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教学案例视频简介
典型教案1:用偏光显微镜研究液晶相变及光学特性实验用偏光显微镜研究液晶相变及光学特性的实验是普通物理实验(三)中的综合实验,学生在两周时间内完成。
通过该实验使学生了解液晶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使学生对液晶的光学性质和相变过程有深入了解。
实验内容为:
1.了解并观察液晶光学性质—双折射效应;
2.测定单轴液晶的光轴取向和光性符号;
3.观察和研究液晶的相变过程。
该实验曾激发了学生探索研究的兴趣,2000级物理基地班的宋五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改装原有的加热装置并设计制作了控温设备。
指导教师简介:于国萍,教授,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典型教案2:光磁共振实验
光磁共振是光抽运和射频磁共振相结合的一种双共振过程,是用光抽运来研究原子超精细结构塞曼子能级间磁共振现象的双共振技术。
双共振技术是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法国科学家卡斯特莱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该技术既保存了磁共振高分辨的特点,同时又将测量灵敏度提高了几个数量级,是研究原子、分子高激发态的精密测量的有力工具,因此在激光物理、量子频标、弱磁场探测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价值。
本实验所涉及的物理内容很丰富,它可使学生学习到光学、电磁学和无线电电子学等方面的综合性实验知识,并能定性或半定量地了解到原子内部的很多信息,是一个典型的近代物理教学实验。
其实验目的及要求是:(1)掌握先抽运和光检测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加深对超精细结构、光跃迁及磁共振的理解;(2)测定铷同位素85Rb和87Bb的F g因子,地磁场垂直和水平分量等,培养分析物理现象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指导教师简介:吴奕初,博士,教授,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获得者,近代物理实验责任教师.
典型教案3:凝聚态物质的电输运性质
电输运性是凝聚态物质的重要性质,开展凝聚态物质电输运性质的综合试验,一方面可以加深对凝聚态物理相关知识特别是低维系统、电-声相互作用、关联电子等的理解和消化,另一方面,它可以促进对当今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的了解,使学生熟悉各种数字仪表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视频为凝聚态物质电输运性质的综合实验的基本过程,包括凝聚态物理相关知识的预习,利用电化学方法进行晶体生长,低温制冷的技术,电输运性质的测量技术,测试控制与数据的采集及处理软件的使用等。
指导教师简介:熊锐,博士,副教授,综合物理实验室主任,多年来一直从事凝聚态物质电输运性质的教学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