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原理》课程习题集目录锅炉原理课程习题集 (1)第一部分绪论 (2)第二部分锅炉受热面 (3)第三部分锅炉燃料 (4)第四部分燃料燃烧计算 (5)第五部分锅炉热平衡 (7)第六部分煤粉制备 (11)第七部分燃烧理论基础 (12)第八部分煤粉炉及燃烧设备 (14)第九、十部分尾部受热面的运行问题 (15)第十一、十二部分锅炉受热面布置与炉膛换热 (16)第十三部分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 (17)第十四、十五部分 (18)第一部分绪论一.简答与分析题1. 构成锅炉本体的主要设备包括哪些?2.锅炉主要辅助设备包括哪些?3.根据完成的过程不同,锅炉可以分为哪些系统?各系统内完成什么过程?4.锅炉有哪几种分类方法?5.写出SG—1025/ 18.3—540/540—M833型锅炉的负荷与蒸汽参数。
6. 简述燃煤电站锅炉机组的基本工作原理7. 分析降低火力发电厂供煤和提高环保效果的技术措施。
8. 简述将原煤磨制成煤粉再进行燃烧的原因。
9. 简述电站锅炉给水必须经过加热才能送入水冷壁的原因。
10. 再热器中的水蒸气是否过热?说明原因11.简述锅炉按蒸发受热面循环方式的分类12.分析随着锅炉容量增加,锅炉蒸汽压力提高的原因。
二、计算题1.计算1台1025t/h亚临界压力自然循环锅炉的年耗煤量、灰渣排放量。
已知锅炉每年的运行时数为6000h,每小时耗煤量128吨,煤的收到基灰分为Aar=8%。
2.计算一台亚临界压力300MW机组(1025t/h亚临界压力自然循环锅炉)的供电煤耗[每kW·h消耗的标准煤,g/(kW·h)],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已知,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ar,net=21440kJ/kg,煤消耗量125.11吨/h。
3.计算1台600MW机组(1913t/h超临界压力锅炉)的供电煤耗。
已知: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ar,net=21981kJ/kg,燃煤消耗量243.12t/h。
二.名词解释1.额定蒸发量;2.最大连续蒸发量MCR第二部分锅炉受热面简答题1. 简述水冷壁的结构与分类。
2. 什么是膜式水冷壁,与光管水冷壁相比有何优点?3.简述水冷壁区域布置卫燃带的作用4.过热器与再热器的作用是什么?有何工作特点?5.按照受热面的传热方式不同过热器分几种型式?每种型式在锅炉中的布置情况如何?6.分析煤粉锅炉壁式再热器布置在炉膛上方的原因。
7.简述过热器、再热器的结构和形式。
8.简述省煤器的结构与作用。
9.简述空气预热器的种类,并分析管壳式空预器与回转式空预器的优缺点。
10.空气预热器漏风对锅炉有哪些危害?第三部分锅炉燃料一、简答题1. 煤的元素成分组成有哪些?工业分析成分有哪些?2.煤的碳元素、固定碳、焦炭有何区别?3.煤的成分分析基准有哪些?各基准间如何换算?4.什么是标准煤?如何将实际煤耗折算成标准煤耗?5.灰的熔融特性如何表示?为防止结渣,炉膛出口应满足什么条件?6.分析燃油锅炉和燃煤锅炉在污染物排放方面的区别。
二、名词解释挥发分、高位发热量、低位发热量、标准煤三、计算题=85.00%,H daf=4.64%,S daf=3.93%,1.已知煤的干燥无灰基成分为CO daf=5.11%,N daf=1.32%,同时已知干燥基灰分A d=30.05%,收到基水分M ar=10.33%。
求:煤的干燥基成分和收到基成分。
2.某台锅炉所燃用煤的应用基组成为C=48.50%, H ar=3.60%, S ar=6.10%,N ar=0.80%, O ar=4.00%, M ar=6.00%, A ar=31.02%, 试计算煤的干燥无灰基元素成分和灰的干燥基成份。
3.煤的收到基成份为C=54.20%,H ar=3.50%,O ar=6.70%,N ar=0.80%,S ar=0.70%,A ar=22.50%,M ar=11.60%,燃料干燥无灰基低位发热量Q net,daf=35000kJ/kg。
求:干燥无灰基高位发热量和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55.25%, H ad=3.81%, S ad=2.64%,4.某洗中煤的实验室分析数据为:CO ad=7.34%, N ad=0.79%, M ad=2.79%, A d=28.16%,V daf=38.69%,空气干燥基低位发热量Qnet,ad=22740 kJ/kg和收到基水分M ar=10.23%。
求:煤的收到基元素成分、收到基工业分析成分与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5.一台亚临界自然循环锅炉每小时耗煤量128吨,该锅炉每年运行6000小时,煤的收到基灰分Aar=8%,求:(1)每年耗煤量?(2)每年灰渣排放量?(3)全年消耗的标准煤量?第四部分燃料燃烧计算一、简答题1.什么是理论空气量、实际空气量及过量空气系数?他们的数值如何确2.烟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3.什么是理论烟气容积、实际烟气容积?二者之间的关系?4.沿着烟气的行程,过量空气系数、RO2和O2应该怎样变化?5.煤的可燃元素有哪些?二、概念理论空气量、理论烟气量、烟气焓、烟气成分、过量空气系数、漏风系数、三、计算题1.已知烟煤元素分析:计算:①理论空气量;理论烟气量(设雾化蒸汽为0)②过量空气系数为1.2时,实际烟气量;③实际干烟气量;三原子气体、水蒸气容积份额2.某企业有一台4t/h燃煤链条工业蒸汽锅炉,每小时耗煤量900kg,燃4366m3,试分析该锅炉送风量是否合理?如不合理,风量应如何调节?(环境温度25℃)若锅炉排烟温度150 ℃,则引风机风量范围应如何选取?第五部分锅炉热平衡一、简答题1.锅炉热平衡的意义是什么?一般锅炉有哪些输入热量和输出热量?2.锅炉的各项热损失是怎么形成的?其影响因素有哪些?3.锅炉各项热损失中,一般损失较大的是哪项?应如何减小?4.什么是锅炉正平衡和反平衡?各有哪些项组成5.什么是锅炉的实际燃料消耗量和计算燃料消耗量?有什么区别?6.简述煤粉炉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可以忽略的原因。
7.分析实际烟气焓与煤的元素分析、工业分析成分之间的关系。
8.分析理论烟气焓与煤的元素分析之间的关系。
9.分析燃烧煤需要的理论空气量与煤的发热量及元素分析之间的关系。
10.分析在计算锅炉热效率时不计入空气预热器的吸热量的原因?二、工业锅炉热平衡计算第六部分煤粉制备一、简答题1.煤粉的自然和爆炸的条件及影响因素2.煤粉细度Rx的含义?Rx越大表明煤粉越粗还是越细?3.煤的可磨性系数及磨损指数?4.磨煤机的分类?特点5.制粉系统分类?特点、组成6.热风送粉与乏气送粉的区别?7.经济细度、可磨系数、磨损指数、临界转速8.一次风、二次风、三次风?二、分析图1.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和直吹式制粉系统的主要组成、各自的特点以及工艺流程。
2.熟悉制粉系统中各设备的作用及安装位置3.影响低速磨煤机工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保证其经济运行?4.分析中速磨煤机的冲刷磨损指数适用范围5.分析煤的挥发分含量与煤粉的爆炸性之间的关系6.分析磨煤机出口最高允许温度的影响因素7.说明煤的磨损指数与磨煤机选取之间的关系第七部分燃烧理论基础一、选择题1.已知四种煤的活化能如下所列,在相同温度下燃烧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A.E=98 B.E=140 C.E=130 D.E=1202.在煤粉炉的燃烧中心区,粗煤粒可以认为是处于[ ]A.动力燃烧区B.过渡燃烧区C.扩散燃烧区D.燃烧区不确定3.下列四种煤,着火温度最高的煤是[ ]A.褐煤B.贫煤C.烟煤D.无烟煤4.对某一煤种,它的着火温度是[ ]A.固定不变的数值B.随测试环境与测试仪器而变化C.随测试环境而变化D.随测试仪器而变化5.根据燃油在锅炉中燃烧的特点,应属于[ ]A.动力燃烧区B.过渡燃烧区C.扩散燃烧区D.燃烧区不确定6.煤粉气流在着火阶段一般可认为处于[ ]A.动力燃烧区B.过渡燃烧区C.扩散燃烧区D.燃烧区不确定二、简答题1.化学反应速度的表示方法?2.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3.碳的燃烧反应属于均相与多相反应的哪一种?为什么?4.活化能概念?4.分支链与不分支链?5.着火温度、熄火温度、着火热6..煤燃烧与碳燃烧的特点7.动力燃烧区、扩散燃烧区、过渡燃烧区特点8.试述动力燃烧区的特点及强化燃烧措施。
9.试述扩散燃烧区的特点及强化燃烧的措施。
10. 固体燃料燃烧过程分为几个阶段?11.煤粉迅速而又充分燃烧的条件?12.分析燃煤发热量、挥发分降低对新设计的煤粉锅炉本体结构的影响13.分析煤块、煤粒、煤粉着火、燃烧的特点14.分析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燃烧特点与区别15.简述影响煤粉燃烧反应速度的因素第八部分煤粉炉及燃烧设备分析与简答题1.燃烧器有几种型式?如何布置?2.直流燃烧器有几种配风方式?各有何特点?适合什么每种?3.射流偏斜有何危害?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减小?4.什么是炉膛容积热强度、断面热强度、燃烧器区域壁面热强度?合理选择的原则是什么?5.NOx的生成机理有几种?如何控制其生成量?6.简述旋流燃烧器的技术特点7.简述炉膛与水冷壁的区别8.简述煤燃烧的几个阶段9.简述直流燃烧器的布置方式及使用范围简述旋流燃烧器的特点10.分析炉膛设计参数与煤种的关系11.简述低NOx燃烧技术12.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与煤粉锅炉的区别13.分析煤粉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层燃锅炉的燃烧特点与区别。
14.直流燃烧器配风方式及特点15切圆燃烧气流产生偏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第九、十部分尾部受热面的运行问题分析与简答题1.简述省煤器再循环管的作用2.分析再热汽温调节不采用喷水减温的原因3.尾部受热面工作特点有哪些?4.尾部受热面的积灰和磨损的影响因素和减轻措施有哪些?5.低温腐蚀发生的原因及减轻措施有哪些?第十一、十二部分锅炉受热面布置与炉膛换热一、名词解释角系数、污染系数、热有效系数、发光火焰、不发光火焰、辐射减弱系数、火焰辐射层厚度、火焰中心位置修正系数、火焰中心位置修正系数、绝热燃烧温度、烟气平均比热容二、简答与分析1.分析飞灰粒子辐射减弱系数的影响因素2.简述炉膛换热的基本特点3.简述炉膛换热基本方程4.分析炉膛换热计算中引入灰污系数、角系数、热有效系数、污染系数等的原因。
5.了解电站煤粉锅炉水冷壁污染系数的取值方法(煤种)6.何为理论燃烧温度?计算方法及引入的意义7.随着锅炉压力提高,各受热面吸热的比例如何变化?第十三部分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一、名词解释传热系数传热温压辐射换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灰污系数利用系数保热系数热有效系数二、简答与分析1.对流受热面的面积及流通截面积如何计算?2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有什么异同点?3.简述灰污系数、热有效系数、保热系数的关系4.分析空气预热器换热面积的计算方法5.比较烟气横向冲刷顺利、错列管束的对流换热系数6.简述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特点7.简述建立对流受热面传热技术方程的方法8.简述受热面传热热阻的构成9.简述热有效系数的含义10.分析煤粉炉过量空气系数增加对各受热面吸热量的影响三、综合题某4t/h导热油锅炉(250万kcal/h),排烟温度350℃,燃用燃料的成分组成为C ar=54.20%,H ar=3.50%,O ar=6.70%,N ar=0.80%,S ar=0.70%,A ar=22.50%,M ar=11.60%燃料低位发热量5500kcal/kg,过量空气系数1.2,为降低排烟温度,经测试锅炉热效率为70%,在尾部设计一空气预热器,将排烟温度降至150℃,设计空预器的结构.第十四、十五部分一、名词循环流速质量含汽率循环倍率第一类传热恶化第二类传热恶化截面含汽率容积含汽率下降管带汽机械携带溶解性携带二、简答与分析1.简述传热恶化的类型与汽液两相流动流型的关系2.分析自然循环咕噜水冷壁的主要故障及其原因3.分析自然循环锅炉水冷壁不易发生第二类传热恶化的原因4.分析锅炉负荷提高对自然循环锅炉水动力的影响5.分心锅炉排污扩容器的作用6.分析锅炉给水净化的意义7.分析锅炉给水中溶氧的来源8.简述锅炉蒸汽携带的盐的成分9.简述蒸汽污染的原因10.解释锅炉蒸汽含盐的危害以及蒸汽带盐的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