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专升本模板
很好地治理家业,又不和诸侯交往,
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 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这是在引导百姓朝无所事事的地方 走呀!齐王为什么至今还不处死他
呢?”
第二部分(2自然段)赵威后自问自答式通 过后4个问题,4个实例批评齐国政治的 费民本思想。
四个问题: 1、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
史书分类
编排线索: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春秋) 纪传体(史记、汉书)纪事本末体。
以国家为单位记述:国别体(战国策、国语) 根据编排年代跨史:通史、断代史 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 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国语》 《三国志》同为纪传体、国别体、断代体
——
贤 德 之 后 赵 威 后
赵威后(约前300年左右─前265年),赵威王的 王后,赵孝成王的母后,又称孝威太后,姓名不详。 惠文王去世后,她一度临朝听政,而年纪才三十出头。 史书对她执政时期的作为有两段非常生动的记载,一 是“触龙言说赵太后”、二是“赵威后问齐使”。她 执政一年后去世,儿子孝成王才开始亲政。因孝成王 年少,所以由赵威后执政。赵威后重视民生,因其体 恤百姓而威信大增。她对国家政治的清明有着最朴素 的理解,她仅仅从国家对个别人才的褒贬任用上就指 出众多治国为人之道。对于当代的中国人来说,赵威 后是相当有名的。
赵威后是赵惠文王之妻、赵孝成王 之母。公元前266年.惠文王卒,孝成王 立,其年幼,故赵威后执政。赵威后清 正廉明、洞悉政治民情、明察愚贤是非, 是一位优秀的女政治家。这篇文章就是 记叙赵威后接见齐国使者的一次谈话, 通过双方的问答,委婉的批评了齐国政 治失当,赞扬了“以民为本”的治国思 想。
齐王使(动词,派遣)使者 齐襄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还没有
衣服)者亦衣(动词,穿 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 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 (使动,使…成就功业)也?
吃;有衣服的给他们衣服, 没有衣服的也给他们衣服, 这是在帮助君王养活百姓,
叶(she)阳子无恙乎?是其 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成就
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 (通假,“振”通“赈”,救 济)困穷,补不足。是助王 息(生息,繁殖)其民者也,
又称《国策》,原为战国未期和秦汉间人编纂, 后经西汉未年刘向编订成书,全书共33篇,反映 了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其体为国别 体,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诸侯 或议论辩论时的政治文化和斗争策略,突出表现 了纵横家(纵:合纵。各诸侯国联合对抗秦;横: 连横。秦分散瓦解诸侯国联盟,各个击破)的思 想观和人生观。被前人概括为“辩丽横肆”,属 于先秦历史散文 ,全书共12策。
问发“岁((亦启聘无封问恙))耶威赵后?威问民后使亦。者无书曰恙未:打吗开?国百书姓,好赵吗威?后(问你使们者的:)大“王年也成还好
耶?王亦无恙耶?”使者 好吗?”使者听了不开心,说:“臣
不说(通假,说通悦), 曰:“臣奉使使威后,今
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
奉大王之命向太后问好,您不先问我 们大王状况却打听收成、百姓的状况,
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何 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 业,一女不朝,何以王
何至今未被朝廷褒奖?这样的两位 隐士不受重用,一位孝女不被接见,
(wang,动词,统治)齐国, 子(意动,以…为子)万民 乎?於( wū)陵子仲尚存
齐王怎能治理齐国、抚恤万民呢? 於陵的子仲这个人还活在世上吗?
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 (名词作动词,向…称臣) 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
(自问自答)2、叶阳子无恙乎?
3、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
4、於陵子仲尚存乎?
这一篇散文是通过赵威后与齐使的问答,委婉的批评 了齐国的政治失当,严厉的驳斥了,齐使君贵民贱的 错误观点,赞扬了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古人早已悟出了民 主政治的精髓,一个国家是以人民为尊贵,而非君主、 统治者为尊贵的,这是近代人民主权论在远古的先声。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君主只是为人民所 认可的管理者,是“人民的公仆”,中国这种传统的 民本主义思想渊源于先秦战国,对当时的政治家和各 国首脑们认识国家的实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矫正了 统治者霸权主义的国家观念,清明的领导人应该明白 只有以民为贵、以民为主,才能政通人和、长治久安。
功业?叶阳子还好吧?他 主张怜恤鳏寡孤独,救济 穷困不足,这是替大王存
何以至今不业也?
恤百姓,为何至今还不加
以任用?
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 北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吗?她摘
(“彻”通“撤” 通假字, 除去)其环瑱(tiàn) ,至老 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
去耳环玉饰,至今不嫁,一心奉养 双亲,用孝道为百姓作出表率,为
这些铺陈排比句的运用助长了文章的气势.语言铺张扬厉、富 有气势是〈战国策〉的一个显著特点.整篇文章仅三百余字却采 用了大量排比句来援事说理、指述利害,有效的表现出威后谈 论时洋洋洒洒、滔滔汩汩的声情和气势,使行文显得生动活泼.
一、文中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增强说理的气势
文中排比句: 1、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2、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 3、 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4、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5、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6、何以至今不业也;胡为至今不朝也;何为至今不杀乎; 7、 率民而出于孝情者;率民而出于无用者。
3个问题: 1、岁亦无恙耶?
(问答式) 2、民亦无恙耶?
3、王亦无恙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 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 人也,有粮者亦食(si,通假, “食”通“饲”给…吃),
他接着又问:“齐有隐士 钟离子,还好吧?他主张 有粮食的人让他们有饭吃,
无粮者亦食;有衣(名词, 没粮食的人也让他们有饭
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 怎能把低贱者放在前头,而把尊贵者
后曰:“不然。苟无岁, 放在后边呢?”赵威后回答说:“不
何以有民?苟无民, 有君?故(“故”通
何以
能这么说。没有收成,哪有百姓百?
“胡”,哪有)有舍本而 如果没有百姓,哪有国君?哪有不问
问末者耶?”
根本而去问末梢呢?”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赵威后向齐使提出3 个问题并运用问答式,彰显自己的政治 主张即民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