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盐城概况导游词

盐城概况导游词

盐城概况导游词【篇一:盐城导游词】盐城概况盐城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城市。

盐城位于黄海之滨,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是全国唯一以盐命名的地级市,海盐文化是这里的文化之根,北宋三名相晏殊、吕夷简、范仲淹都曾在此任过盐官,有全国唯一展示海盐文明的中国海盐博物馆和国家aaaa级海盐历史文化景区。

盐城曾是一方红色圣地,“陕北有个延安、苏北有个盐城”,是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新四军纪念馆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盐城人杰地灵,古有陈琳、陆秀夫、施耐庵,近有胡乔木、乔冠华、王赣骏等一批杰出人物。

盐城还是全国著名的杂技之乡、淮剧之乡、烟花之乡。

盐城是一座生态独特、资源丰富的城市。

市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16万,下辖2市5县3区,是江苏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城市,拥有全省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沿海滩涂、最广的海域面积,沿海滩涂面积45.53万公顷,占全省沿海滩涂面积的70%,现在每年还在以2万亩的速度向大海延伸。

这里是丹顶鹤的家园、麋鹿的故乡,世界野生丹顶鹤和麋鹿种群数的60%和33%生活在这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单位,成功纳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西部里下河地区腹地的大纵湖、九龙口、马家荡等湖泊水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为典型的泻湖型湖荡湿地,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被人们誉为“金滩银荡”、“鱼米之乡”。

盐城是淮剧的发源地,是“淮剧之乡”盐城也是中国的杂技艺术三大发源地之一,它与河北省吴桥、山东省聊城齐名。

盐城还是著名的烟花之乡,建湖花炮畅销世界各地。

东台发绣、滨海柳编历史悠久、工艺精美,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此外,何首乌制品、建湖藕粉圆、大纵湖醉蟹等是富有地方特色的馈赠佳品。

盐城交通便捷,拥有3条高速公路,有新长铁路、南洋国际机场,大丰港开通至韩国、日本的国际航轮航线,被国家列为“两岸三通”直航港口。

大丰麋鹿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下面,我先简要地介绍一下保护区的概况。

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面积最大、种群数量最多的野生麋鹿园园,它融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科研保护为一体,是以麋鹿文化为主题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保护区面积117万亩,核心区4万亩。

整个保护区由林地、芦荡、草滩、沼泽地、盐裸地组成,属于典型的滩涂型湿地,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麋鹿群雕。

圆盘直径达30米,中央是拟人化的麋鹿一家三口,四周分别有马、牛、驴、鹿的塑像,形象地向我们描述了麋鹿“面像马面、角像鹿角、尾像驴尾、蹄像牛蹄”的奇特长像。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麋鹿的体型特征。

但是这样一家三口是拟人化的,现实生活中麋鹿可能知道它的母亲是谁,却永远不认识自己的父亲。

因为它出生时父亲已不和它在一起,陪伴它的是天天给它哺乳的母亲。

我们现在前往麋鹿电教馆。

电教馆里有专门的电教片,请大家观看由中央电视台在保护区花了七年时间摄制,曾在七套“走遍中国”栏目中播放的专题风光片《归来的麋鹿》。

它图文并茂、声情具丰地介绍了麋鹿的历史、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一年一度非常精彩的鹿王争霸赛以及我们保护区的发展历史,让游客对麋鹿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各位来宾,麋鹿电教片已经观看结束,现在我们乘电瓶车前往金滩鹿鸣,去看看半野生放养麋鹿。

金滩鹿鸣所在的麋鹿半野放区(旅游小区)总面积是7000亩。

我们看到这里遍地都是绿油油的草,这些草就是麋鹿的主要食物来源,最高的有1米多高,因为它的穗毛茸茸的、非常像狼的尾巴,所以叫狼尾草。

麋鹿是一种非常挑剔的动物,吃这种草,但是只食用最嫩的部分,所以这样的狼尾草草地要40亩才能养活一头麋鹿一年。

到了冬天的时候这些草都枯萎了,这个时候半人工豢养就体现出来了。

冬天的时候这个区域里的麋鹿都是我们人工投放饲料的,饲料由精料和青料组成,精料是由玉米、大麦、豆饼、大豆秸秆粉碎和麦麸、水混合、搅拌、发酵而成,青料以胡萝卜为主。

两边高大的树木叫做意杨,就是意大利杨树,我国1958年引入。

它生长快速,树杆挺直。

喜温暖环境和湿润、肥沃、深厚的沙质土。

意杨有笔直耸立、枝条开展、叶大荫浓的特点,我们栽植这些意杨树一是为了防风,二是给麋鹿夏天避暑遮阴、冬天挡风御寒,三是增加一点经济效益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动力。

前方看到的白色的鸟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白鹭了,白鹭是和麋鹿伴生的一种鸟类,夏天飞到保护区主要食用麋鹿身上一种叫做长角血蜱的寄生虫。

而立在水边的灰色的鸟叫做苍鹭。

因为它习惯在流动着的浅水边捕捉小鱼小虾,常用“守株待兔”的方法静候食物,总是像雕塑一样一动不动地、伸长脖子在流动着的水边等待小鱼小虾,所以人们又称它叫“长脖老等”。

各位朋友,现在在我们的左前方看到的就是名闻遐尔的麋鹿了。

麋鹿俗称“四不像”,中国特有的一种鹿科珍稀动物,通常体长2米多,高1米多,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麋鹿是一种大型食草兽,夏季常栖息于沼泽地中,避暑降温,避开吸血昆虫的叮咬,喜爱潮湿,耐寒,冬季在零下12—15摄氏度的环境中,可安全度过寒冷关。

它喜爱过群居生活,胆小怕人,善于奔跑。

麋鹿的毛每年换两次,夏季为棕红色,冬季毛色呈灰褐色。

雄麋鹿体形较大,体重在200公斤左右,有角,每年冬至前后自动脱角,随后约需70-90天长出新角,新角被称为鹿茸。

雌麋鹿体形相对要小,无角,体重在140公斤左右。

每年的3-5月份是雌麋鹿产崽的季节。

麋鹿的孕期和人类非常相似,在9个半月左右,不同的是人可能有双胞胎多胞胎这种情况,而麋鹿自古以来都是一胎一仔。

初生的小麋鹿常潜伏在草丛中,身上有许多白色大斑,体重为30斤左右,胎毛呈棕色。

哺乳期为4-7个月,2-3周后才随鹿群活动,一个月后身上的白斑才消失。

大家看到,麋鹿之间手足情深、友好相处,一派和谐景象。

可每年五月下旬,一年一次的鹿王争霸赛之时,雄鹿与雄鹿之间就是情敌了。

鹿王争霸赛的赛制和乒乓球淘汰赛相近,两头一组,直至剩下两头雄鹿较量,最终获胜者就是当年的鹿王。

鹿王的地位和古代帝王一样至高无上,整个鹿群只听他的指挥,同样鹿王也有“三宫六院”。

鹿王的任期一般是3个月,在这3个月里鹿王几乎不吃不睡,而其他雄鹿却在养精蓄锐,等待下一届鹿王争霸赛。

鹿王卸任后,便回到鹿群中成为一只普通的鹿。

鹿王对雌鹿管理非常严格,一旦少数雌鹿与其他雄鹿在一起,鹿王会施展四招维护其绝对权威:一是鸣叫劝说;二是瞪眼警告;三是顶击惩罚;四是追逐胁迫。

现在我们就前往我们保护区的标志性建筑封神台。

“封神台”三个字是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的。

令很多游客费解的是,自古以来,中国的古塔都是奇数层次结构,而封神台却是别具一格设计了八层。

仔细看第五层却没有门,有朋友说谁要是再想把麋鹿从中华大地上带走那是没门的。

其实封闭的第五层其实是储水用的。

塔高39米,39也是为了纪念那由英国无偿赠送的39头麋鹿。

此台内藏《封神榜》珍本,是麋鹿保护区的镇区之宝。

前面那个建筑就是观鹿台,是模仿北京南郊的观鹿台建设的。

观鹿台的台阶是39层的,并被分成三个组成部分,象征了保护区发展的三个阶段:引种扩群、行为在塑、野生放养。

下面我们就到第二个园区生物大观园去参观。

大自然的珍禽异兽非常的多,但是湿地环境只适合部分动植物的生存,为了弥补这个缺憾我们和多方单位合作精心设计了这个生物大观园,也是我们保护区的科普展示中心,里面有海洋馆、生态艺术蝴蝶馆、珍禽异兽馆、南黄海湿地展馆,是地球生态环境的浓缩。

虽然都是动物的标本,但是很多珍稀动物的标本在国内其他标本馆是不容易见到的,请各位来宾自由参观。

保护区还辟有百鸟园、农家乐园、跑马场和垂钓中心,供游人游玩,大家可以自由活动。

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现在,首先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的概况。

保护区地处江苏省中部沿海,包括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响水五县(市)的沿海滩涂。

总面积45.3万公顷,其中核心区位于射阳县新洋港与大丰市斗龙港的出海之间,面积为1.74万公顷。

保护区于1983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先后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东北亚鹤类保护区网络”、“东亚——澳大利亚涉禽迁徙网络”、“东北亚雁鸭类迁徙网络”和“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五个国际公约组织。

目前,世界野生丹顶鹤存活量不足2000只,每年来此越冬的达1200只左右,占60%以上。

丹顶鹤在动物界与大熊猫一样珍稀,因身披白羽,头顶丹朱而得名。

它体态秀逸,举止文雅,性情幽娴,能歌善舞,被誉为仙鹤,人们还常说松鹤延年,把她当作吉祥的象征。

丹顶鹤是迁徙规律极强的候鸟,每年秋末冬初由东北飞至南方越冬,次年清明前后再飞回东北繁殖。

保护区内生物物种多样,生态资源丰富,据统计,该区内有鸟类382种,两栖爬行类45种,鱼类281种,哺乳类48种。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野生动物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鹤、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遗鸥、大鸨、白肩雕、金雕、白鳕、白尾海雕等12种,二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7种,因而被誉为动物的天堂,鸟类的王国,物种的基因库,天然的博物馆。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来到了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请大家随我一同下车游览。

现在我们已进入到核心区大门。

我们左手边这座两层建筑是保护区电教馆,在它的一楼,我们将会通过音像来了解保护区的基本情况,以及飞禽走兽在保护区的自然生存状态。

二楼是标本厅,那儿收集了180多种鸟类标本,大家可以自由欣赏,20分钟后楼下集合去望鹤亭。

现在请大家向前看,正前方这座六角飞檐,白墙紫瓦的建筑就是保护区标志性建筑--望鹤亭了。

它建于1991年3月,由我省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先生题写,立碑望鹤亭。

这三个字一方面展现了武中奇先生书法家的艺术特色,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我们保护区的特色。

第一个字望字的上半部分像一个展翅欲飞欲翱翔长空的丹顶鹤,第二个字鹤字的左半边能看到一个完整的鹤,有人说它是一个正在跳舞的鹤,也有人说它是一只正在飞舞的鹤,亭字上面那一点有人说他像一个丹顶鹤的头部,也有人说旁边那一竖像一个丹顶鹤的头部正在伸长脖子朝天叫,丁字部位就像丹顶鹤休息时的动作——单腿站立单腿蜷缩。

亭,乃停也,是让我们停下来,欣赏周围的风景。

所以,望鹤亭除了一楼科研室,二楼徐秀娟烈士事迹陈列室外,我们还可以登上三层。

ok,大家跟我上。

举目远眺,怎么样?登上望鹤亭是不是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千里滩涂,尽收眼底,水天相接,一望无际。

这座亭虽然只有18米高,但在一望无际的滩涂上却是最独特的制高点了。

我想,丹顶鹤从大老远的地方飞来,可能正是有望鹤亭为它指引方向,告诉它们这里是过冬的好地方吧。

大家看,右前方那水池边,两只丹顶鹤在说悄悄话,大家都看到了么?不很清楚吗?没关系,让我们下楼走近它们,走到那片绿洲中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