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卷第3期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 .27 No.3 2005 年 5 月Journal of X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May.2005供应链成本管理研究综述罗文兵,邓明君(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湖南湘潭411201)摘要:供应链成本管理是供应链管理和成本管理整合的产物,是当代成本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今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新突破点。
供应链成本管理研究应该是在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相关理论、方法、工具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和完善,最终朝着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方向发展。
而国内学者则首先应该把有中国特色供应链成本管理经验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为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竞争优势提供可操作性理论框架。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成本管理;供应链成本管理;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482(2005)03-0041-03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物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 anagement)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世界权威的《财富》杂志,将供应链管理能力列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的战略竞争资源。
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争夺生存和发展空间,企业在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下需要不同的成本管理方法。
在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之后,供应链成本管理(Cost M anagement in Supply Chain)将成为这些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新突破点,如何有效地在整个供应链上整合供应链管理和成本管理,并系统地、有效地实施供应链成本管理将是未来企业成本管理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近年来,供应链成本管理还没有得到企业的足够重视,企业内部制造成本管理方法的日渐完善与成熟,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节约资源来加强竞争优势的空间将会逐步缩小,成本优化潜力只能通过管理整个供应链成本来实现。
由此可见,供应链成本管理是一种全面性与前瞻性的管理模式,是供应链管理和成本管理相融合的产物,是传统成本管理对竞争环境变化所做的一种适应性变革,是现代成本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供应链成本管理研究产生的历史背景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企业竞争,赋予了成本管理全新的含义,成本管理的目标不再由利润最大化这一短期性直接动因所决定了,而是发展到供应链成本管理这一更具有广度和深度的战略层面上。
供应链成本管理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从宏观方面来说,它是为了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从微观方面来说,它一方面是为了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企业传统成本管理系统为了弥补自身缺陷、自身变革的需要。
(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计算机及其他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生产技术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的生产和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柔性制造系统、自动存储和拣出系统、自动条码识别系统等。
高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在于节省人力,降低劳动成本,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了废品和材料损耗,缩短了对用户需求的响应时间。
现代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迫使企业努力去迅速获取各种市场信息,并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挖掘数据信息来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
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的整合就出现了企业资源管理(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商业智能(BI)等集成管理信息系统,这些系统的运用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满足企业顾客的需求。
整个供应链利润的最终来源是为顾客能接受的企业产品价格减去为生产该产品供应链上所有企业付出的总费用即总供应链成本。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供应链上企业之间合作更密切,从而那些具有相同客户群的不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也就变得更加激烈。
大自然的生态规律是适者生存,企业不能将产品变现就意味着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将导致整个供应链的瘫痪。
在市场中对企业产品竞争力影响起决定作用的有产品质量、价格、服务、品收稿日期:2004-11-06作者简介:罗文兵(1978-),女,湖南省湘乡人,湘潭大学商学院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成本管理、双语教学研究。
41牌等等,而竞争力的提高与总供应链成本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
核心企业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整个供应链来提高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是未来企业发展战略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降低物流成本的需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扩大化、共享化,企业通过降低物料消耗和降低劳动力消耗取得利润的潜力越来越小。
生产成本在企业中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而与产品相关的设计、供应、服务、销售等引起的成本不断上升,其数额甚至超过生产成本,因此,企业通过降低物流成本取得利润的潜力越来越大。
人们开始把降低物流领域费用称作为“第三利润源” ,于是出现了物流管理,进一步发展到供应链管理,通过对企业各种流程的再造、供应链体系的设计来降低成本。
美国运输经济学家R.桑普森等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研究表明:美国物资消耗的每1美元中 , 有41美分是生产成本(原料消耗和劳动消耗), 有29美分是商流成本,30美分是物流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30%。
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物流成本的比重上升到产品总成本的30%~40%。
物流贯穿了供应链的整个过程,物流成本成为供应链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加强供应链成本管理,降低包括物流成本在内的供应链总成本已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
(三)用户需求多样化和产品寿命周期的缩短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及知识水平的提高,客户对产品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消费者的价值观发生了显著变化,需求结构普遍向高层次发展。
对产品的品种规格、花色品种、需求数量呈现多样化、个性化要求都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对产品的功能、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不同客户满意程度的判别标准具有不确定性;客户要求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产品的价格要低廉。
企业要真正满足用户这些的需求和期望,就必须在整个供应链上与供货商、分销商、物流公司、零售商、广告公司和客户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来完成新产品的开发、制造和销售。
同时由于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不断缩短,新产品的研制周期大大缩短。
企业通过开发新产品快速满足客户需求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从开发某种产品到产品变现该产品所负担的总供应链成本是多少?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供应链成本管理系统是无法实现的,不能准确估算产品的总供应链成本意味着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风险增大。
二国内外供应链成本管理研究的现状分析(一)供应链成本管理概念的发展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外工商界和学术界就已经关注供应链成本问题,并开始对分销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1]。
许多研究供应链管理的学者如,Ellram;Bowersox&CLOSS; Lalonde&Pohlen ;Christopher ;Manunen 一致认为成本是供应链最重要的性能,需要不断的分析和改进,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Beaman;Sohultz;Sclvang,Deng&olstandas(2000)认为改进供应链成本性能需要对成本进行计量。
Lalonde&Pohlen 提到成本计量在利润分配和分担费用方面也起到重要的整合作用。
虽然供应链成本计量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但在此方面的研究却落后于实践的发展步伐。
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将供应链成本视同后勤成本(Logistics cost)。
少数学者直接谈到供应链成本问题, 例如Ellram , Lalonde&Pohlen,和 Lin , Collins&Su ,但他们研究的着眼点在供应链成本计量的技术上。
他们中他们研究的着眼点在供应链成本计量的技术上。
他们中无人对“供应链成本”的内涵及外延给出确切定义[2]。
Handfield,Nichols认为供应链成本的定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产品及相关的物资和信息管理,二是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关系管理[3]。
Stefan Seuring在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传统划分及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上从三个层次将供应链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和机器成本)、作业成本(在制造和配送产品到客户的管理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和交易成本(包括所有与供应商和客户处理信息和通讯的所有活动而发生的费用)[4]。
Stefan Seuring(2001)首先把供应链成本管理(SupplyChain Cost Management , SCCM)定义为“供应链成本管理就是分析和控制供应链成本的方法和概念。
[5]”Peter Kajuter提出了一个前瞻式供应链管理的综合性概念框架,借助这一框架可以把握如何为满足特定任务和协调各种活动而构建成本管理系统。
Hines,Silvi,Bartolini,Raschi结合战略和经营两个层次来理解客户和流程,并增加客户价值,整合了精益管理和战略成本管理,提出精益管理会计(Lean M anage- ment Accounting , Le .M .A .)。
Slagmulder 着眼于采购者-供应商的相互作用,提出的跨组织成本管理理论。
Goldbach提出的组织设置概念,认为成本管理包括职能和制度两个角度,供应链的组织与运作状况会影响成本,委托代理关系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6]。
国内学者在阐述供应链成本管理概念时,一般采用国外学者Stefan Seuring的定义,也有极少数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已有的概念作了一定的整合和提升。
纪作哲对供应链成本进行了界定:供应链成本包括所发生的一切物料成本、劳动成本、运输成本、设备成本和其他变动成本[7]。
索晨霞,邓子琼利用流程环节法,较深入地分析与探讨了供应链成本构成,并定义了供应链成本概念:供应链成本是指在供应链运转过程中由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动所引起的成本以及供应链整合过程的机会成本和整合成本[2]。
从国内外对供应链成本管理概念的研究可看出,供应链成本的发展历程:分销成本※后勤成本(物流成本)※供应链成本。
对供应链成本所包含的范围逐渐在扩大,笔者认为:从商业生态系统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广义的供应链成本概念还应该考虑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
(二)成本管理方法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的运用常规的成本管理一般局限于单个企业,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基本理念就是将成本管理的方法应用于整个供应链,即将这种方法拓展到组织的界限之外。
Seuring运用目标成本法这种成本管理工具,整合了供应链成本核算的三个成42本层次(直接成本, 作业成本和交易成本)来分析和缩减供应链总成本。
Rbitzer 以生命周期评估为基础, 将成本整合进这一框架, 引入生命周期成本法(Life Cycle Costing , LCC )的概念来评估生产、使用和废弃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十分适用于生产规划和设计中的成本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