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表现
1、中日文化交流
1)遣唐使—--学习:日本主动学习中国
①遣唐使的构成:使节、留学生、留学僧等(阿倍仲麻吕)
②遣唐使的特点:官方派遣、持续时间长、来华次数多、遣唐规模大、人员素质高
③对日本的影响: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书法)、典籍、建筑技术、节日风俗
(服装、饮食等)……→→→大化革新
2)鉴真东渡----传播:中国帮助日本
①时间:唐玄宗时期
②经过:六次东渡(754年,66岁,失明)(矢志不渝、坚持不懈、百折不挠……)
③原因:日本盛情邀请、鉴真热忱于传播扩大佛教事业(保护佛教典籍等)
④对日本的影响:佛教、绘画、书法、文学、医学、建筑(唐招提寺)、雕塑等
2、中印文化交流-----玄奘西行
1)经历:
①西行取经:唐太宗贞观初年、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西域—天竺
②天竺游学:访那烂陀寺
③携佛经回长安:主持译经(大雁塔—“经塔”);《大唐西域记》(弟子成书)
2)影响
①对中国佛教(佛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②《大唐西域记》:中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重要的历史地理文献(中世纪;西域、中
亚、印度半岛)
3、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
1)新罗(朝鲜)---崔致远
2)大食(阿拉伯帝国)、拂菻(东罗马帝国)
二、唐朝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活跃?
1、唐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居世界领先地位(根本原因)
2、唐朝统治者:宽广博大的胸怀;“大气、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
3、唐朝交通发达(海陆并举)
三、唐朝活跃的对外交往带来的影响
1、以唐朝为中心,自此开始形成东亚文明特征。
2、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扩大了中华文化圈的影响;对古代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唐朝的对外交往给我们的启示?
1、国家强盛----辐射力和吸引力。
2、主权独立、国家强盛----国家开放的前提。
3、鼓励:各行主动走出国门。
4、坚持:平等、合作、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