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0金融市场的波动不对称性
2010金融市场的波动不对称性
金融市场的波动不对称性
张维 等
天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部 2010年10月30日
主要内容
1. 引言 2. 模型建立与推导 3. 模型内涵 4. 资产价格形成与宏观涌现特征 5. 结论与展望
2
Tianjin University
引言
波动不对称性指的是利空消息比利好消息对资产 价格波动具有更大的冲击(Black,1976;Engle 和Ng,1993;Wu,2001等)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经济的金融市场中: 全球21个主要股票市场(Crouhy和Rockinger, 1997) 中国金融市场(陈浪南和黄杰鲲,2002;聂富 强和宋国军,2007;何兴强和李涛,2007等)
Tianjin University
引言
本文的学术贡献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将解释金融市场波动不对称性的行为金 融因素从信念偏差扩展到决策偏好 其二,鉴于目前关于波动不对称性的研究大多 关注于现象检验上,而对其内在形成机理的探 讨甚少,本文将第一次通过建立包含上述两类 因素的定价理论模型来解释波动不对称性的机 理,扩展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科学认识
5
Tianjin University
引言
“杠杆效应”则从财务杠杆的角度来解释波动不 对称性:坏消息导致的股价下跌抬高了公司的财 务杠杆,加大了公司风险,表现出股票收益的预 期波动增大;反之,好消息促使财务杠杆减小, 收益的预期波动降低 Bollerslev等(2006)、张兵(2006)等则对此 种解释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其结果支持了这 种观点
7
Tianjin University
引言
Hibbert等(2008)基于S&P500和Nasdaq100指数 数据实证研究表明,投资者心理因素诸如代表性 偏差等是导致非对称波动的主要原因 Mele(2007)、Kim和Lee(2008)的实证研究也指 出,投资者面对不同信息具有不同选择信念,这 可能对于解释资产价格不对称波动具有重要启示 沿着行为金融学的思路进一步可以看到,除了上 述研究中所考虑的信念偏差之外,投资者的决策 偏好其实也是影响资产定价的一个主要因素
15
Tianjin University
引言
因此,本文试图引入前景理论对投资者的决策偏 好进行表达,构造一类基于前景理论决策框架的 投资者 在此基础上,进行资产价格的理论建模,以阐述 投资者的信念偏差和决策偏好对资产价格形成的 影响,试图以此对波动不对称效应的产生机理给 予更合理的解释
16
13
Tianjin University
引言
另外Grinblatt和Han(2005)指出,在利空消息 到来致使股市下跌时,投资者的处置效应所导致 的“惜售行为” 应当阻止价格的进一步下跌,从 而出现与现实相反的另一种“波动不对称性”
14
Tianjin University
引言
由此看来,我们可能需要更加仔细地寻找波动不 对称效应的产生原因和作用机理 这些前人的文献给我们一种启发:投资者的信念 偏差和不对称决策偏好都有可能是导致金融市场 不对称波动的重要因素,而现有文献尚缺少从这 两个方面同时进行的理论研究 从直觉上,由于前景理论中的价值函数引入了参 考点并且具有几个不对称性特点,这可能正好被 用来解释市场的波动不对称性
10
Tianjin University
引言
例如,BHS(2001)、BH(2001)、Fielding和 Stracca(2007)等从损失厌恶、“私房钱效应”等 偏好特征进行均衡建模,试图解释过度波动、 “股权溢价之谜”等市场“异象” Grinblatt和Han(2005)则通过投资者处置效应 解释了市场短期惯性现象 Gomes(2005)分析了前景理论与市场交易量的关系 Berkelaar和Kouwenberg(2004,2009)、 Giorgi等(2007)则更加关注基于前景理论或价 值函数建模解决动态最优问题的技术
8
Tianjin University
引言
市场均衡
异质 个人 信息
同质 市场 信息
非理 性先 验信 念
市场约束 个人约束 影响
有限套利
后验信念
最优选择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资产价格形成逻辑图(张维等,2009)
9
Tianjin University
引言
随着Kahneman于2002年因前景理论荣获诺贝尔奖, 经济学家们开始意识到利用前景理论表达投资者 真实决策偏好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 建模以分析一些市场的宏观现象
11
Tianjin University
引言
不过,在这类文献中,鲜见专门针对波动不对称 性的文献 DHS(1998)的理论模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用来阐 述决策偏好对波动的影响,但是根据这个理论, 似乎前景理论所表达的偏好对波动性的影响是对 称的(见下图),这与市场现象并不一致
12
Tianjin University
6
Tianjin University
引言
然而,随着对于这类现象认识的深入,人们也开 始“波动反馈效应”和“杠杆效应”这两种解释 产生质疑 正如Low(2004)、Hibbert等(2008)所说,这 两种解释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波动不对称性 人们开始逐步尝试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对波动不对 称效应加以解释
3
Tianjin University
研究意义
政策措施制定 机构投资者发展 投资者教育 实践 非对称波动 理论
波动预测 资产定价 风险管理
4
Tianjin University
引言
目前,关于波动不对称存在两种经典解释 :“波 动反馈效应”(Campbell和Hentschel,1992)和 “杠杆效应”(Black,1976) “波动反馈效应”是指好消息的到来增加了投资 者对未来波动的预期,进而投资者要求更高的收 益补偿,促使股价降低,最终减弱了好消息对波 动的影响;而坏消息引起的波动同样会使投资者 要求更高的回报,从而促使股价下跌,最终放大 坏消息对波动的影响 Bekaert和Wu(2000)等就此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 果显示了对这种解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