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是欧洲园林的一种重要风格,并对欧洲各国园林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严谨的几何构图、明确的空间结构,将传统造园要素组织得更统一、更宏伟,具有宏伟壮丽、中轴突出、严谨对称的特点,开创了前所未有的“伟大风格”,体现了古典主义的审美思想。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又被称为勒诺特式园林,是造园家勒诺特把古典主义完美地贯彻到了园林艺术中,创造出了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辉煌壮丽的“伟大风格”,其“伟大风格”的形成已经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民族、时代、地域的烙印。
事物的发展都有其根源可以追溯。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是意大利16 世纪中叶以后的园林,它继承了许多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园林的造园要素和手法。
最明显的特点比如说,在构图原则上主张规则式造园、几何布局、中轴对称,造园要素包括水池、水渠、喷泉、雕塑、修剪植物和建筑等。
特别是在规则式及几何布局上这两点表现显著,喷泉和雕塑在法国园林里甚至是整个欧洲园林里也是最为常见的造园要素。
在社会背景的推动下,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逐渐形成并日趋完善,而就是造园家勒诺特使其推上高潮。
他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和巴洛克园林传统的基础上,在古典主义美学思潮的影响下,发展了整体布局的原则,并通过严谨的几何构图、明确的空间结构,将传统要素组织得更协调、更统一、更均衡。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格局恢弘,气度高雅,豪华而又典丽,充分体现了其“伟大风格”之一:规模尺度。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大多是王室或贵族的园林,是代表王室和贵族的身份和地位,所以其园林的规模与尺度上,追求宏大壮丽的气派。
大,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典型特征之一。
例如,凡尔赛宫的园林,路易十四要求它能容纳7000人游乐,纵轴长达3千米。
由于园林不但规模大,而且尺度也大,故道路、台阶、植坛、绣花图样都大,例如凡尔赛中轴上的台阶竟宽达50米。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大多地势较为平坦,基本为平面布局,相对于面积较小的意大利台地式园林而言,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复杂,但通过用开阔宏丽的轴线作为艺术中心,统率全局,秩序严谨、主次分明,实现了园林构图的空前完整与统一,仍然富于变化。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突出表现的是它的总体布局的丰富与和谐,避免堆砌各种造园要素,规模尺度虽大,但显得很有节制,有分寸感,洗练明快,典雅庄严。
“伟大风格”之二:空间布局。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创造了更为统一、均衡、壮观、主次分明的整体构图。
其核心在于中轴的加强,使所有的要素均服从于中轴,按主次排列在
两侧。
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和巴洛克园林相比,其总体构图更统一、更几何化,更层次分明。
众所周知,轴线一直以来都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核心点,它加强了园林中轴的艺术表现力,所有的要素都根据轴线来布置,形成统一的整体。
轴线系统构成园林布局的骨架,整个园林因此初在条理清晰、秩序严谨、主从明确的几何格网之中。
而轴线作为整个园林构图的中枢和艺术中心,反映了古典主义艺术追求构图的统一性的审美习惯。
“伟大风格”之三:造园要素。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造园要素主要有:修剪植物、雕像、花坛、水景。
造园要素的布置表现出强烈的人工几何性和整体统一性,按照理性主义的美学观念,自然的不经过人为加工的东西是不美的,因此植物必须修剪成几何形式,统一到整体构图中。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最常用紫杉修剪成的圆锥和圆球,整齐地布置在花坛的角隅和台地的边缘,烘托中轴的气氛。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中运用了大量水景,如水池、喷泉、池或湖、跌水或瀑布等。
法国园林地势相对比较平坦,因而园林中多用静水,面积很大,点缀以喷泉,在高差变化大的地方布置一些跌水和瀑布。
以平静开阔见长,表现出庄重典雅的气氛,与古典主义的美学思想相一致。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在欧洲造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简洁而富有变化的空间结构,严格的几何空间形式,对现代风景园林也有着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还对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对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西方园林的发展历史,也有助于我们真正认识西方现代园林。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从西方园林中汲取营养元素,也有助于当代中国风景园林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