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文化学概论-第四章 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33
文化学概论-第四章 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33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文化既是“自然性与超自然性的统一”,也 是“个体性与超个体性的统一”? 2.如何理解文化既是“普遍性与民族兴的统一”,也是 “阶级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3.如何理解文化的累积性与变异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4.文化在满足人类生存和需要方面具有哪些主要功能? (P81-88) 5.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上具有 何种价值?(P84-规范功能、87-88-调控功能)
三、规范的能力
文化的规范功能:是指文化体系中的一系列社会制 度、社会组织、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对人类社会行 为模式的制约、模塑作用。(强调对行为后果的干 预、调节) 文化的规范功能在本质意义上是为人类创造一个较 为理想的生存环境。为此,人类必需战胜三个敌人 、处理好三种关系: 三个敌人:自然、他人、自我 三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物质文化) 人与人的关系 (制度文化) 人与自我的关系(精神文化)
(三)累积性与变异性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 统一体 文化累积性与变异性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相 辅相成、缺一不可,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 发展条件与发展环节的统一,是量变与质变的 统一。
第二节 文化的主要功能
文化的功能是指文化在满足人类生存需要方面所表 现出来的价值和作用。 功能学派注重文化(要素)的“整体”与“共 性”作用与功能。
个体性是指文化的实行方式,包括三层含义:
其一,文化主体是由社会个体成员共同组成 的社会群体,文化主体的总体创造能力有赖于个 体积极性的发挥,没有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所 谓群体的文化创造能力也只能是空想。
其二,社会群体内部的文化创造能力存在着 事实上的个体差异。如古希腊“哲学三圣”,中国 古代思想界“三圣”。 其三,社会成员一般是具有独立主体意识的 个体,每一个体都有权选择自己所喜好的生活方式 ,都有选择和享用文化形态的自由。
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 仍有很大差距,文化的阶级性在很长时间 内仍会存在。
五、累积性与变异性的统一(P78-80)
(量变与质变) 文化的累积性:是指文化元素或文化特质的积累和增 长,表现为文化内容从某一个体、民族、时代向另一 个体、民族、时代的延续发展和累积叠加的过程。 没有累积就没有创新和发展。 文化的变异性:是指文化在累积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 的特性。其包含文化的扬弃和创新等环节。 没有变异就没有扬弃和自我更新,就没有发展。 发展本身就包含着变然、利用自然、顺从自然 ,以自然作为文化的创造对象和创造舞台,同时也以 其自身作为文化创造力的物质载体。 另一方面,人类又能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自 然、超越自然、发掘自然。 文化是改造自然与顺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
二、个体性与超个体性的统一(P70-72)
(个性与共性)
文化的规范就是一种抑制个人欲望以使其遵循自然规律、 遵守社会规则以及达到自我内心平衡的过程。 文化被创造出来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塑造人,塑造一 种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独特的高级动物、一种适合自己社会 的区别于任何其他不同社会的独特的人。
区别: 文化的规范功能侧重从文化对人类行为后果的干预 、调节作用来探讨。 文化的调控功能侧重从文化对人类行为过程的规范 、约束作用来分析。
(二)个体行为总是深受超个体性的文化模式所制约
首先,人类个体被笼罩在无形的社会文化网之 内,经过漫长的超个体性社会文化的模塑,由自然人 蜕变成社会人。举例-其次,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无论个 体意识多么强烈,都必然受周围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 约。举例-次之,个体行为受超个体性的民族文化或地域 文化的熏陶,呈现民族性。举例-总之,人类创造了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的 文化形态,又从本质上制约着人类个体的行为模式。
文化的功能是文化的固有价值,包括如下几个 方面: 满足需要的功能 认知的功能 规范的功能 凝聚的功能 调控的功能
一、满足需要的功能(P81-82)
此是最基本的功能,暗含后面四个功能。 人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因而就有生物性需要和社会 性需要(生理的和心理的需要)。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
自我 实现 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二)文化的民族性:
是指文化所具有的民族间的差异性。它在本质上 主要体现为文化的内部共享性。 文化内部共享性的形成源于其生成机制:产生文 化的主体与客体,总是表现为一定行政疆域和一定行 政区划内的人口(社会群体)和人文及地理环境。文 化,总是指一定地理环境内一定民族人口所创造的文 化。
人类文化内部共享性特征较之外部共享性特征更为 明显。 人类文化民族性或文化内部共享性对于人类生存的 意义: 其一,导致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其二,是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内部凝聚力形成 的基础。 其三,有利于打破种族界限。种族特征只是对 环境气候的生物学适应和通过遗传方式传递的,而文 化内部共享性特征是通过“社会遗传”的。
(一)阶级性是一定时代文化发展的产物,阶级性总 是寓于时代性之中 (二)阶级性不是绝对的,具有相对性 (三)阶级性是衡量时代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四)阶级性并未随着时代性的发展而消失
(一)阶级性是一定时代文化发展的产物,阶级 性总是寓于时代性之中
自公元前6000年左右,人类从新石器时代的园 艺—游牧社会跨入铁器时代,进入农耕社会。 随之,产品大幅度增加,分工愈益精细,社会 结构复杂,阶级、国家产生,人与人不平等的阶级 关系制度化。进入阶级社会后,人类文化必然打上 阶级的烙印。
(二)阶级性不是绝对的,具有相对性
并非所有的文化内容都具有阶级性,有些文化 事项是超越阶级界限、被所有社会成员享用的 ,故具有非阶级性。阶级性是相对的,与非阶 级性交织在一起。
文化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物态文化层(物化的知识力量),满足基本 生存需要。本无阶级性,但在具体使用中 体 现出阶级性。——举例 第二层:制度文化层(社会规范、社会组织),处理 人与人之间的准则。鲜明的阶级性。 第三层:行为文化层(民风民俗),人际交往中约定 俗成的习惯性定式。较少的阶级性。 ——举例
三、普遍性与民族性的统一(P72-75)
(普遍性与特殊性) (一)文化的普遍性: 特指文化为人类的基本生存、生产生活需要和社会 组织服务的特性,这种特性不因种族、民族、地域、阶级 、时代而有所区别,文化是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财富。 文化普遍性在本质上体现为人类共享性或外部共享性 ,形成的因素有二:其一,人性普同,需求类似(人类文 化的共通性);其二,人类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带有某种共 性。
(三)阶级性是衡量时代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一,文化阶级性的产生与文化的累积和进步相 一致。 其二,文化阶级性的变化趋势是衡量时代文明程 度的标志。(阶级对抗推动社会基本矛盾 的加速运动,推动社会进步,使文化的某 些阶级性因素逐渐转化为非阶级性因素, 社会文明程度愈益提高)
(四)阶级性并未随着时代性的发展而消失
文化调控功能的几个方面(与规范功能中“三个敌人”与 过程 “三种关系”相联系): 第一,调控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二,调控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第三,调控族群与族群的关系 第四,调整个体身心的平衡
文化规范功能,三个敌人:自然、他人、自我 后果 三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物质文化) 人与人的关系 (制度文化) 人与自我的关系(精神文化)
文化的累积性与变异性是辩证统一的: (一)累积性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量变) 累积性是文化的固有属性,也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和条件。文化累积包含着批判性继承、选择性借鉴、 适应性整合等一系列辩证的过程。 (二)变异性是文化发展的环节和契机(质变) 变异性是文化的固有属性,侧重微观上文化发展 过程中的具体环节和契机(非连续性和间断性)。文 化变异是质的方面的根本性变化,是解构与建构、消 解与重铸、变革与新生的统一。 文化的变异性是文化的“适应、整合、变迁”等 特有属性相互作用的产物。
针对文化的凝聚功能,应注意的几点:
其一,文化结构不同,文化凝聚力的强度会有所 不同。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思想观点等的影响是深 层的,其凝聚功能也是最深最强,且稳定持久。
其二,文化内容不同,作用不同。进步的、代表 大多数人利益的文化,对社会发展会起着积极的推动 作用;相反,则只能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其三,民族文化遭受异质文化侵入或危害时,是 一个民族文化凝聚力表现最强烈的时候。
一、自然性与超自然性的统一(P66-70)
(自然性与社会性) (一)文化的自然性 两层含义: 其一,文化创造必须以一定的自然环境为条件; 其二,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本来就属于生物界 的一个种群,具有生物本能属性。 主要体现: 一方面,文化创造始终只能以自然为对象,并受 其制约; 另一方面,文化创造过程中,文化主体的自然属 性始终以独特的形式参与其中。
(三)文化普遍性与文化民族性的对立统一
首先,从文化的生成方式看:独立发明往往与传 播、采借相结合。 其次,从文化的发展状况看:文化累积和文化创 新呈加速度趋势。 最后,从文化内部成分来看:文化特质日益多元 化。 普遍性(外部共享性)与民族兴(内部共享性) 并存。
四、阶级性与时代性的统一(P75-78)
第四章 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授课教师: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今日内容:
温故:第三章内容 知新:第四章 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第一节 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文化的主要功能
第一节 文化的基本特征(P66-80)
一、自然性与超自然性的统一 二、个体性与超个体性的统一 三、普遍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四、阶级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五、累积性与变异性的统一
五:自我实现需要 四:尊重需要 三:社交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二:安全需要 一:生理需要
以上一、二为低层次需要容易满足,三四五难度 大。欲望无止境!
二、认知的功能
文化的认知功能是指文化所具有的 开阔人类视野、 启迪人类思维、 增强人类见识、 提高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等的独特作用。 文化既是在一定认知能力支配下的人类从事社会实践活 动的产物,又是形成新的认知、扩大社会实践范围的手 段。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实践无止境,认识无止境,人类文化认知能力的提 高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