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含标准答案)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含标准答案)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含答案)————————————————————————————————作者:————————————————————————————————日期:注:由华汽08考试提供,是同样的老师教,可能有相同,所以划线的为较可能考的题.军事理论复习资料(花都汽车学院、2008级)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战略环境的含义: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第一节时代主题所谓时代主题,是指某一时代中带有全球性、战略性和关乎全局的核心问题,它是某一时代基本特征的集中反映,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2、世界各主要大国之间没有形成敌对关系;3、发展经济和科技是各国国家战略的核心;4、南北矛盾的核心仍然是经济问题;5、民族宗教矛盾以及恐怖主义,不大可能对总体趋缓的国际局势造成根本性的影响和变化。

第二节国际战略格局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含义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国际社会中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其基本态势。

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类型包括:单极格局、两极格局、多极格局和多元交叉格局。

二、冷战后国际战略形势的特点1、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正在发展。

2、冷战时期的安全结构已经解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加紧协调,试图形成一个以他们为主的安全结构。

3、经济因素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在上升,但是军事手段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手段仍然为各国所重视。

4、随着世界大战的危险进一步下降,地区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对国际安全与稳定的影响相应突出。

5、发达国家向世界一些重要地区大量倾销先进的常规武器装备,有可能对这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6、大国间的互动互制(1)美中俄之间新的战略互动与互制(2)美中欧之间新的战略互动与互制(3)美俄欧之间新的战略互动与互制(4)美中俄印之间的战略互动与互制(5)美中俄日之间的新的互动与互制三、多极化将是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一般认为多极格局将会由美国、俄罗斯、中国、欧盟、日本这些战略力量所构成。

1、未来世界不可能是美国一家独霸。

2、其他国际力量中心也在成长壮大。

其他力量中心主要是指中国、俄罗斯、日本和欧盟。

3、多极化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意愿。

四、多极格局的形成将面临长期斗争1、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严重迟滞了多极化的发展。

因此,单极和多极的矛盾是现在世界战略格局的主要矛盾。

2、主要战略力量之间的平衡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3、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机制尚未形成。

第三节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一、我国周边概况及大领土观念1、我国陆地概况我国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过去我们习惯称我国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

边境线总长为2万2千千米。

在这漫长的边境线上与14个国家接壤,他们是:朝、俄、蒙、哈、吉;塔、阿、印、巴、尼;不、缅、老、越。

2、我国海域情况我国不仅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具有渤海、东海和南海广阔海域的大国,根据联合国82年通过的《海洋公约法》应划分我国管辖的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万8千多公里,有大小岛屿6500多个,在海域线上与8个国家相连,他们是:朝、韩、日、菲;文、马、印尼、越。

并与美国隔洋相望。

3、关于大领土观念现在对领土是这样定义的:“国家主权所及的全部疆域。

包括国家的领陆、领空、领水以及领陆与领水的底土。

”二、缓和与稳定是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1、原苏联和美国对我国长期的、直接严重的军事威胁已经基本消除和减弱2、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3、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4、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三、安全中潜存着诸多不可轻视的不安全因素(一)我国面临的潜在性威胁1、俄罗斯目前,我们与俄罗斯的关系较好,近期内俄罗斯对我们构不成威胁,但从长远看,俄罗斯仍将是我国的潜在对手。

俄罗斯一些政论家也是这样认为的。

分析俄罗斯对我们的威胁,必须植根于400年的沙俄史和70多年的苏联史。

首先,俄罗斯的扩张政策由来久远。

其次,历史上俄国侵占我国的领土面积最多。

2、日本中日关系非常重要。

友好互利是两国关系发展的主流。

但是,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和发展的角度,日本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威胁是一个无争的事实。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与我战略利益矛盾日趋突出,日将我列为主要潜在对手。

——制造中国威胁论。

(日本是“中国威胁论的始作涌者”)——军事部署由北向西转移。

——干涉台湾事务。

积极插手台湾问题,坚持“台湾归属未定论”,支持台独,追随美国推行“以台制华”。

——加强对我情报的搜集。

第二、军事战略由“防御型”向“进攻型”转变。

作战思想由原来的“专守防卫”转变为“歼敌于领土(海、空)之外”。

突破《和平宪法》,实现了向海外派兵。

第三、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

第四、右翼倾向严重,军国主义根基雄厚。

第五、加强对我有争议岛屿和海域的控制。

中日之间有东海大陆架划分(争议面积达21万平方公里)及钓鱼岛之争。

3、美国从地理上讲,美国远在天边,不是我们的邻国,但从对我国安全的影响方面来讲,确实是近在眼前。

美国对我国安全的威胁是综合性的,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美国对我实施和平演变和遏制我国发展的企图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上,加紧实施“西化”、“分化”战略。

第二,军事上,对我全面遏制和防范。

第三,利用台湾问题进行战略牵制。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是我们实现祖国统一的严重障碍,也是可能诱发台湾政局动荡的重要根源。

(二)我国面临的现实的局部性威胁1、陆地边界问题2、海域边界问题(三)关于台湾问题1、台湾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台独分子的阴谋3、美国的阴谋美国奉行“以台制华”政策是我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障碍。

4、台湾的军事实力5、台湾的重要战略意义从维护国家安全看,台湾是东南沿海的天然屏障,被称为“东南之锁匙”、“腹地之屏蔽”,施琅将军在给康熙的奏折中写道: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

而且台湾还处于第一岛链的中枢部位,其东部海域是我国进入太平洋的战略出海口。

从维护海洋权益看,台湾处于西太平洋航道中心,是我国与亚太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从发展经济看,台湾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实施经济发展战略,走向世界经济大国的重要制约因素。

从保持国内政治稳定看,如果台湾独立,会诱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藏独疆独等分子必将蓄势而动。

如果台湾问题久拖不决,也会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

6、我们的原则与对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归纳起来:台湾问题:根源国共内战、症结美国参与、实质统独问题信息化战争复习材料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一种新的战争形态正在登上历史舞台,它就是D。

A. 网络战B. 电子战C.信息战D. 信息化战争2. 信息化战争中,交战双方或一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A。

A. 作战力量B. 作战工具C.作战形式D.作战方式3. 与工业社会对应的战争形态是D。

A. 局部战争B. 网络战C. 机械化战争D. 热兵器或机械化战争4. 信息化战争中,战场信息领域的对抗主要表现形式为B。

A. 侦察B. 电子战C. 情报战D.监视5. 信息化战争中,多维空间力量是通过B实现一体化联合作战的。

A.各部指挥官B. 指挥自动化系统C. 参谋部D.国防部6. C的出现是信息化战争的主要标志之一。

A. 雷达B. 核武器C.天军D.导弹7. 信息化现役部队的最主要任务是 A。

A. 维护国家安全B. 反对恐怖主义威胁C. 维护国内稳定D.参加经济建设8. C都是信息化作战平台,它们都与指挥自动化系统联网。

A. 飞机B. 导弹C. 航空母舰D.火炮9. 指挥中心是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中枢神经,其核心设备是C。

A. 情报中心B. 控制系统C. 大型电子计算机D.网络10. B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之一。

A. 使用智能机器人B.作战行动实时化C. 陆海空三维空间作战D.使用导弹11. 下列不是信息化战争短暂化的主要原因是A。

A. 战争双方力量悬殊B. 战争目的有限C. 战争的高消耗D.战争的高效率12.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有D。

A. 阵地战B.兵团作战C. 导弹战D.电子战13. 信息化战争的形态主要是C。

A.物质主导型B.能量型C. 信息主导型D.知识主导型14. 电子战主要是利用C以控制电磁频谱,为削弱和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同时保护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措施和行动。

A. 计算机B. 雷达C. 电磁能D. 爆炸能15. A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物质基础。

A. 提高综合国力B. 提高军人素质C. 发展武器装备D.加强后勤保障16. 下列不是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优势的是 D。

A. 侦察预警能力强B. 命中率高C.反应速度快D.不受外部条件干扰17. 全民国防教育程度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C强弱可以使综合国力增值或减值。

A. 战争观念B.和平观念C. 国防意识D. 精神力量18. 下列不是电子战的主要作战方式有 A 等。

A. 雷达与反雷达B.电子侦察C. 电子干扰D. 电子摧毁(二)1.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机械化战争之后,一种新的战争形态正在登上历史舞台,它就是D。

A. 网络战B. 电子战C.信息战D. 信息化战争2. 信息化战争中,交战双方或一方以 B 为主要作战工具。

A. 导弹B. 信息化武器C.智能兵器3. 与农业社会对应的战争形态是D。

A. 广域战争B. 徒手战争C. 机械化战争D. 冷兵器战争4. 信息化战争中,战场火力摧毁的主要手段为 D 。

A. 侦察B. 电子战C. 情报战D.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5. 信息化战争中,多维空间力量是通过B实现一体化联合作战的。

A.各部指挥官B. 指挥自动化系统C. 参谋部D.国防部6. C的出现是信息化战争的主要标志之一。

A. 雷达B. 核武器C.智能兵器D.导弹7. 我国信息化现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B。

A. 抵御侵略B. 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C. 维护国内稳定 D.参加经济建设8. A是信息化作战平台,能与指挥自动化系统联网。

A. 作战飞机B.单兵武器C. 火炮D.地雷9. 指挥中心是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中枢神经,其核心设备是C。

A. 情报中心B. 控制系统C. 大型电子计算机D.网络10. 1997年4月,美军提出A概念是对信息化作战力量一体化的有益探索。

A. 网络中心战B.整体战C. 导弹战D.电子攻防战11. 下列不是信息化战争短暂化的主要原因的是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