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化学》课程自学考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粉状洗涤剂可分为 A 洗涤剂和 C 洗涤剂。
A B C DA、民用B、军用C、工业D、农业2.活性剂的分为A,阳离子,B,两性表面活性剂。
A、阴离子B、非离子型C、正离子D、负离子3.乳状液的类型包括水包油型, C 型, D 型。
A、园圈B、哑铃C、油包水D、套圈4.润湿过程主要分为三类,沾湿, A ,和 C 。
A、浸湿B、涂布C、铺展D、扩展5.洗涤过程可表示为:物体表面+污垢+洗涤剂+介质=物体表面﹒洗涤剂﹒介质+污垢﹒洗涤剂﹒介质A、硅胶B、硅氧烷C、固体颗粒D、天然油脂6.液体洗涤剂分为重垢液体洗涤剂、 A 洗涤剂,餐具洗涤剂和 D 。
A、轻垢液体B、个人用品C、轻型液体D、洗发香波7.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分为胺盐型、、和鎓盐型。
A、咪唑盐型B、季胺盐型C、磷酸酯盐型D、杂环型8.两性表面活性剂主要分为 B 、咪唑啉型、氨基酸型、。
A、咪唑盐型B、甜菜碱型C、氧化胺型D、杂环型9.含硅表面活性剂的分为,。
A、硅烷基型B、硅碳氧烷基型C、硅氧烷基型D、硅碳烷基型10.絮凝包括被分散粒子的作用和粒子的相互聚集。
A、去稳定B、稳定C、稳定D、去稳定11.洗涤剂的主要是设备洗涤剂。
A、民用B、类型C、配方D、工业12. HLB值越高,亲水性越强;HLB值越低,亲水性越弱。
A、不变B、越强C、越弱D、越低。
13.破乳的方法有机械法,,。
A、化学法B、物理法C、理论法D、实践法14.通常人们习惯将润湿角大于90叫做。
小于90叫。
A、浸湿B、润湿C、乳化D、不润湿15.用于洗涤剂的表面活性剂有三大类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
A、阴离子B、非离子型C、正离子D、阳离子16.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分为羧酸盐型、、硫酸酯盐型、。
A、磺酸盐型B、咪唑盐型C、磷酸酯盐型D、磷酸盐型17.两性表面活性剂主要分为、咪唑啉型、氨基酸型、。
A、咪唑盐型B、甜菜碱型C、氧化胺型D、杂环型18.碳氟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为电解氟化法,和。
A、调聚法B、离子齐聚法C、氧化还原法D、电化学法19.含硅表面活性剂的分为,。
A、硅烷基型B、硅碳氧烷基型C、硅氧烷基型D、硅碳烷基型20.天然稳泡剂主要有和。
A、明胶B、凝胶C、皂素D、硅胶21.微粒的和主要是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来实现的。
A、分散B、分布C、积聚D、絮凝22.七大亲油基的疏水性大小的顺序是氟代烃基> >脂肪族烃基>环烷烃>脂肪基芳香烃基> >含弱亲水基的亲油基。
A、硅氧烃基B、水C、油D、芳香族烃基。
23.破乳剂的种类主要包括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A、阴离子B、非离子型C、正离子D、阳离子24.消泡剂主要有,,以及合成表面活性剂。
A、硅胶B、硅氧烷C、固体颗粒D、天然油脂25.民用洗涤剂包括洗涤剂、洗涤剂和住宅用洗涤剂。
A、卫生间用B、衣用C、厨房用D、个人用26.羧酸盐型(-COOM);(-SO3Na);(-OSO3Na);(-OPO3Na)A、轻垢液体B、个人用品C、轻型液体D、洗发香波27.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分为胺盐型、、和鎓盐型。
A、咪唑盐型B、季胺盐型C、磷酸酯盐型D、杂环型28.两性表面活性剂主要分为、咪唑啉型、氨基酸型、。
A、咪唑盐型B、甜菜碱型C、氧化胺型D、杂环型29.碳氟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为电解氟化法,和。
A、调聚法B、离子齐聚法C、氧化还原法D、电化学法30.表面活性剂的指表面活性剂的,对生育繁殖的影响,致突变性。
A、安全性B、稳定性C、毒性D、溶液二、名词解释1.表面活性剂:在加入量很少时即能明显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改变物系的界面状态,能够产生润湿、乳化、起泡、增溶及分散等一系列作用的精细化学品。
2.亲水亲油平衡值:是亲水基和疏水基之间在大小和力量上的平衡程度的量度。
3.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是指含碳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可供细胞代谢使用的碳源,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现象。
4.PIT-相转变温度:是指在某一特定的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质达到平衡时的温度。
5.聚集作用:分散相粒子以任意方式或受任何因素的作用而结合在一起,形成有结构或无特定结构的集团的作用。
6.表面张力:垂直通过液面上任一单位长度与液面相切的收缩表面的力,称为表面张力。
7.表面活性剂的浊点:是指1%的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加热时由澄清变浑浊时的温度。
8.增溶作用:是指由于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存在,使得在溶剂中难溶乃至不溶的物质溶解显著增加的作用。
9.破乳剂:能够使乳状液破乳的表面活性剂被称为破乳剂1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在水溶液中不电离出比任何形式的离子,亲水基主要由具有一定数量的含氧基团构成亲水性,靠与形成氢键实现溶解的表面活性剂。
11.临界胶束浓度溶液的表面张力随着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溶液的表面张力不再增加,此时的形成的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
12.Krafft点是指1%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在加热时由浑浊忽然变澄清时相应的温度。
13.乳状液是指一种或多种液体以液珠形式分散在与它不相溶的液体中构成的分散体系,由于体系呈现乳白色而称为乳状液。
14.润湿剂是指能使液体润湿或加速固体表面润湿的表面活性剂。
15.两性表面活性剂是指在分子结构中,同时具有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离子性质的表面活性剂。
三、填空题1.温度高于浊点时,表面活性剂将发生分相,许多性质和效能均下降。
2.表面活性剂的温和性是指对皮肤、眼睛等黏膜组织的刺激性和致敏性。
3.分散剂是指用于使固体微粒均匀、稳定地分散于液体介质中的表面活性剂。
4.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是具有阴离子亲水基的表面活性剂。
5.甜菜碱型结构通式为6.Krafft点越低,说明该表面活性剂的低温水溶性越好,Krafft点越高,其溶解度降低。
7.乳化是指形成乳状液的过程。
8.絮凝剂用于使固体微粒从分散体系中聚集或絮凝的分散剂。
9.胺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伯胺盐、仲胺盐和叔胺盐表面活性剂的总称。
10.咪唑啉型结构通式为11.表面活性剂的安全性和温和性是表面活性剂的自然属性。
12.润湿是指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从固体表面活固-液界面所取代的过程。
13.分散是将固体以微小粒子形式于分散介质中,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体系的过程。
14.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通式为11015.氨基酸型结构通式为四、简答题1. 简述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滴重法,毛细管上升法,环法,吊片法,最大气泡压力法,滴外形法。
2. 简述亲油基的种类氟代烃基,硅氧烃基,脂肪族烃基,芳香族烃基,脂肪基芳香烃基,环烷烃,含弱亲水基的亲油基。
3. 简述增溶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被增溶物的化学结构,温度的影响,添加无机电解质的影响,有机物添加剂的影响。
4.简述固体微粒在液体介质中的分散过程固体粒子的润湿,粒子团的分散和碎裂,分散体系的稳定。
5.简述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洗涤剂和香波组分;杀菌剂;纤维柔软剂;缩绒剂;抗静电剂;金属防锈剂;电镀助剂。
6. 简述测定临界胶束浓度的方法表面张力法,电导法,增溶作用法,染料法,光散射法。
7. 简述生物降解主要主要步骤初级生物降解,达到环境能接受程度的生物降解,最终生物降解。
8. 简述乳状液类型鉴别的方法稀释法,染料法,电导法,滤纸润湿法。
9. 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消毒杀菌,腈纶均染,抗静电剂,矿物浮选剂,相转移催化剂,织物柔软剂。
10. 简述特殊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包括:碳氟表面活性剂,含硅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冠醚型表面活性剂,反应型表面活性剂。
生物表面活性剂。
11.胶束的作用乳化作用,泡沫作用,增溶作用,分散作用,催化作用。
12.增溶作用的方式非极性分子在胶束内核的增溶,在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增溶,在胶束表面的吸附增溶,聚氧乙烯链间的增溶。
13.泡沫的消除机理使泡沫局部表面张力降低,破坏界面膜弹性使液膜失去自修复作用,降低液膜黏度,固体颗粒的消泡作用。
14.简述两性表面活性剂分为四种类型。
同时具有阳离子和阳离子亲水基团的两性表面活性剂。
同时具有阴离子和非离子亲水基团的两性表面活性剂。
同时具有阳离子和非离子亲水基团的两性表面活性剂。
同时具有阳离、阴离子和非离子亲水基团的两性表面活性剂。
15. 简述碳氟表面活性剂的特点憎水又憎油,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表面张力小,临界胶束浓度小。
五、论述题1. 试述影响临界胶束浓度的因素碳氢链的长度,碳氢链的分支,极性基团的位置,碳氢链中其他取代基的影响,疏水链的性质,亲水基团的种类,温度对胶束形成的影响。
2.试述破乳剂的破乳原理顶替作用;润湿作用;絮凝-聚结作用;破坏界面膜。
3.试述天然稳泡剂作用机理天然稳泡剂主要有明胶和皂素。
这类稳泡剂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不强,但能在泡沫的液膜表面形成高黏度和高弹性的界面膜,因此有很好的稳泡作用。
明胶和皂素的分子存在范德华力,而且分子中有。
这项基团都有生成氢键的能力,因此,在泡沫体系中由于它们的存在,使表面膜的黏度和弹性得到提高,从而增强了表面膜的机械强度,起到稳泡的作用。
4.试述絮凝剂分子应具备的特点。
能够溶解在固体微粒的分散介质中。
在高分子的链节上应具有能与固液粒子间产生桥连的吸附基团。
絮凝剂大分子应具有线形结构,并有适合于分子伸展的条件。
分子链应有一定的长度,一端吸附于颗粒上,另一端伸进溶液中。
固液悬浮体中的固体微粒表面必须具有可供高分子絮凝剂架桥的部位。
5. 试述影响乳状液类型的主要因素相体积,乳化剂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乳化器的材质,两相的聚结速度6. 试述化妆品以乳状液为主原因(1)将油性原料与水性原料混合使用,在感觉和外观上优于单独使用油性原料。
(2)可以将互不混溶的原料配于同一配方中。
(3)可以调节对皮肤作用的成分。
(4)改变乳化状态,制成满足使用要求的制品。
(5)可使微量成分在皮肤上均匀涂敷。
7. 试述起泡作用在原油开采中的应用泡沫钻井液,泡沫驱油剂,泡沫压裂液,泡沫冲沙洗井。
8. 试述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特征。
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等电点,相当宽的pH值范围内都有良好的表面活性。
可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复配,产生加和性。
具有较低的毒性和对皮肤、眼睛刺激性。
具有极好的耐硬水性和耐高浓度电解质性。
对织物有优异的柔软平滑性和抗静电性。
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和分散性。
具有很好的润湿性和发泡性。
具有一定的杀菌性和抑霉性。
具有一良好的生物降解性。
9.试述乳状液液滴表面带电的途径使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时,乳化剂分子吸附于油-水界面,极性基团伸入水相发生解离而使液滴带电。
使用不能发生解离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时,液滴主要通过从水相中吸附离子使自身表面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