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藏评价ppt课件

油藏评价ppt课件


预测未来动态
分析驱油机制及驱动方式
基 础
6




二、油藏工程的任务 (1).地质模型
是人们对实际的油气藏采取地震、测
井、取心等各种手段认识其特性的总和。
包括宏观和
微观两个方面
7
二、油藏工程的任务
宏观上包括:
•构造图(等值线、等高线、断层和油水分布等)
•剖面图(垂向上岩性的分布及其关系、油气水分布)
15
六、油藏工程的发展简史
第四阶段:1950~1985 油田开发理论和实践全面发展,走向成熟。渗流
力学应用研究;测井及试井技术应用;岩电实验;分
层开采技术等;
第五阶段:1985~
油藏精细描述;油藏数值模拟;三采技术(化学
驱、聚合物驱、微生物采油);定向井、分支井、丛
式井开发技术。油藏经营理念的形成。
11
四、学习油藏工程目的
石油地质学、沉积岩石学、开发地震、测井、 综合应用: 油层物理以及渗流力学
获得:研究和分析油藏动态和预测未来动态的
基本方法和技术
+
今后矿场 工作实践
成为:制订油田开发方案或调整方案、合理高 =
效地开发油气田、提高采收率的专门人才
12
五、相关学科及研究方法
相关学科



李传亮《油藏工程原理》,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李晓平等编著《试井分析方法》,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9

19
第一章

油气藏评价
油气藏的压力、温度系统 油气藏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


油气藏储量评价
油藏采收率测算方法

20
第一节 油气藏的压力、温度系统
油气藏深埋在地下,承受着上覆岩层的压 力,同时又处在地球的温度场中,因此,油藏
油藏评价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油藏工程基础
第二章 油气藏评价
第三章 油田注水开发
第四章 油气井试井
第五章 油藏动态分析的物质平衡方法
第六章 油藏动态分析的经验方法
2
绪 论
一、油藏工程概念
目前国内外无统一的定义,有三个观点: 观点1:油藏工程是关于油藏描述及动态预测的学科。 观点2:油藏工程是关于合理开发油气田理论和方 法的学科。
研究方法

开发地质学 油层物理 渗流力学 地球物理学
动态监测 试井解释 油藏数值模拟 动态分析
13
六、油藏工程的发展简史
石油的发现与零星开采:1080年沈括考察发现延长石油 至1859年第一口油井的钻成。
现代石油工业诞生:美国宾西法尼亚州,1859年8月27日
钻成第一口油井,从此,采用旋转钻井技术钻井获取石 油、利用蒸馏法炼制煤油的技术真正实现了工业化。 理论指导下的油气田开发:直到1935年之后,随着流体 取样PVTຫໍສະໝຸດ 析,渗透率测定、物质平衡方程的运用,才
16
六、油藏工程的发展简史
石油工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进步史,随 着科技进步,原油的采收率大幅度提高,复杂油 气田在不断发现,油气储量在不断增长。这就是 科技进步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也是油田开发理论 与技术发展的结果。
17
七、学习方法及要求
1 学习方法

准确了解油藏工程中的各基本概念 注意各问题的提出,对实际的意义


注重研究问题的方法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掌握各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条件 复杂公式不要求记忆(但必须理解它) 做好笔记,完成布置的作业 要勤于思考,不断提出问题
18
2 学习要求

参考资料

刘德华等《油藏工程基础》,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姜汉桥、姚军等《油藏工程原理与方法》,中国石油大 学出版社,2006
中岩石和流体的一些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与油
藏中的压力和温度密切相关。因此,油藏的压
力和温度系统是油藏动态分析的重要内容。
油气藏压力和温度与油藏埋深有关。埋藏
越深,压力温度越高。
21
一、油藏的压力系统

油气藏压力

油气藏压力的种类、应力关系方程 压力系数 油气藏压力的压深关系方程及应用 压深关系方程的确定方法
4
一、油藏工程概念
“总体”的含义包括三方面:
(2)在控制油藏的动态方面包括:


在平面上,不能只局限于个别地区或少数井上
在剖面上,不局限于个别的油层上
(3)油气藏与油气井的关系包括: 油气藏整体动态是主要的 油井则是次要的
5
二、油藏工程的任务
目的:寻求改善“开 发效果”的方法和技 术,达到提高采收率 的目的
观点3:油藏工程是关于从总体上认识和改造油气藏,合
理高效地开发油气藏,提高烃类采收率的学科。
3
一、油藏工程概念
“总体”的含义包括三方面:
(1). 指组成油气藏的各个部分,研究它们的性质 及在开采 中的作用。包括: 油气藏内部和与之相邻的水层 断层、隔层以及其他特殊层的性质和作用 流体和储集层的性质
•地层对比图
微观上包括:
• 孔、渗、饱大小及其分布,孔隙结构特征 • 岩性、粘土矿物及非均质性
• 地层水的类型及矿化度
• 毛管压力曲线和相对渗透率曲线等
8
二、油藏工程的任务
(2).油藏工程模型

零维模型(物质平衡方程)


数值模拟模型(1,2,3维模型)
矿场经验及统计模型 物理模型(如蒸汽驱模型)
9
三、油藏工程的特点
• 研究对象:是埋藏 于地下具有复杂流动 性、相态变化和储层 性质的系统。需要地 质、油藏物理和测井 提供各方面的信息。
(1).高度综合的技术学科 (2).方法性很强的学科

具有大量商业性软件 a.工程软件 b. 试井软件 c. 各种模拟软件 • 各种类型的油气藏都有一定的 开发模式
• 油田开发必须具备 下列领域知识
钻井、采油、石油 经济、储运和管理
10
三、油藏工程的特点
认识和开发油藏的特点:
(1)油藏的认识不是短时间一次完成的,需经历长期
的由粗到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 (2)油气田是流体的矿藏,凡是有联系的油藏矿体,
必须视作统一的整体来开发。 (3)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每口井的双重作用——生产 与信息的效能。 (4)油田开发工程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 的工业。
开始了油田整体开发的意识和开发理论。
14
六、油藏工程的发展简史
第一阶段:~1930
零星打井开采,尚未形成整体开发意识(开发理论),井网密 度与开发理论萌芽。 第二阶段:1930~1940 整体开发理论形成;油藏驱动能量与驱动类型研究,油气
PVT研究,物质平衡方程。
第三阶段:1940~1950 开发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注水开发;油水两相渗流理论; 井间干扰问题;不同布井条件下产量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