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课件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总论
病因病机
❖ 中医对皮肤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不仅从 外感、饮食、七情等外因方面来认识, 而且还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观点, 从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诸方面加以探 讨,并且强调内因和外因的互相影响关 系。机体在各种内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 发生邪正消长,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和 脏腑功能紊乱,都能导致肌肤生理功能 失常,发生各种各样的皮肤病。
病因病机
皮肤欣红:由热邪蕴结肌肤所致, 具有灼热感,由于热邪灼伤脉络,迫血 妄行,故又常伴有皮肤发红发斑。
消灼津液:火热最易消耗津液,故 常伴有口渴、咽干、舌干少津、小便量 少,大便干燥等症。
病因病机
病情较重:火热之邪为阳邪,其性暴 烈,变化多端,不论是内热,还是外热, 蕴郁肌肤,不得外泄,不仅可以发生红 斑、瘀斑、皮肤灼热等,还可以出现丘 疹、水疱、溃烂、流脓等多种皮肤损害。
病因病机
七、虫:
由虫引起的皮肤病,有两种情况:一、 虫体直接接引起。如《诸病源候论·疥候》说: “湿疥者,小疱皮子,常有汁出,并皆有虫, 人往往以针头挑得,状如水疥虫”说明虫侵 入人体皮肤,可以发生丘疹或豆疱疹,伴流 水等症状,并可由眼看见虫体。
病因病机
虫的毒素侵入人体引起的毒性反应或由于人 体禀赋不耐,而引起过敏性皮肤病。如《诸 病源候论·蚝虫螯候》说“此则树上蚝虫身, 以其毛刺能螯人,故名蚝虫。此毒盖轻,不 至深毙,然示甚痛,螯处作疹起者是也”。 此即现代所称的虫蛟皮炎。其它如肠寄生虫 的毒素过敏可引起荨麻疹等,在临床上亦较 为常见。由虫所引起的皮肤病具有如下特点:
病因病机
剧烈瘙痒:虫蚀肌肤所致,故瘙痒 难忍。
具有传染性:如疥虫引起的皮肤病 能通过接触而传染。
伴有蕴温生热症状:如由肠寄生虫 引起的皮肤病,常伴有肠胃湿热,脘腹 疼痛,纳呆或便溏、便秘等症。由疥虫 引起的皮肤病,常伴有局部肌肤湿热蕴 阻现象,出现糜烂、流水等症状。
病因病机
八、毒 毒邪有两种含义:一是邪盛谓之毒如火毒、热
病因病机
肢体青冷或苍白:寒邪侵袭,阳气 阻闭,不达四末,寒性收凝,故经络气 血淤滞,肤色青紫,气血运行障碍,不 达四末润泽肌肤,故肤色苍白,如冻疮, 雷诺氏症。
疼痛:寒邪收凝,筋脉拘挛故疼痛, 如结节性血管炎。
病因病机
三、暑
暑为夏令炎热之气,发病多在盛夏 暑热季节,多挟湿,因此在治疗时应注 意加用利湿、化湿之药, 暑邪发病特点:
毒、湿毒、代表火、热、湿邪过盛致病,一是指药 物毒、食物毒、虫毒、漆毒等致病。
由毒引起的皮肤病具有如下特点:
有接触史:在发病前有内服某种药物或食 物史,或对某种物质的接触史,或有毒虫叮 咬史。
潜伏期:从接触到发病有一定的潜伏期。
病因病机
九、痰
痰系津液凝结而成,痰滞经络可以 生皮下结节。如《疡科摘要》说“若夫 经络肌肉之间,而亦多痰病,则非肺胃 之痰,可以随气血流行,以入经隧。盖 亦其人之运行不健,营卫周流,有时偶 滞,遂令经脉中固有之津液,留顿于不 知不觉之中……此四肢百骸,皮里膜外 所以停痰饮之渊源”。
病因病机
四、湿:
外受湿邪多系感受自然界的湿气, 如久居湿地,涉水、淋雨等有关,内生 之湿多因脾虚失运,水湿停留而成。湿 邪引起皮肤病有如下特点:
多发于下部:湿性重浊趋下,故病 变常累及人体下部。
病因病机
渗出、糜烂:湿为阴邪,水湿浸渍 肌肤,故皮肤表现为肿胀、水疱、渗出 糜烂或浸润肥厚。
迂延不愈:湿性重浊,粘滞,病程 日久,病变迂延,反复发生。
病因病机
风为百病之长,易挟风、湿、热邪 为皮肤病的常见病因。
风邪又分为外风和内风。外风多为 阴阳不调,汗出当风,或体虚受风多为 急性皮肤病之因。内风由热极、血热、 肝火太盛生风或阴虚、血虚、化燥生风, 多为慢性皮肤病之因。
病因病机
二、寒
寒邪分为外寒与内寒,外寒只由外 界寒邪侵袭人体,易伤阳气。阳气受损, 经络气血淤滞而致某些皮肤病,内寒多 是脾肾阳虚,寒从内生,可使肌肤阴阳 不足,还可以致使肌肤气血淤滞而发病。 寒邪引起的皮肤病具有如下特点:
起病突然:暑为热邪,故发病多较 急骤,外感暑邪蕴于肌肤,与气血相搏, 皮损多为红斑、丘疹、脓疮、糜烂、渗 液并伴有发热、口渴、尿频等症。
病因病机
使病加重:夏季炎热,肌肤腠理开, 汗出较多,皮肤潮湿,使细茵易于大量 生长繁殖,故股癣、手足癣、花斑癣等 症加重或复发。
暑热易伤皮肤:出现夏季皮炎,掌 跖湿疹、汗疱疹等。
泛发性:水湿泛发,无所不有,如 发生于下颏为“燕窝疮”,发生在耳廓 为“旋耳疮”,发生在膝窝、肘窝为 “四弯风”,发生在阴囊处为“绣球风” 等。
病因病机
五、燥
燥邪有感受秋季干燥之气的外燥也 有阴虚血虚、津液耗伤,燥从内生之不 同,燥之性质又有凉燥与温燥之分,燥 邪引起的皮肤病有如下特点:
外燥;燥邪干性,易伤津液,皮肤 失去濡润而发生皮肤干燥、瘙痒、鳞屑、 皲裂等。
病因病机
临床上可以从各种皮肤病的具体症状, 运用四诊八纲加以分析归纳,然后探求 它的病因,探测其疾病的转归,为治疗 提供理论依据。
皮肤病的常见致病因素有风、湿、 热、虫、毒、血瘀、血虚风燥、肝肾不 足等方面。
病因病而 为病。当人体肌奏不固,风邪乘虚而入,阻 于皮肤,邪毒结聚,致气血运行失常,肌肤 失养,而致皮肤病。由风邪引起的皮肤病有 如下临床特点:
病因病机
内燥:除上述症状外,还可有毛 发干枯,毛发稀少,脱落、皮肤肥厚, 干性血痂等。
凉燥:红肿不显,遇冷痒重,干 性血痂丘疹,多是干性皮肤病的病因。
温燥:红肿显,遇热痒重,多是 急性皮肤病的病因。
病因病机
六、火(热)
火与热只是程度不同,火为热之 极,热为火之微,故火与热症性质与症 型均相似,火热之邪可从外受之,也可 以从六淫之气化热化火或气郁化火而来。 火热之邪引起的皮肤病主要特点是:
瘙痒:风为阳邪,风邪主动,常表现为 瘙痒无度或游走不定。
脱屑:风性燥烈,化燥化火,易耗阴血, 皮肤失其濡养,故皮肤粗糙、干燥、脱屑。
病因病机
疹形多变:风邪“善行数变”,故 皮疹此起彼伏,疹形多变,如荨麻疹。
易犯头身上部:风性轻扬上行,多 见上部患病,因此上部疾患多挟风邪, 但临床上不必拘泥于此,须结合全身情 况予以辩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