上半年的卷烟销售协议,形势喜人,尤其”红塔山”品牌系列产品销售更是出现该品牌多年来持续下滑之后的首次恢复性快速增长,出现良好局面,为红塔集团实现2006年的主要目标之一,即进一步集中资源,做强”红塔山”品牌打下坚实基础。

从中国烟草交易信息中心获悉,截止10月份,红塔集团的”玉溪”、”红塔山”、”红梅”、”国宾”、”美登”各主要品牌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快速增长,呈现产销两旺,其中”红塔山”品牌在今年实现恢复性增长已成定局。

企业推动经济发展,品牌孕育经济创造。

”红塔山”曾连续7年蝉联中国第一品牌,”红塔山”品牌快速发展造就红塔集团的辉煌。

红塔集团曾树立起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为国家和地方做出积极贡献,累计为国家和地方上缴纳利税超过2000亿元。

2005年9月1日,由全国名牌推进委员会授予红塔集团的”玉溪”、”红塔山”、”红梅”三大品牌为”2005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

红塔集团是拥有最多中国名牌的企业之一,是烟草行业唯一同时拥有三大品牌为中国名牌的企业。

然而,红塔也如同世界长寿知名企业一样,其发展历程并不都是一帆风顺,而是在曲折前进中发展。

面对加入WTO和WHO的严峻挑战,以及烟草行业进一步深入推进”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品牌、大企业、大市场”的工作思路,红塔人是如何加大自主创新,把握机会,应对挑战,重现历史辉煌,正努力进行卓有成效地积极探索。

战略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方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在竞争中始终保持强势企业,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一套清晰的战略。

没有战略的企业通常只能着眼于现状,为短期的物质利益而疲于经营,最终往往昙花一现,徒劳无功。

战略制定是有规划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持续成功。

红塔集团的战略决策者具有超前性和前瞻性的创新思维,在上世纪80年代初,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在国内率先引入国外先进设备,借助得天独厚的烤烟种植自然优势,使得红塔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树立起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

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提出”三合一”的组织结构模式,并在90年代中期,进行第二轮技术改造,为红塔集团成为优秀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红塔的决策者认为:”在一个完整的产业生命周期中,一个产业必然经过分散化竞争阶段、到以内部成长为主的积累式发展阶段、再到以外向扩张为主的聚集式发展阶段,最后形成大集团、大企业。

中国烟草产业,目前正进入以外向扩张为主的聚集式发展阶段。

””战略问题至关重要。

战略决定成败,战略是旗帜,是方向。

”面对加入WTO新形势和烟草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红塔集团于2002年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提出以主业为主,提质创新,增强红塔核心竞争力的”归核化战略”,抓住机遇,集中精力,整合资源,做强做大烟草主业。

确立了做精”玉溪”、做强”红塔山”、做大”红梅”,巩固”国宾””美登”的品牌发展战略。

以品牌为纽带,通过重组整合,产品联营,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积极稳妥地进行品牌扩张。

紧紧围绕国家局提出的”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发展战略,深化集团一体化战略建设。

为实现联合重组后资源的有效整合,红塔集团实施”六个一体化”和实现”两个转变”。

”六个一体化”,即:财务管理一体化,信息一体化,品牌、营销、研发一体化,原料一体化,物资一体化,人力资源和组织管理一体化。

”两个转变”,即:发展目标由做大向做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增量型向优化结构型转变。

根据红塔集团总体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市场,争创世界名牌。

目前,红塔集团已拥有玉溪、楚雄、大理等7个卷烟生产点(厂),生产规模达320多万箱,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卷烟工业企业,是拥有最多中国名牌的企业之一。

组织创新--为实施企业经营战略提供保障美国著名学者钱德勒(A.D.Chandler)对美国70多家大公司,特别是通用电气公司、杜邦公司、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和西尔斯·罗布克公司的经营发展历史进行了研究,得出一个著名的结论:企业组织结构要服从于战略,组织结构是为战略服务的。

红塔集团的发展也验证了钱德勒的论断。

当外部环境相对稳定时,战略调整和组织结构矛盾并不突出。

当企业面临重大的战略转折时,企业要实现重大的战略创新,就需要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重大的变革,通过组织创新,为实施企业经营战略提供保障。

红塔集团在80年代初期的高速成长期,工厂制对应的组织结构是直线型组织;90年代中期,红塔由工厂制变为集团公司制,组织结构采用事业部制,尤其在上世纪多元化战略的提出,迅速向外扩张,整个组织结构急剧膨胀。

2002年,集团新领导班子提出归核化战略,组织结构进行再造,优化组织流程,内部施行”三项制度”改革,满足集团战略调整需要。

随着红塔集团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省内已形成”两个中心,三个生产点”的研产销组织结构,即技术中心,营销中心和玉溪卷烟厂、楚雄卷烟厂、大理卷烟厂三个生产点。

组织创新另一层面的要义在于组织文化、管理和机制创新。

过去红塔推崇”敢为天下先”的企业精神,并因此创造了无数奇迹,树立起中国民族工业一面旗帜。

如今,红塔人不断勇攀高峰,延续以前企业精髓,提出”山高人为峰”企业理念。

”以人为本、关爱健康、提质创新、追求卓越”的管理方针,进行”三项制度”改革,启动多渠道、多层面的灵活用人机制创新。

强化基础管理,搭建科学管理平台,红塔集团于1997年就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2004年通过了环境(ISO14000)、职业健康安全(OHSAS18000)管理体系认证,在全国烟草行业内首家获得”三标一体”认证证书,并逐步引入卓越绩效考核,强化大质量意识,提高了企业运作效率,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以提升企业品牌带动主要品牌的影响力,逐步止住下滑,基本实现恢复性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后劲。

技术创新--以消费者为中心,构建强势品牌任何公司,无论规模多大、多有名气,或有多大的市场份额,都不能依赖过去成功的经验生存。

持续的成功需要新的竞争优势、需要创新。

红塔人深刻认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唯一的途径就是走在别人的前面。

为了走在别人前面,红塔十分重视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不惜花费巨额资金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

日本战后之所以仅用30年就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其消化吸收创新为主的技术政策是重要因素之一。

韩国同样走的是消化吸收创新的技术进步路线,目前其科技创新能力已跃居世界第五位。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创新实现的。

红塔集团通过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创新,迅速实现了从边陲小烟厂到中国烟草龙头、亚洲第一的的现代化卷烟工业企业飞跃。

在不断完善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把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在引进基础上的创新。

2002年,红塔集团提出归核化战略,回归烟草主业,并于去年年底开始进行以”提质创新”为目的的第三轮大规模技术改造,在关键工艺流程、工序的改进,实现产品加工精细化、控制智能化,确保了红塔在技术装备水平、加工工艺技术的行业领先地位,目前,已在卷烟加工工艺上实现了中式卷烟特色加工模式。

卷烟工业企业的产品(卷烟)属于一种特殊消费品,是一种嗜好性消费品,对于红塔集团这样负责任的大企业而言,在关注国家利益的同时也要更加关注消费者的健康。

面对加入WHO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中国即将正式生效,这将对烟草行业产生巨大的压力。

红塔集团主动应对挑战,多年来致力于产品”降焦减害”的科技创新,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有效地控制和降低烟草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以消费者健康为己任,维护消费者利益。

红塔集团先后成立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工作站,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加强研究消费结构、品牌结构、消费习惯,针对区域市场,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研发和投放,提高适应市场能力。

1999年,红塔集团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将各卷烟产品的焦油含量都控制在15mg/支以下。

2002年,推出高科技含量,以高香气、高安全、低刺激、低危害为显著特征的”铂金”系列产品,该产品曾被国家局领导评价为”代表中国烟草实力与水平。

”根据消费者需求不断细分市场,产品推陈出新,今年开发投放市场的”新势力”、”人为峰”红塔山采用”半仿生法”和”树脂富集”技术提取物生产的HT—2新技术滤棒研究成果在红塔品牌的运用,提高了卷烟抽吸品味,降低了主流烟气有害物质,提高了卷烟安全性。

在产品原料环节上,上世纪80年代,红塔提出”原料第一车间”,实施科技兴烟战略,并不断发展种植低焦油烟草品种,进年来积极打造无公害、低农残的”绿色环保烟叶”,用优质原料打造红塔品牌。

品牌创新--长寿品牌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已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

世界著名市场战略家杰克·特罗特在分析未来市场品牌的意义时指出:”有两类竞争者是成功的。

一类是强有力的品牌、大的品牌。

这类公司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谋求利益。

另一类是专门化的或定位很好的品牌。

这是一些小的竞争者。

”作为中国烟草行业的龙头老大――红塔集团的品牌发展历史说明,品牌创新,是解决品牌老化问题的必要途径,是使品牌重新焕发生命力的重要保证,是品牌的新陈代谢走向新生循环的动力所在。

当然,品牌创新不是简单的进行产品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品牌产品、品牌本身和品牌扩张层面进行。

红塔集团在品牌创新演义中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一)品牌产品层面创新品牌是有生命周期的,但完全不同于产品的生命周期,原因是品牌的生命与产品的生命并非完全是合二为一的。

品牌可以不断创新,产品却必须不断的更新和改进乃至死亡。

其根据是,该品牌的原有产品因为不适合形势发展,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就被新开发的产品所替代,从而使品牌延续。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2000年~2003年,”红梅”面临品牌老化,产品吸味无法满足消费群体要求等问题。

红塔集团于2002年及时推出了以”清甜和谐”烟草为产品特点,体现柔绵和顺味觉感受的新品醇香”红梅”1、2号,其醇和清淡的吸味符合当今吸食卷烟的潮流,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市场反应良好,表现强劲。

品牌就像一个有机体,产品是这个有机体的系统的子系统;只有每个子系统都通过创新以达最优,才能产生1+12的效果,才能使母系统最优。

品牌的长久不衰依赖于其下一个产品或几个产品的良好销售和市场表现,好产品对品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如果产品不好,品牌就成为了无处可依的空壳。

为了维护和保持”红塔山”品牌,根据区域消费文化和消费习性,细分卷烟消费市场,产品推陈出新,今年开发投放市场的”新势力”、”人为峰”新技术滤棒研究成果在”红塔山”品牌的运用,提高了卷烟抽吸品味,降低了主流烟气有害物质,保证了卷烟安全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