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搜救
船舶搁置在浅滩上,造成停航或者损害,按搁浅 事故统计,其事故等级按照以下规定确定: (一)停航在二十四小时以上七日以内,确定为 “一般事故”; (二)停航在七日以上三十日以内,确定为“大 事故”; (三)停航在三十日以上,确定为“重大事故”; (四)直接经济损失在“一般事故”等级标准以 上的, 按照直接经济损失和停航时间中事故等级 较高的确定。
(一) 种类
1、碰撞、触碰或者浪损;
2、触礁或者搁浅
3、火灾或者爆炸; 4、沉没(包括自沉); 5 、影响适航性能的机件或者重要属具的损坏或 者灭失;
6、其他引起财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交通事件
(二)水上交通事故的等级划分
重大事故
3000总吨以上 或主机功率 3000千瓦以上 的船舶 死亡3人以上; 或直接经济损 失500万元以 上。
水上搜救的基础知识
江苏海事局
指挥中心
秦德生
二○一二年四月
目
录
一、险情的分类和等级划分
二、水上交通事故种类和等级划分
三、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四、水上交通事故(险情)报告
五、重要水上交通事故(险情)应分别 了解的情况
一、险情的分类和等级划分
(一)一般险情 1、水上遇险人员在30人以下的险情; 2、3000总吨以下非客船的船舶发生碰撞、触礁、火灾等对船舶及人员生命 安全造成威胁的险情; 3、船舶溢油10吨以下; 4、造成或可能造成一般危害后果的水上险情。 (二)重大险情 1、水上遇险人员在30人及以上,50人以下的险情; 2、任何客船发生严重危及船舶及人员生命安全的险情; 3、3000总吨及以上,10000总吨以下船舶发生碰撞、触礁、火灾等对船舶及 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险情; 4、船舶溢油10吨及以上,50吨以下; 5、中国籍海船或有中国籍船员的外轮失踪; 6、其他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险情。
3、船舶触礁(搁浅)事故 除应及时查明船舶所有人、船名、航次、起止港、事故发 生的时间、地点、航道、水文、气象、船舶概况、船员持证 情况下,还应掌握: (1) 触礁(搁浅)的部位,船体受损的程度,操纵能力受到的影 响及碍航情况; (2) 当事船舶周围水深情况,压载情况; (3) 事故原因的初步认定;当事船舶的现状、搁浅的程度、 自救措施; (4) 船方和所有人的救助要求; (5) 如果是客船还应了解在船旅客人数; (6) 如果是油轮、化学品船,还应了解是否造成水域污染的 情况; (7)如果是液化气船,还应了解气体泄漏及是否可能产生连带 事故。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 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 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 亿元以上直接 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 人以上30 人以下死亡,或者50 人以上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 万元以上1 亿元以下直接 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 人以上10 人以下死亡,或者10 人以上50 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 万元以上5000 万元以下直 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 人以下死亡,或者10 人以下重 伤,或者1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水上交通事故(险情)报告
(一)《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对水上交通事故(险情)报 告的要求 第四十六条 船舶、浮动设施遇险,必须迅速将遇险的时间、地 点、遇险状况、遇险原因、救助要求,向遇险地海事管理机 构以及船舶、浮动设施所有人、经营人报告。 第四十七条 船员、浮动设施上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发现其 他船舶、浮动设施遇险,或者收到求救信号后,必须尽力救 助遇险人员,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遇险地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第五十条 船舶、浮动设施发生交通事故,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 必须立即向交通事故发生地海事管理机构报告,并做好现场 保护工作。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1、第七条第二款中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 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应急救援和 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 级上报”。 2、第三十九条中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 关规定向上级人民政府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县级以上人民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通报突发 事件信息”。 (三)《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 【2006】24号) 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报告和预警工作。特别重大、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 有关部门要按规定及时、准确地向国务院报告,并向有关 地方、部门和应急管理机构通报。
(八)当地水上搜救中心的有关情况
包括当地水上搜救中心的组织及通讯联 系情况、当地水上搜救中心内部事故报 告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当地水上搜救专 用电话(12395)的配备和使用。
五、重要水上交通事故(险情)应分别了解的情况
1、船舶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及时查明船舶所有人、船名、航次、起止港、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航道、水位、气象、船舶概况、船舶持证情况,并掌握: (1)当事船舶受损情况; (2)当事船舶的现状; (3)如果是客轮还应了解在船旅客人数; (4)如果是油轮,还应了解所载货油的吨数、品种、舱数; (5)如果是化学品船,还应了解所载化学品的名称、国际编 号、数量、舱数及火灾时是否产生了有害气体; (6)如果是液化气船,还应了解所载液化气的数量、舱位、 舱数、是否靠码头; (7)对码头和储气罐的威胁程度及采取的紧急措施; (8)如果是进江外轮,还应了解呼号、国籍及船上人员数量、 国籍。
4、船舶失控事故
应查明船舶所有人、船名、航次、起止港、事故发生的时间、 地点、航道、水文、气象、船舶概况、船员持证情况及以下 情况: (1) 导致失控的系统原因的初步断定; (2) 当事船舶现状; (3) 预计当事船对通航环境和港区、桥区、油区及其他水工 设施的影响威胁程度; (4) 船方和船舶所有人已经采取或准备采取的救助措施; (5) 如果是客轮、还应了解在船旅客人数; (6) 如果是化学品船,油船、液化气船还应了解载货种类、 数量。
2、船舶发生碰撞事故 及时查明船舶所有人,船名、航次、起止港、事故发生的时 间、地点、航道、水文、气象、船舶概况、船员持证情况, 并重点掌握: (1)当事船舶受损情况,受损部位,船舶操纵设备的受损程 度,船舶是否进水和能否继续航行,人员伤亡情况,碰撞原因 初步认定; (2)当事船舶现状,所采取的自救措施; (3) 对于客轮还了解在船旅客人数; (4) 对于危险品船、油轮、化学品船、液化气船等,还应 了解造成水域污染的情况以及可能发生的连带事故(爆炸、 火灾); (5) 对于进江外轮,还应了解呼号、国籍、救助必需的资料。
(六)《关于切实加强水上交通险情报告工作的通知》(交海发 [2000]298号)
(二)中规定:接报并核实以下险情和事故后,第一时间报送中国海上 搜救中心: 1、遇险人员超过10人(含10人); 2、死亡、失踪人数3人及以上; 3、3000吨级以上船舶发生碰撞、触礁、火灾等严重危及船舶安全或直接 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4、任何客船、客滚船、客渡船发生险情和事故; 5、任何油船、化学品船发生险情和事故; 6、造成污染及其它可能严重污染海域的情况; 7、中国籍海船或有中国籍船员的外轮失踪。 (七)《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及《江苏省水上搜救应急预案》颁布实施 以后,对水上突发公共事件进行了统一分级。按相关规定,接报重大 (Ⅱ级)及以上水上突发公共事件2小时内(现要求接报后2小时)向中 国海上搜救中心及省政府应急办报告,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遇 有重要进展情况及时进行续报。
人员有重伤; 没有达到一般 或直接经济损 事故等级以上 失50万元以下, 的事故。 20万元以上。
死亡3人以上; 死亡1-2人; 人员有重伤; 没有达到一般 或直接经济损 或直接经济损 或直接经济损 事故等级以上 失50万元以上。失50万元以下, 失20万元以下, 的事故。 20万元以上。 10万以上。
(三)特大险情 1、水上遇险人员超过50人及以上的险情; 2、任何客船遇险,尚不能确定人数是否超 过50人及以上的险情; 3、10000总吨及以上船舶发生碰撞、触礁、 火灾等对船舶及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的险情; 4、船舶溢油50吨及以上; 5、其他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险 情。
二、水上交通事故种类和等级划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大家!
大事故
死亡1-2人; 或直接经济损 失500万元以 下,300万元 以上。 死亡1-2人; 或直接经济损 失300万元以 下,50万元以 上。
一般事故
人员有重伤; 或直接经济损 失300万元以 下,50万元以 上。
小事故
没有达到一般 事故等级以上 的事故。
500总吨以上、 死亡3人以上; 3000总吨以下 或直接经济损 失300万元以 或主机功率 1500千瓦以上、 上。 3000千瓦以下 的船舶 500总吨以下 或主机功率 1500千瓦以下 的船舶
(四)《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
1、4.1海上突发事件险情分级 海上突发事件险情信息分为特大、重大、较大、 一般四级。 2、4.2海上突发事件险情的处理 海上搜救机构接到海上突发事件险情后,对险情 信息进行分析与核实,并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 逐级上报。 (五)《交通部水上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程序》 1、5.2.3各省搜救中心、地方海事局、交通部直属海 事局在本辖区内,发生重大险情(二级)以上海上 突发事件后,2个小时内以书面形式上报中国海上 搜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