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工业大学《政治经济学》第八章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

安徽工业大学《政治经济学》第八章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

4
二、地租的本质(续)
地租的本质,就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 而获得的一种收入。
资本主义地租的实质,就是农业资本家为取得 土地的使用权而缴给大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 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是由农业工人 创造的,体现着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 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
注意:租金与严格意义上的地租是有区别的。
5
第二节 级差地租
一、级差地租的形成 1、级差地租:租用不同等级的土地需要缴
纳不同的地租,即地租具有级差性。这种与 土地生产条件差别相联系的地租,就称为级 差地租。前提是不同土地具有不同的生产力 即级差生产力。
6
2、造成土地级差生产力的原因:一是不同地 块在丰度上具有差异性;二是不同地块的地 理位置即区位有差异性;三是同一地块上连 续投资产生的劳动生产率有差异性。
11
(二)级差地租形式间的关系
1、联系与区别。联系表现在:首先,从历史上 看,级差地租Ⅰ先于级差地II。其次,从级差 地租II在每个时期的运动看,也是以级差地租 Ⅰ为基础的。最后,从实质看,构成级差地租 Ⅰ和级差地租Ⅱ 的实体,都是超额利润,都是 以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所决定的社会生产价 格为基础确定的,并且都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8
级差地租源泉
造成农业超额利润的上述特点的原因是土地 的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土地的有限性, 特别是好地的有限性,是形成土地的资本主 义经营垄断的前提。
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来自农业雇佣 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级差地租是剩余价 值的一部分和转化形式,即级差地租的源泉 是农业中的超额利润 。
15
绝对地租的本质
1、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在于农业中存在土 地私有权的垄断。它阻碍和排斥资本自由转 入农业,导致农业部门的超额利润,不参加 利润的平均化过程。
2、绝对地租的量,是由农产品的价值和它的 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以及这个差额的实现程 度所决定的。
16
绝对地租的本质
3、绝对地租的源泉和本质是农业工人所创造 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 化形式,它也体现着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 者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
13
第三节 绝对地租
1、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存在,不管租用优等地、 中等地还是劣等地,都必须缴纳地租,这种 只要使用所有者土地就必须支付的地租,称 为绝对地租。它是农产品的价值高于其社会 生产价格的差额。因此,农产品必须以高于 社会生产价格的价格出售。只有这样,租种 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才能在获得平均地利润 以外,还有一个超额利润作为绝对地租缴纳 给土地所有者。
3、土地的有限性所引起的土地经营的资本主 义垄断是级差地租形成的根本原因。农产品 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 的,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 超额利润是级差地租的源泉。
7
级差地租源泉
农业中的超额利润和工业中的超额利润是有 区别的。第一,工业中的超额利润是只是一 种暂时的不稳定的现象,而农业中的超额利 润却是一种比较经常、稳定的现象。第二, 工业中的超额利润,只有先进的企业才能得 到,而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不仅经营优等地 的农业资本家可以得到,就连经营中等地的 农业资本家也可以得到。
2
3、土地所有权是指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 内,对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 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它在 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就是地租。
4、土地所有制形式是指人们在占有、支配和使用 土地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是 一个国家或社会人地关系及其人与人关系的法定 结合形式。主要有土地私有制和土地公有制。
14
第三节 绝对地租
2、农产品价格高于其生产价格出售并不意味着 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因为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 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农业 资本有机构成低,同量资本可以推动更多的活 劳动,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条件下,所创造的 剩余价值量也大。
3、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 低于工业或社会平均资本的有机构成。
总之,两种形式,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都是 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的结果 。
12
(二)级差地租形式间的关系
2、级差地租的两种形式又是有区别的: 第一,它们形成的条件不同 。这又是由于农 业中两种不同的投资方法和耕作方法造成的。 第二,在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 租Ⅱ的过程上,也是不同的。由追加投资所带 来的超额利润如何转化为级差地租II,就要看 农业资本家和大土地所有者斗争的情况而定。
第8章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与地租
第一节 资本主义地租 第二节 级差地租 第三节 绝对地租 *第四节 垄断地租、矿山地租、建筑地
段地租、土地价格
1
第一节 资本主义地租
一、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 1、农业资本家和大土地所有者共同占有农业工人
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前者依靠资本从中得到平均 利润,后者依靠土地所有权得到地租。 2、一切形态的地租,都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 实现,因而都是以土地所有制的存在为前提的。
9
二、级差地租的形式
两种: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Ⅰ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
不同而生产的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Ⅱ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
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
10
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趋势来看,资本主义级差地租Ⅰ总量有 增长的趋势。这是因为:第一,随着资本主 义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需要从更远的地 方运来粮食,这样就使产销距离扩大,从而 使由土地位置差别引起的级差地租Ⅰ有增长 的趋势。第二,由于人口的增加,人类对粮 食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使土地肥沃程度不 断扩大,级差地租Ⅰ都会增长。总之,只要 耕地面积扩大、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差 别的不断扩大,级差地租Ⅰ的总量就会增长。
3
二、地租的本质
地租是土地租种者为租用土地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 经济代价,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土地所有 权的前提是存在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地租的存在又必 须以土地的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的分离为前提。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因土地所有制的性质不同,地 租的性质,内容以及所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就不同, 所以,地租是一个历史范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