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龙井(下投法)1、点香——焚香静心俗话说:“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
”古今品茶都讲究首先要平生静气。
“焚香静心”即通过点燃这枝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的气氛,并达到驱除妄念,心静气和的目的。
2、赏茶——初识仙姿龙井茶外形扁平光滑,享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盛誉。
优质龙井茶,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为最好,称为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稍逊,称为雨前茶,而谷雨之后的就非上品了。
明人田艺衡曾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之语。
(赏茶——开启茶样罐,端于客人前,双手奉上,稍欠身,供客人观赏闻香)3、赏泉——再赏甘霖4、洗杯——洗涤凡尘茶是至清至洁,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
“洗涤凡尘”,即用开水再烫洗一遍本来就是干净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冲泡高档龙井茶要用透明无花的玻璃杯,以更好地欣赏茶叶在水中上下翻飞、翩翩起舞的仙姿,观赏碧绿的汤色、细嫩的茸毫,领略清新的茶香。
现在,将水注入将用的玻璃杯,一来清洁杯子,二来为杯子增温。
茶是圣洁之物,泡茶人要有一颗圣洁之心。
5、凉汤——玉壶太和龙井茶属于芽茶类,因为茶芽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直接冲泡,会破坏茶芽中的维生素并造成熟汤失味,所以在冲泡高级龙井茶时,只宜用80℃左右的开水。
“玉壶太和”即把开水壶中的水预先倒入瓷壶养一会儿,使水温降至80℃左右,用这样的水泡茶不温不火,恰到好处,泡出的茶色香味俱佳。
6、投茶——清宫佳人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他把优质茶比喻成让人一见倾心的绝代佳人。
“清宫佳人”就是用茶匙把茶叶投入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茶滋于水,水籍于器。
”茶与水的比例适宜,冲泡出来的茶才能不失茶性,并充分展示茶的特色。
一般来说,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50,即100毫升容量的杯子放入2克茶叶。
现将茶叶从茶罐中轻轻取出,每杯用茶2-3克。
置茶要心态平静,茶叶勿掉在杯外。
敬茶惜茶,是茶人应有的修养。
(投茶——将原先倒置的茶杯翻转,使其口沿向上,一字摆开。
然后,将茶罐打开,用茶匙将所需茶叶拨入茶荷,并将茶叶一一拨入茶杯中待泡)7、润茶——润莲心好的龙井茶外观嫩如莲心,清代乾隆皇帝把茶叶称为“润心莲”。
“润心莲即在开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
”采用“回旋斟水法”向杯中注入少许,以1/4杯为宜,温润的目的是浸润茶芽,使干茶吸水舒展,为将要进行的冲泡打好基础。
(浸润泡——向杯中倾入适当温度的开水,用水量为杯容量的1/4至1/5。
放下水壶,提杯向逆时方向转动数圈,目的在于使茶浸润,吸水膨胀,便于内含物质浸出。
时间掌握在1分钟以内。
)8、冲水——凤凰三点头冲泡龙井茶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在向嘉宾们三点头致意。
温润的茶芽已经散发出一缕清香,这时高提水壶,让水直泻而下,接着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复三次,让茶叶在水中翻动。
这一冲泡手法,雅称凤凰三点头。
凤凰三点头不仅为了泡茶本身的需要,为了显示冲泡者的姿态优美,更是中国传统礼仪的体现。
三点头像是对客人鞠躬行礼,是对客人表示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茶的敬意。
(冲泡——提壶冲水入杯,通常用凤凰三点头法冲泡,水至茶杯总容量的七成满为止,这种冲泡方法叫下投法。
但对一些外形紧结重实的细嫩名优绿茶,诸如蒙顶甘露、庐山云雾等可采用上投法冲泡。
即杯中先冲上七分满的水,再取茶投入,茶叶就会徐徐下沉,逐渐舒展。
)9、奉茶——观音捧玉瓶客来敬茶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也是茶人所遵从的茶训。
将精心泡制的清茶与新朋老友共赏,别有一番情趣。
让我们共同领略这大自然赐予的绿色精灵。
佛教故事传说观音菩萨常捧着一个白玉净瓶,净瓶中的甘露可消灾除病,救苦救难。
茶艺小姐把沏泡好的茶敬奉给客人,我们称之为“观音捧玉瓶”,意在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奉茶——要面带微笑,双手欠身奉茶。
茶杯摆放的位置,以方便客人取饮为原则。
茶放好后,应向客人伸手掌示意,说声“请品茶!”)10、赏茶——春波展旗枪这道程序是龙井茶艺的特色程序。
杯中的热水如春波荡漾,在热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开来,尖尖的叶芽如枪,展开的叶片如旗。
一芽一叶的称为“旗枪”,一芽二叶的称为“雀舌”,直直的茶芽称为“针”,弯曲的茶芽称为“眉”。
在品龙井茶之前,先观察在清碧澄净的茶水中,千姿百态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随波晃动,好像有生命的绿精灵在舞蹈,十分生动有趣。
11、闻茶——辩香识茶韵品龙井茶要一看、二闻、三品味,在欣赏了“春波展旗枪”之后,要闻一闻茶香。
龙井茶与花茶和乌龙茶不同,它的香气更加清幽淡雅,必须用心灵去感悟,才能够闻得到龙井茶那种春天的气息,以及清纯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评定一杯茶的优劣,必从色、形、香、味入手。
龙井是茶中珍品,素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佳茗之称。
其色澄清碧绿,其形一旗一枪,交错相映,上下沉浮。
通常采摘茶叶时,只采嫩芽称“莲心”;一芽一叶,叶似旗、芽似枪,则称为“旗枪”;一芽两叶,叶形卷曲,形似雀舌,故称“雀舌”。
闻其香,则是香气清新醇厚,无浓冽之感,细品慢啜,体会齿颊留芳、甘泽润喉的感觉。
12、品茶——淡中品至味龙井茶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它虽然不像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像乌龙茶那样醉人,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品,就一定能从淡淡的龙井茶汤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龙井茶大多冲泡三次,第二泡的色香味最佳。
因此当客人杯中茶水见少时,要及时添注热水。
龙井茶初品时会感清淡,需细细体会,慢慢领悟。
正如清代茶人陆次云所说:“龙井茶,真者甘香如兰,幽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为益于人不浅,故能疗疾,其贵如珍,不可多得也。
”品尝龙井茶,像是观赏一件艺术品。
透过玻璃杯看着上下沉浮的茶叶,看着青绿的清汤,娇嫩的茶芽,龙井茶仿佛是一曲春天的歌、一幅春天的画、一首春天的诗。
让人置身在一派浓浓的春色里,生机盎然,心旷神怡。
13、谢茶——有缘再聚品茶有三乐。
一曰“独品得神”,一个人面对青山绿水或置身于高雅的茶室,通过品茗,心驰寰宇,神交自然,物我两忘,此一乐也。
二曰“对品得趣”,即两个知心的朋友相对品茗,或无须多言即心有灵犀一点通,或推心置腹倾诉衷肠,此亦一乐也。
三曰“众品得慧”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矣。
”众人相聚品茶,相互沟通,相互启迪,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这同样是一大乐事。
在品了头道茶之后,请嘉宾自己泡茶,以便通过亲自实践,从茶事活动中去感受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无穷乐趣。
鲁迅先生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今天我们在此共饮清茶也是一种缘分,“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愿有缘再次相聚,谢谢大家。
篇二:西湖龙井茶艺表演解说词西湖龙井茶艺学习和表演西湖龙井是我国的第一名茶,历史上曾分为“狮”、“龙”、“云”、“虎”、“梅”五个品号,现在统称为西湖龙井茶。
同时西湖龙井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下面就关于西湖龙井茶文化做一介绍。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龙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
茶有“四绝”:色绿、香郁、味甘、形美。
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
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
”这优美的句子如诗如画,堪称西湖龙井茶的绝妙写真。
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于一体,泡一杯龙井茶,喝出的却是世所罕见的独特而骄人的龙井茶文化。
早在北宋时期,龙井茶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当时灵隐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和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已列为贡品。
北宋高僧辩才法师归隐故地,也是当年与苏东坡等文豪在龙井狮峰山脚下寿圣寺品茗吟诗之处,苏东坡有“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之句赞美龙井茶,并手书“老龙井”等匾额,至今尚存寿圣寺胡公庙、十八棵御茶园中狮峰山脚的悬岩上。
到了南宋,杭州成了国都,茶叶生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元代,龙井附近所产之茶开始露面,有爱茶人虞伯生始作《游龙井》饮茶诗,诗中曰:“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
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
坐我詹卜中,余香不闻嗅。
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碧岫。
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可见当时僧人居士看中龙井一带风光幽静,又有好泉好茶,故结伴前来饮茶赏景。
到了明代,龙井茶开始崭露头角,名声逐渐远播,开始走出寺院,为平常百姓所饮用。
明嘉靖年间的《浙江匾志》记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
”明万历年的《杭州府志》有“老龙井,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之说。
万历年《钱塘县志》又记载“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
”此时的龙井茶已被列为中国之名茶。
明代黄一正收录的名茶录及江南才子徐文长辑录的全国名茶中,都有龙井茶。
如果说在明代龙井茶还介于诸名茶之间的话,到了清代,龙井茶则立于众名茶的前茅了。
清代学者郝壹恣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龙井,江南之芥片,闽之武夷云。
”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来到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
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还被封为“御茶”。
从此,龙井茶驰名中外,问茶者络绎不绝。
近人徐珂称:“各省所产之绿茶,鲜有作深碧色者,唯吾杭之龙井,色深碧。
茶之他处皆蜷曲而圆,唯杭之龙井扁且直。
”民国期间,著名的龙井茶成为中国名茶之首。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积极扶持龙井茶的发展,龙井茶被列为国家外交礼品茶。
茶区人民在政府的关怀下,改旧式柴锅为电锅,选育新的龙井茶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栽培采制技术,建立龙井茶分级质量标准,使龙井茶生产走上了科学规范的发展道路。
从龙井茶的历史演变看,龙井茶之所以能成名并发扬光大,一则是龙井茶品质好,二则离不开龙井茶本身的历史文化渊源。
所以龙井茶不仅仅是茶的价值,也是一种文化艺术的价值,里面蕴藏着较深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以上就是关于西湖龙井茶文化的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西湖龙井的文化有所帮助。
龙井茶,虎跑水”,是闻名中外的杭州双绝。
今天很荣幸为大家冲泡一杯润如莲心的龙井茶。
1、冰心去凡尘茶是至清至洁,天涵地育的灵物,所以泡茶所用的器皿也须至清至洁。
泡茶前我们用清水把本来就洁净的玻璃杯再烫洗一遍,以示对嘉宾的尊敬。
2、凉汤——玉壶养太和。
绿茶茶芽极其细嫩,若直接用开水冲泡,会烫熟了茶芽造成熟汤失味。
所以要将烧沸的热水凉至80度左右再用来冲茶。
这样不温不火,恰到好处的水泡出的茶才色香味俱美。
3、清官迎佳人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他把优质的绿茶比喻成让人一见倾心的绝代佳人。
龙井茶外形扁平光滑,享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盛誉。
“清宫迎佳人”即用茶匙把茶叶投入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