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
▪ 在位于丽江古城以西百里的老君山国家公 园中,到处都能见到奔流的山涧。每年立 夏节前后,其中一些泉水在色泽、味道上 和平时有明显区别。具有这种变化现象的 泉水,被当地傈僳族人民称为“枝”,意 为“会变化的泉水”。
▪ 它和普通泉水相比有明显的气味,因而金 沙江河谷地带的汉族群众也称其为“臭水 ”。
▪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 置茶、烤茶、煮茶,并在茶盅里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这样沏成 的茶,香甜可口。
▪ 第三道茶是“回味茶”,其煮茶方法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 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 。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
▪ 在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中,存在着许 多独具民族文化情趣的传统节日,这 是人们在平时很难看到的“风景线”。
▪ 云南的民族节日文化,是云南境内每 一个民族文化的综合性的展现,是认 识云南的一把钥匙和一个窗口。
▪ 云南有多少个民族节日,一时也说不 清楚,其主要原因在于:
▪ ①云南境内聚居的民族很多,25个少 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
▪ 如:彝族火把节、颂牛节;白族的栽秧会、 田家乐、火把节、封山节;纳西族的新米 节、洗牛脚会;壮族的鱼花节;佤族的撒 谷节;傈僳族的收获节等。
▪ 这些节日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围绕着 农业活动来进行。有的是预祝丰年, 希望丰收丰产;有的是爱护农耕,传 授生产技术;有的是消灭害虫,保护 山林;有的是尝新米、增力气、庆祝 丰衣足食,家庭富裕等。
▪ 2、宗教节日
▪ 云南多民族聚居,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 教信仰,因而形成了各色各样的宗教节日。
▪ 如:生活在云南中甸地区的藏族、白族、 汉族、彝族、纳西族等,信仰藏传佛教; 丽江地区的纳西族多信仰东巴教;云南的 布朗族保留了较多的原始宗教色彩,如每 年举行的“祭寨神”的节日活动;还有哈 尼族的祭神活动,称为“竖龙把门”等。
▪ 二、云南节日文化特点
▪ 1、周期性
▪ 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年年沿袭,世 代相传。
▪ 如:彝族、白族、纳西族,要在每年 农历六月二十四左右举行盛大的火把 节。
▪ 2、民族性
▪ 云南众多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生活 方式和难以计数的、绚丽夺目的民族 节日,这些节日和其他活动相比,更 集中、更多样和更突出的表现了各民 族的文化特点。
▪ 3、缅怀节日
▪ 云南各民族对自己的祖先、英雄人物 以及重大的历史事件,往往都怀一种 无限敬仰、念念不忘的情感。因此在 各民族节日中,有不少缅怀性、纪念 性的节日。
▪ 如:云南各民族的祭祖节。
▪ 基诺族的“斯图龙”;纳西族的“三 多节”;白族的“本主节”等。
三多节
"三多"是纳西族的本主神灵和最高保护神, 传说是骑白马、穿白甲、戴白盔、执白矛的 战神,常常显圣,保护着纳西人的安全,唐 代建祠祭祀,深受纳西人信奉。 人们也认为"三多"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 三多,是纳西族信奉崇拜的战神,也是纳西 族的护佑神。
▪ 4、商贸节日 ▪ 在云南各民族节日中,有一些节日是
以商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为主要内容的。
▪ 如:大理白族的“三月街”;丽江的 “七月会”;
▪ 5、健身节日 ▪ 云南各民族节日中,有一些节日是出
于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而举办的。
▪ 如:洱海县的白族群众的“春浴节”; 丽江傈僳族的“臭水会”;景颇族的 “采草节”等。
▪ 一种是不谈情说爱的社会交往节日。如: 拉祜族的春节。
▪ 一种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节日。如:瑶 族的歌堂会、哈尼族的六月节、普米族的 转山会、苗族的踩花节等。
▪ 7、文体节日 ▪ 云南的民族节日中,有一部分节日是
以文娱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
▪ 如:彝族火把节;白族的“龙舟节”; 傈僳族的“刀杆节”等。
火热的云南节日文化
三道茶分别是苦茶、甜 茶、回味茶,一苦二甜 三回味,表示经过努力 得来的幸福生活才是最 有品味的
▪ 岁月蹉跎,沧海桑田,茶饮在大理逐步发展完善,并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呈 现,“三道茶”这一独特的茶道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 “三道茶”第一道为“苦茶”,制作时,先将水烧开,由司茶者将一只小 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热后,即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并不停地转 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罐内茶叶转黄,茶香喷鼻,即注入已经烧沸 的开水。少顷,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因 此茶经烘烤、煮沸而成,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下去滋味 苦涩,通常只有半杯,一饮而尽。
▪ ②云南境内多个民族节日文化的来源 复杂。
▪ 一、云南节日文化火爆热闹
▪ 根据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把生存于 云南境内的民族节日,大致划分为以 下几种:
▪ 1、农事节日
▪ 在云南,最古老的节日活动来自于农事活 动。农事节日是为了顺应自然规律,科学 的调整生生产的节奏,保证农业丰收的一 种民俗活动。
▪ “臭水”可直接饮用,口感独特,饮之感 觉浑身清凉;以上好的“臭水”煮米饭, 不但饭粒会变红,且格外爽口;而“臭水 炖土鸡”,则是“臭水节”野炊的“保留 项目”,其味道之鲜美,甚于平时。
▪ 6、社交节日
▪ 云南各民族节日,是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 民族文化活动,因此一般带有社交的内容。
▪ 社交节日又分两种:
▪ 虽然名字不太雅观,但是每年立夏节前后 三天,附近的各族群众都要赶来喝臭水, 参加“臭水节”。在“臭水”泉边升起篝 火、用臭水煮饭野餐及沐浴,热闹非凡。 据称,用臭水做饭、洗澡(熏蒸身子), 用后对人体的各中疾病,特别是对皮肤病 等有非常好的疗效。
“臭水”因每年仅数天能饮,格外珍贵。 这些泉眼出水量极小,每当节令到来,家 家户户到达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人排 队取水,井然有序。
▪ 8、家庭节日
▪ 家庭节日本是一个家庭中具有特殊意 义的纪念性日子,但云南少数民族按 血缘、地缘关系长期居住在一起, “一家有喜,大家相贺,一家有事, 大家相帮”,所以使得一些接听节日 带有了广泛性。
▪ 如:求子——苗族的“踩花山”; ▪ 出生——红河、元江一带哈尼族
的“替身性劳作仪式”; ▪ 命名——洱源白族的命名; ▪ 成人——永宁纳西族的成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