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习题3(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习题3(含答案)

12.(1)寻求佛法(或佛经) ;
(2)《大唐西域记》 此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3)政治局面: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经济繁荣发展:外交政策:实行宽容开发的对外政 策:对外海陆路交通发达。
(4)不屈不饶、坚忍不拔的精神;主动学习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成果的开放精神;取长补短的务 实求真精神。 (言之有理即可)
(4)玄奘作为我国杰出的外交使者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答案
一、选择题
1、B2、A3、B4、C5、C 6、A 7、A8、D9、A10、B
二、简答题
11.⑴玄奘,天竺
⑵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唐朝文化。
⑶开放和开明
【解析】
试题分析:⑴本题考查的是玄奘西游的相关知识内容。要识别材料一所示的唐代文化使者是谁, 根据所学知识,书中的图画即可回答,玄奘是唐朝著名法师,世称唐三藏,意为其精于经、律、论三 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他是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为了求得 佛学的真谛,玄奘到天竺求取佛经。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玄奘西游的相关知识,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 者是高僧玄奘, 解决本题的关键词是: “在贞观年间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 ,我们可以判断出玄 奘西游的目的是:寻求佛法(或佛经) 。
(2)本题考查的是《大唐西域记》的相关知识,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后,专 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 ,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 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3)本题考查的是玄奘西游的有利条件,材料二是唐朝的对外交通路线图,通过这幅图,我们 知道: 唐朝的对外交往非常活跃, 玄奘西游就是唐朝对外交往的一个重大事件, 因为唐朝国家统一安 定;经济繁荣发展: 实行宽容开发的对外政策: 对外海陆路交通发达, 这些都是玄奘西游的有利条件。
(4)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考查的是玄奘的精神,玄奘西游求学过程中,克服了各种各样 的困难,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他不屈不饶、坚忍不拔的精神;主动学习 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成果的开放精神;取长补短的务实求真精神。、唐朝与朝鲜C、唐朝与天竺D、唐朝与日本
9、 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
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10、《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该故事发生在
A.唐高祖时期B.唐太宗时期C.武则天时期D.唐玄宗时期
B
、日本按照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C、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D

中日两国交往频繁
3、“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
”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险、执着追
求的精神。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

A、朝鲜B、日本C
、天竺
D
、越南
4、《西游记》中唐僧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他的艺术原型就是唐朝时期远足印度、寻求佛教经
⑵本题考查的是鉴真东渡的相关知识内容。要回答材料二中鉴真“航东海”的目的地是哪里,根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即可得解,鉴真是唐代律宗僧人,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晚年 受日僧礼请,东渡传律,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日本奈良,奈良县古称大和,位于日本纪伊半岛 中央,近畿地区的中南部,东邻三重县,西界大阪府,南接和歌山县,北连京都府,为内陆县,是日 本历史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其中的“道艺”指什么,根据所学知道,“道艺”指弘扬佛法,传播唐
朝文化。
⑶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对外政策的相关知识内容。 从材料一、 二可以归纳唐朝时期的对外政策的特 点,总的来说是开放和开明,具体体现为唐朝政府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不许官吏加重税收,允 许他们在中国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对外来宗教,唐太宗提出“示存异方之教”;对外来文化
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练习
、选择题
1、唐朝时期,与亚洲各国友好交往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根本原因是()
A、对外交通发达B、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制度先进,文化昌盛
C、采取对外开放政策D、疆域辽阔,国力强盛
2、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
错误的是( )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书的高僧( )
A、鉴真B、法显C
、玄奘
D
、阿倍仲麻吕
5、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
中印关系得到进一
步发展。追溯到唐朝,为中印文化
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A、鉴真B、张骞C
、玄奘
D
、班超
6、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程度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的开
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玄奘西行B、开凿大运河C、文成公主入藏D、遣唐使来华
7、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多民族融合和中外交往的过程。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 确的是( )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鉴真东渡日本 ④孝文帝迁都洛阳
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①③②④D.①②④③
8、1998年,唐招提寺作为“古都奈良的文化财产”的重要部分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中。唐
、阅读题
11•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见下图:玄奘西行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请完成:
⑴材料一所示的唐代文化使者是谁?他要到哪里求取佛经?
⑵材料二中鉴真“航东海”的目的地是哪里?其中的“道艺”指什么?
⑶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唐朝时期的对外政策的特点?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玄奘,在贞观年间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孤征沙漠,独步雪山历时
五万里……在天竺期间,他极力宣扬我国文化 材料二: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玄奘西游的目的是什么?
(2)他所写的重要历史和佛学典籍是什么?这本书有什么影响?
(3)结合材料二思考,指出玄奘西游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提示:可从当时的政治局面、社会 经济、外交政策以及对外交通等方面考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