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肾脏损伤监测相关指标

肾脏损伤监测相关指标


• 2008年我国透析人数将近100万,到2011年透析人数将达到114
万人,2011年,全球透析人数为215.8万人,同比增长6.4%。
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正面临严峻挑战!
肾脏病与早期诊断
肾脏病的早期诊断
• 肾脏具备强大的代偿功能,早期肾病往往没有症状和体征,在客观
上易于掩盖早期肾损伤,很多患者就诊时已经到达终末期肾病,失 去治疗机会。
• 什么是尿微量蛋白?
• 有研究表明,在肾损害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和(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可
能很早就表现异常,导致尿液蛋白浓度升高。但此时尿常规蛋白测定常为 阴性,这种蛋白尿的浓度已超过正常生理范围,但尚未被常规方法检出, 被称为“尿微量蛋白”
• 常规方法检测---尿蛋白定性试验:正常情况下,尿中微量蛋白质总含量仅
重吸收、分泌排泄作用---肾小管
• 经肾小球滤出的少量小分子蛋白、水、部分无机盐、全部的葡萄糖,
在肾小管重吸收。
• 肾脏分泌排泄H离子、NH3、K离子,并通过氢钠交换和钾钠交换,保
留了钠离子。正常机体产生的肌酐和对氨基马尿酸等,既从肾小球滤 过,又能由肾小管排泄;外源性的某些物质如青霉素、酚红等也是通 过近端小管的排泄,排到小管腔,再排出体外。
• 肾损伤的早期发现对预后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早期诊断对
于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 经过对大量的肾脏损伤的病理研究,我们发现:尿液中微量蛋白的
产生是整个肾脏损伤病程中最早出现的病理变化。
肾脏病与早期诊断
蛋白尿常规检测与尿微量蛋白检测
肾脏病与早期诊断
以糖尿病肾病(Diabetic
Scr BUN
— — — —
大量 蛋白尿
— —
微量 蛋白尿
— —
Ⅲ期 DN早期
— /↓



↑↑
Ⅳ期 DN临床期




↑↑
V期 DN终末期
•GFR持续降低 •出现肾病综合征 •干预不能延缓
↓↓
↑↑
↑↑
↑↑
↑↑
尿微量蛋白系列
尿微量蛋白系列
尿微量蛋白

尿微量蛋白系列的联合检测被认为是肾损害早期的最早最敏感指标!
Urine Immunoglobulin G 1-Microglobulin β2-Microglobulin
IGU
A1M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的标志蛋白 B2M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的标志蛋白
尿微量蛋白系列
尿微量白蛋白(MA)
基础信息 滤过机制 • 血清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含量35-55mg/ml • 分子量为69KD,PI=4.8-4.9,在血清pH7.4条件下带负电荷 • 正常状态下,受滤过膜负电荷屏障的静电同性排斥作用,绝大部分 的MA不能滤过 • 病理状态下,滤过膜负电荷下降时,血浆中MA在滤过压作用下通 过滤过膜,进入原尿中;滤出MA很难被肾小管重吸收,结果终尿 中MA含量升高 应用特点 参考值范围 其他信息 • 肾小球滤过膜负电荷屏障损伤的传统敏感蛋白质 • 尿MA<1.9mg/dL • 美国肾脏病协会的肾脏病教育计划(NEKDP)将 MA与GRF作为肾脏 病的早期筛查及诊断的重要指标
特定蛋白临床应用 ---肾脏损伤篇


1. 肾脏结构与功能 2. 肾脏疾病与早期诊断 3. 尿微量蛋白系列 4. 与肾脏相关的其它指标
5. 急性肾损伤标志物
6.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指标
肾脏结构与功能
肾脏结构
肾脏是由数百万个肾单位组成




肾脏功能
生成尿液、排泄代谢产物
维持体液平衡及体内酸碱平衡 内分泌功能
中文名称 1.尿微量白蛋白 2.尿转铁蛋白 3.尿免疫球蛋白 4.尿1微球蛋白 5.尿β2-微球蛋白 英文名称 Microalbumin 缩写 MA 应用意义 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屏障受损的传统标志蛋白
Urine Transferrin
TRU 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屏障受损的敏感标志蛋白 肾小球滤过膜分子筛屏障受损的标志蛋白
肾脏功能
肾小球
•滤过作用 •血液→原尿(180L)
肾小管
•重吸收及分泌、排泄作用 •原尿→尿(1.8L)
肾脏功能
滤过作用---肾小球
• 三层滤过膜筛孔形成的分子筛屏障 • 带负电荷的氨基多糖等形成的负电荷屏障 • 滤过动力---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肾脏功能
为ug至mg水平。只有当尿微量蛋白超过150mg/L,常规尿试纸检测中的尿 蛋白定性试验才是阳性。
肾脏病与早期诊断
尿微量蛋白形成机制
尿微量蛋白系列
• 理论上讲,血浆蛋白均可在病理条件下出现于尿液中,但与肾脏结构
和功能受损较为密切的微量尿蛋白系列约有20多种。由于肾单位受损
部位不同,临床最常用的,最具标志性的尿微量蛋白系列有以下五种:
•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的―2009糖尿病诊疗指南解读‖提出:对于1 型糖尿病病程≥5年者及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年检查有无微 量白蛋白尿
尿微量蛋白系列
MA的临床意义
• 糖尿病诱发MA的原因有三个: 肾小球的损伤;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以及代谢紊乱 导致的基底膜负电荷屏障减弱。 • 有研究资料表明,在糖尿病病人中尿MA排出率较高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和 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尿MA排出率较低者。根据尿MA测定值不同,对糖尿病病人应 采取不同的措施,尿白蛋白排出率>20ug/min者,表明已发生了糖尿病肾病,应 进行干预治疗,在12~20ug/min者,每隔3个月重测一次,<12ug/min者应每年 复查1次,及早发现肾病性损害,及时治疗。 • 在用随意尿标本检测MA时,可以与尿肌酐联合,排除尿液浓缩/稀释的影响。
(180升) (1.8升)
肾脏疾病与早期诊断
肾脏病与早期诊断
肾脏病的危害
• 目前, 肾脏病已成为危害全世界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全球有100
万以上中末期肾病患者,而且肾病患者的数量还在以每年10%的速 度增长。
• 中国的肾病患者约占全球的1/10。而且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疾
病的发病率的上升,所导致的肾病患者也日益增多。
分期
Ⅰ期 高滤过期 Ⅱ期 正常蛋白尿期
Nephropathy,DN)为例
Ccr
— —
DN在早期往往还可逆转,一旦出现大量蛋白尿则很易发展为肾功能不全
临床表现
•GFR升高 •无临床表现 • GFR正常或轻度升高 • 无明显临床表现 • 运动后出现微量蛋白尿 •GFR正常或轻度升高 •无明显临床表现 •可出现微量蛋白尿 •干预能逆转 •GFR正常或轻度降低 •高血压、浮肿等 •出现大量蛋白尿 •干预能延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