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七十一章 骨与关节结核[可修改版ppt]
第七十一章 骨与关节结核[可修改版ppt]
骨、椎旁脓肿。 • 3、MRI:用于观察脊髓有无受压和变性。
四、诊断
• 根据症状、体征与影像学表现,诊断 不难。
五、鉴别诊断:
1、强直性脊柱炎:双侧骶髂关节炎症,弯腰 呈平腰。X线呈竹节状改变,无骨破坏与死 骨。
2、化脓性脊柱炎:发病急、病程短、高热与 疼痛十分明显、X线片呈溶骨性骨破坏、椎 体被侵蚀。
阿米卡星静脉注射。
治疗
• 3、治愈标准: • (1) 全身情况好,体温正常,食欲好。 • (2) 局部症状消失,无疼痛。 • (3) X片:脓肿缩小乃至消失,无死骨,
病灶边缘轮廓清晰。 • (4)3次ESR正常。 • (5)起床活动1年,仍能保持上述4项指标。
(二)局部治疗
1、局部制动:石膏固定,牵引两种。小关节制动1 个月,大关节结核制动3个月。
• 6、冷脓肿溃破后可形成混合感染,出现急 性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
• 7、脊柱结核的冷脓肿、坏死椎间盘、死骨 会压迫脊髓导致瘫痪。
• 8、病理脱位及病理骨折不少见。 • 9、后遗症:关节腔粘连关节功能障碍;
关节屈曲挛缩畸形,脊柱后凸畸形;肢体长度 不等。
三、实验室检查:
• 1、血SR是检查病变是否静止
六、治疗:
1、全身治疗:同前。 2、手术治疗: • (1)、切开排脓:仅在患者全身情况差、
不能耐受病灶清除术时才作。 • (2)、病灶清除术:术式多种多样,近年
发展快,基本方法:病灶清除+植骨融合 +内固定。 • (3)矫形手术:纠正脊柱后凸畸形,很少。
七、并发症:
• (1)发病机制:分两种 • 早期瘫痪:结核病变活动期脓液,结
• 1、支持疗法:休息、营养、贫血者补血药,混合感染抗 生素治疗。
• 2、抗结核治疗:异烟肼、利福平、已胺丁醇为第一线药 物
• 异烟肼:300mg qd 晨服 • 利福平:450mg Qd 晨服 对肝有毒性作用,用药3个月后
复查肝功能 • 已胺丁醇:750mg Qd 晨服 抑菌剂,对视神经有损害 • 链霉素 0.5 im Bid 或 0.75 im Qd 2-4W • 结核病全身症状明显,发热不退者可用对氨基水杨酸钠或
肉芽组织与干酪样坏死物质彻底清除,并 放抗结核药。 • (3)其他手术:关节融合术、截骨术、关 节成形术。
第二节 脊柱结核
• 脊柱结核占全身结核的首位,其中以椎体 结核占大多数,发病部位:腰椎-胸椎- 颈椎。
一、病理:
• 1、中心型椎体结核: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 好发于胸椎,只侵犯一个椎体。
• 2、边缘型椎体结核:多见于成人,好发于 腰椎。病变局限于椎体的上下缘。很快侵 犯至椎间盘及相邻的椎体。特征:椎间盘 受破坏椎间隙狭窄。
病理
• 3、寒性脓肿: 在脊柱有两种表现: • (1)椎旁脓肿: • (2)流注脓肿:
(二)临床表现
• 1、全身结核症状:低热、乏力、盗汗、消 瘦、食欲不振及贫血。儿童有夜啼。
• 2、局部疼痛: • 颈椎结核:病人常双手撑住下颌,头前倾,
颈部缩短。转颈活动受限。 • 胸椎结核:脊柱后凸畸形 • 腰椎结核:站立,行走时,用双手托住腰,
• 2、病变部位多为单发,极少数多发,对称 性十分罕见。
• 3、病变部位疼痛,儿童常有“夜啼”。 • 4、浅表关节可查出:关节肿胀,积液,压
痛,后期膝关节畸形肿胀。
临床表现
• 5、全关节结核:病灶部位积聚了大量脓液, 结核肉芽组织,死骨和干酪性坏死物质, 但因缺乏红、热等急性炎症症状,称之为 “冷脓肿”或“寒性脓肿”。
3、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伴双下肢放射痛, X线片无骨质破坏。
鉴别诊断
4、脊柱肿瘤:X线片(CT):椎弓根破坏, 椎间隙高度正常、无死骨、无椎旁影。
5、嗜酸性肉芽肿:年龄小于12岁,X线片: 整个椎体均匀压扁呈线条状,椎间隙高度 正常。
6、脊椎退行性变:老年、脊椎多处骨增生, 多椎间隙狭窄,无骨破坏。
2、局部注射:适用于早期单纯性滑膜结核。 • 链霉素 0.25~0.5 • 异烟肼:100~200mg • 链霉素+异烟肼
每周1-2次 • 不主张对冷脓肿进行反复抽脓与注入抗结核药物,
多次操作会诱发混合性感染和窦道。
(二)局部治疗
• 3、手术治疗 • (1)切开排脓:冷脓肿有混合感染,体温
高,中毒症状明显者。 • (2)病灶清除术:将脓肿、死骨、结核性
弯腰活动受限,小孩拾物试验阳性。
临床表现
• 3、后期病人有腰大肌脓肿,腰三角、髂窝、 腹股沟脓肿、可摸到。
三、影像学检查:
• 1、X线片:骨质破坏、椎间隙狭窄、死骨、寒性 脓肿影。寒性脓肿在不同部位表现不同:
• 颈椎(侧位片):椎前软组织影增高、气管前移。 • 胸椎(正位片):椎旁软组织影增宽呈梭形。 • 腰椎(正位片):腰大肌阴影增宽,或隆起。 • 2、CT检查:清晰显示病灶部位,骨质破坏、死
• 骨与关节结核好发部位:脊柱(50%)- 膝-髋-肘
• 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
一、病理:
• 1、单纯骨结核结核病灶破向关节腔 全关节结核穿破皮肤形成窦道 混合感染
• 2、单纯滑模结核结核病灶侵袭骨 全关节结核穿破皮肤形成窦道混 合感染
• 3、单纯骨结核穿破皮肤形成窦道 混合感染
二、临床表现
• 1、起病缓慢,结核中毒症状:低热、乏力、 盗汗、消瘦、食欲不振及贫血等.
和有无复发的重要指标。 • 3、结核杆菌培养(+),70%阳性率。
四、影像学检查:
• 1、X线片:能确诊,骨破坏、死骨、间隙 狭窄、冷脓肿影。
• 2、CT:清楚显示病变: • 3、MRI:能显示脊髓有无继发受压,其他
意义不大。 • 4、ECT:可早期显示病灶,但不能作定性
诊断。
五、治疗:
• (一)、全身治疗:
第七十一章 骨与关节结核
第一节:概论
• 骨关节结核是非常多见的感染性疾病,与 活贫困有直接关系。近年来,由于耐药性 细菌的增加,使骨与关节结核的发病率上 升。
概论
• 本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30岁以下占30 %,是继发性结核病。原发灶为肺结核或 消化道结核。原发灶活动期,结核菌经血 循环到达骨与关节部位,不会立刻发病。 它在骨关节内潜伏多年,待机体抵抗力下 降,或结核菌活跃,即可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