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鼎典家园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

鼎典家园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

连云港市海州鼎典嘉园住宅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目录(文字部分)第一章设计总说明第二章总平面设计说明第三章建筑设计说明第四章技术经济指标第五章景观设计说明第六章结构设计说明第七章给排水设计说明第八章燃气设计说明第九章管线综合说明第十章电气设计、智能化系统设计说明第十一章暖通设计说明第十二章道路设计说明第十三章消防篇第十四章人防篇第十五章环保篇第十六章节能篇连云港海州鼎典嘉园住宅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项目组成员名单院长:陈柏林总建筑师:于开勤总工程师:李世歌项目负责人:周屹建筑设计:宋鹏王玉敏杨宗玉毕长伟娄可志结构设计:王岚杨太山薛成吕俊给排水设计:李长江燃气设计:李长江管线综合:李长江电气设计:倪志刚暖通设计:钟默连云港市海州鼎典嘉园住宅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第一章总说明一、设计依据1.1、连云港市规划局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1.2、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1.3、业主提供的本地块的电子地形图。

1.4、国家及连云港市有关城市建设管理法规、规划及建筑、结构、设备等设计规范和有关文件等。

二、项目概况本项目造址于连云港市海州区的西北部,南面为海州古城,周边自然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地理位置优越。

地块北临海宁西路、南临规划小路,东面为新海路,西边靠幸福路。

整个地块基本完整西面宽,东面略窄,由西向东基本呈45度斜向矩形布置。

整个小区共36栋住宅楼,,在海宁路及幸福路沿街共布置11幢8+1层中高层住宅,内部布置24幢6层砖混住宅,另有1幢底框住宅,下部一层为商业,上部为5层住宅。

合计1056户。

商业沿周边道路布置。

会所位于小区东西两地块的结合部位,另在小区西南角根据规划要点要求设计一个独立的农贸市场。

总建筑面积,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22935.09平方米,新建人防地下室建筑面积4831.56平方米。

总开发建设总面积127966.45平方米。

第二章总平面2.1.现状分析(1)有利条件项目所处地段交通便利,幸福路为城市南北向主干道,向南连接海州区中心地带,海宁大道为城市东西向主干道,向东通往连云港市中心区。

用地所处区域为海州区住宅重点发展地段,设施配套齐全,生活便利。

地理位置较好,处于海宁大道、幸福路、新海路三路围合之地块,距离海州古城只有咫尺之遥,周围拥有良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2)不利条件用地基本呈矩形,但有西部较宽、东部稍窄的不规则缩小形状。

其中北边靠近海宁路的部分用地界限较为规整,南边部分的东边界呈不规则状。

用地总体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场地基本较为平坦外,少量部分为老城拆迁部分;地块本身地势突变不大,竖向也需要做少量的调整和整合。

2.2总体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1)整体性本设计总体规划采用一条贯穿地块南北的景观主轴与围绕小区内部四周的环形道路将地块各个区域联系起来,各住宅组团分布在此景观主轴与围绕小区内部四周的环形道路上。

中心绿化和各种不同功能的活动场地沿景观主轴设置。

中心绿地位于小区北面的主入口与南边次入口之间的景观主轴上处。

景观主轴以北面的北入口大广场为起始点,以南面的南入口小广场为结束点。

将小区自然分为东西两个地块。

11栋8+1层中高层住宅沿海宁路及幸福路布置,将小区内部与外部道路有机分割。

会所位于小区东西两地块的结合部位,靠近小区北面的主入口,沿景观主轴布置,就近服务小区东西两部分居民,也为对外提供服务创造便利条件。

(2)均好性:尊重每户业主,阳光、空气、绿地、交通为居者所共有。

匀质与个性化空间的营造,使得户户开窗见绿,小区内部形成多个景观结点,人们将有更多选择,实现利益均等与最大化。

在保证均好性的基础上,确保小区的中心景观和集中绿地更为接近于高品质的住宅。

(3)以人为本:人居环境以人为本,注重景观,从布局形式,空间尺度,环境氛围到单体设计等各方面营造亲和感和人情味,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双重需要。

(4)亲和温馨的家园气氛:设计从总体到单体,从建筑到环境,从室内到室外,从主体到细节,处处营造亲切宜人的社区氛围,通过规划布局空间形式、流线设计、建筑形象、园林风格、物业配套与管理系统等各方面的配合,给居住者带来一种“回家就是度假”的感觉。

(5)结合地形进行建筑规划和景观设计本项目用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呈缓坡状,且北地块在东西方向有较大的标高落差。

设计中分别在地块中心东西两边布置多层板式住宅,在东侧的沿街部位布置小面宽的点式中高层住宅,西侧的沿街部位布置板式中高层住宅及沿街商业以适应地形,避免大工程量的土方开挖,节约工程投资。

利用草坡绿化掩盖坡道等地形处理措施,营造富有特色的立体景观形象。

2.3. 总平面设计概述(1).设计原则和主体思想:根据当前城市居住区整体规划发展前景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本设计注重了适当的超前性与先导性,体现新理念与新手法,充分满足高标准、高起点、高品位的要求。

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同时注入现代生活元素,设计出独具风格的住宅小区。

为了满足不同市民阶层的需求,体现现代住宅的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本设计遵循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的基本原则,创造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现代住区。

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努力使小区住宅日照的水平达到最佳。

道路顺捷流畅,满足小区交通和消防的要求。

美化环境,做好绿化,为小区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

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提高居住小区的生活质量。

符合国家的各项设计规范。

(2). 总体空间形态构思由于现状基地的特点,设计通过一条中央景观带作为规划结构的主要要素,将整个基地统一到一个构图要素之中,同时提高了整个小区的个性和可识别性。

在空间上,从北部入口进入后,有一条中央主景观轴,沿景观轴布置步行休闲带和运动休闲设施,景观轴直达南部入口,从而使整个小区显得通透和大气。

另外,从西向东两个入口之间,建筑总体呈弧形波浪状排步,既满足了朝向要求,有丰富了总体平面构图。

主景观轴的设置使小区住户在入口处就切身的体会到整个楼盘的尊贵典雅,中央景观带成为整个小区在规划结构中的中心。

在体现现代社区新的邻里观念、现代人文主义的同时,将整个小区的公共空间串联起来,拓展了小区的空间层次、空间形态和视觉景深。

同时社区很好的把握了小区现状地块的形态,有机布置小区水景、绿化等景观系统,绘制了小区优美的景观大环境。

小区的道路系统主要为整个外围的环形道路,成为联系各个组团的纽带。

住宅布局顺应这种走势,在取得最佳朝向的同时,与规划结构和基地形态有机的结合。

本项目住宅产品内容丰富,包括8+1层中高层住宅、6层住宅、小户公寓等。

用地呈东西向长条状,北面相对较为规整,更适合多层住宅的布局。

南面地块狭长且东边界呈不规则状,更适合布置6层住宅等小体量建筑。

同时整体布局北多层南低层的规划形态也是对海州老城的呼应,很好地适应了建筑所处的环境,沿海宁路布置8+1层中高层住宅也符合连云港市对海宁路的规划要求,在海宁路及幸福路沿街共布置11幢8+1层中高层住宅,为城市景观提升品位创造条件。

住宅自身的高低错落,形成起伏有致、舒缓连续的群体空间。

通过建筑之间的围合,彼此之间的连带与呼应,同时这些空间或穿插或延伸或叠合,形成丰富的空间感受,使得有限的空间得以极大的拓展。

并且借鉴园林的虚实相生,步移景易的处理手法,避免产生单调感。

建筑本身富有表现力的造型,也使得围合空间的感觉更为强烈。

建筑布局考虑了功能合理配置与形态丰富别致两个方面。

通过多层住宅与多层住宅以及会所的结合,构思成点线结合、大小各异、变化丰富的建筑围合空间,以此创造出自然、独特的优美居住环境。

对城市景观而言,通过线与面的生动对比,使得小区形成了立体化的、生动的城市界面,并从不同方位给予了小区一种“生活性的场所感”,使之成为城市中充满活力的有机部分。

2.4. 交通流线组织及停车方式(1).小区道路设计贯彻人车分流的设计原则,主入口中心广场处车行线分别导向两侧方向,车行线呈环状围绕在整个住宅区。

人行线沿小区中心轴线设置。

小区内部主要道路形成环状结构体系,保证车辆畅通和高效到达各个组团,在组团空间处设置小环行支路或尽端式支路。

人行系统相对独立于车行系统,保证住户回家及出行线路的便捷,提高住户在小区内活动的安全性,同时与景观布置有机结合,为小区居民日常休闲运动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

小区主要车行道路宽6.0m。

(2).小区内机动车停车方式采用地面停放、室内停放与地下停放相结合的办法,在小区中心区域设置一层地下停车库,提供机动车位145个;8+1层中高层住宅及6层住宅的底层安放汽车库和自行车库,提供机动车位240个;小区主要道路两侧及住宅院落提供机动车位143个。

综上,小区住宅总的机动车停车位528辆,符合规划设计条件中0.5辆/户的设计要求。

(3).商业部分机动车位和非机动车位沿海宁路、幸福路布置,农贸市场周边布置停车位,数量也满足规划设计条件所规定的设计要求。

住宅非机动车的设置部位包括8+1层中高层住宅的一层及6层住宅的储藏层,总共提供非机动车停车位2112个,符合规划设计条件中2辆/户的设计要求。

(4).小区地下车库单独设置在小区中心区,使居民可以方便地出入。

2.5. 无障碍设计本工程总平面中各级道路的人行道将实施无障碍措施,在人行步道设有踏步时,将同时设轮椅坡道和扶手。

在通向公共绿地、各公共设施及各活动场地的入口地段设置提示盲道。

多层住宅单元入口处设置残疾人坡道,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2.6.卫生防疫与环保设计2.6.1卫生防疫1、通风采光:住宅厅、卧室、厨房和至少一个卫生间有直接通风采光。

住宅各居室的窗地比设计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2、厕所内设备均按规范规定设置。

3、日照间距:多层建筑的南北向间距:不小于南侧多层建筑高度的1.46倍。

少量因住宅主体朝向偏移可采取日照间距折减的办法乘以0.9来合理安排住宅间距,多层住宅建筑之间及周边地区住宅建筑的有效日照时间符合日照标准。

2.6.2.环保设计1、污废水:污废水采用室内分流,室外合流制。

所有污废水由管网收集,经专用污水检测井后,排入城市管网。

2、废气:厨房设垂直排油烟道。

3、垃圾处理:由物业管理部门及时收集后,集中压缩处理后外运。

4、所有空调、通风设备均采用相应的避震、减震措施;5、进、排风口的位置、高度设置符合相应的环保规范要求;6、空调通风设备进出口风管上均设消声器,使噪音降到规范要求的标准。

7、公建含油废水做隔油预处理。

2.7.地下建筑根据规划设计条件要求,结合小区人防和地下停车库设计,在小区中心绿地的下方设置平战结合地下停车库,其中人防建筑面积4831.56㎡;小区地块内原有一一层小型人防地下室,通过改造也可投入使用,共717.77㎡。

总地下建筑面积5549.33㎡。

2.8.消防设计1、本工程多层住宅耐火等级为二级;中高层住宅为二类中高层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二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