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知识点一:极坐标1.极坐标系平面内的一条规定有单位长度的射线,为极点,为极轴,选定一个长度单位和角的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就构成了极坐标系。
2.极坐标系内一点的极坐标平面上一点到极点的距离称为极径,与轴的夹角称为极角,有序实数对就叫做点的极坐标。
3.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当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在特定条件下(①极点与原点重合;②极轴与轴正半轴重合;③长度单位相同),平面上一个点的极坐标和直角坐标有如下关系:直角坐标化极坐标:;极坐标化直角坐标:.此即在两个坐标系下,同一个点的两种坐标间的互化关系.知识点三:参数方程1. 概念: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是某个变数的函数:,并且对于的每一个允许值,方程所确定的点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方程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间的关系的变数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相对于参数方程来说,前面学过的直接给出曲线上点的坐标关系的方程,叫做曲线的普通方程。
知识点四: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1.直线的参数方程(1)经过定点,倾斜角为的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其中参数的几何意义:,有,即表示直线上任一点M到定点的距离。
(当在上方时,,在下方时,)。
(2)过定点,且其斜率为的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为为常数,);其中的几何意义为:若是直线上一点,则。
2.圆的参数方程(1)已知圆心为,半径为的圆的参数方程为:(是参数,);特别地当圆心在原点时,其参数方程为(是参数)。
(2)参数的几何意义为:由轴的正方向到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半径所成的角。
(3)圆的标准方程明确地指出圆心和半径,圆的一般方程突出方程形式上的特点,圆的参数方程则直接指出圆上点的横、纵坐标的特点。
3. 椭圆的参数方程(1)椭圆()的参数方程(为参数)。
(2)参数的几何意义是椭圆上某一点的离心角。
如图中,点对应的角为(过作轴,交大圆即以为直径的圆于),切不可认为是。
(3)从数的角度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实际上是关于椭圆的一组三角代换。
椭圆上任意一点可设成,为解决有关椭圆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4. 双曲线的参数方程双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5. 抛物线的参数方程抛物线()的参数方程为(是参数)。
参数的几何意义为:抛物线上一点与其顶点连线的斜率的倒数,即。
【例题精讲】类型一: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例1.在极坐标系中,点关于极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 ,关于极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思路点拨:画出极坐标系,结合图形容易确定。
解析:它们依次是或;;().示意图如下:总结升华:应用数形结合,抓住对称点与已知点之间的极径与极角的联系,同时应注意点的极坐标的多值性。
举一反三:【变式】已知点,则点(1)关于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2)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__。
【答案】(1) 由图知:,,所以;(2) 直线即,所以或()例2. 化下列极坐标方程为直角坐标方程,并说明它是什么曲线。
(1) ;(2) ;(3) ;(4) .思路点拨:依据关系式,对已有方程进行变形、配凑。
解析:(1)方程变形为,∴或,即或,故原方程表示圆心在原点半径分别为1和4的两个圆。
(2) 变形得,即,故原方程表示直线。
(3) 变形为, 即,整理得,故原方程表示中心在,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
(4)变形为,∴,即,故原方程表示顶点在原点,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总结升华: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关键是依据关系式,把极坐标方程中的用x、y表示。
举一反三:【变式1】把下列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并说明它们是什么曲线.(1);(2), 其中;(3)(4)【答案】:(1)∵,∴即,故原方程表示是圆.(2)∵, ∴,∴,∴或,∴或故原方程表示圆和直线.(3)由,得即,整理得故原方程表示抛物线.(4)由得,∴,即故原方程表示圆.【变式2】圆的直角坐标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答案】将代入方程得.例3.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1)过极点,倾斜角是;(2)过点,并且和极轴垂直。
思路点拨:数形结合,利用图形可知过极点倾斜角为的直线为.过点垂直于极轴的直线为;或者先写出直角坐标方程,然后再转化成极坐标方程。
解析:(1)由图知,所求的极坐标方程为;(2)(方法一)由图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即.(方法二)由图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即.总结升华:抓住图形的几何性质,寻找动点的极径与极角所满足的条件,从而可以得到极坐标方程.也可以先求出直角坐标方程运用所得的方程形式,可以更简捷地求解.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则极点到该直线的距离是______。
【答案】:。
(方法一)把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则原点(极点)到该直线的距离是;(方法二)直线是将直线绕极点顺时针旋转而得到,易知,极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变式2】解下列各题(1)在极坐标系中,以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的方程为____,平行于极轴的切线方程为____;(2)极坐标系中,两圆和的圆心距为______ ;(3)极坐标系中圆的圆心为________。
【答案】(1)(方法一)设在圆上,则,,,,由余弦定理得即,为圆的极坐标方程。
其平行于极轴的切线方程为和。
(方法二)圆心的直角坐标为,则符合条件的圆方程为,∴圆的极坐标方程:整理得,即.又圆的平行于(轴)极轴的切线方程为:或,即和(2)(方法一)的圆心为,的圆心为,∴两圆圆心距为.(方法二)圆即的圆心为,圆即的圆心为,∴两圆圆心距为.(3)(方法一)令得,∴圆心为。
(方法二)圆即的圆心为,即.类型二: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例4.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1) (,为参数);(2)(,为参数);(3)(,为参数);(4)(为参数).思路点拨:(1)将第二个式子变形后,把第一个式子代入消参;(2)利用三角恒等式进行消参;(3)观察式子的结构,注意到两式中分子分母的结构特点,因而可以采取加减消参的办法;或把用表示,反解出后再代入另一表达式即可消参;(4)此题是(3)题的变式,仅仅是把换成而已,因而消参方法依旧,但需要注意、的范围。
解析:(1)∵,把代入得;又∵,, ∴,,∴所求方程为:(,)(2)∵,把代入得.又∵,∴,. ∴所求方程为(,).(3)(法一):,又,,∴所求方程为(,).(法二):由得,代入,∴(余略).(4)由得, ∴,由得,当时,;当时,,从而.法一:,即(),故所求方程为()法二: 由得,代入得,即∴再将代入得,化简得.总结升华:1. 消参的方法主要有代入消参,加减消参,比值消参,平方消参,利用恒等式消参等。
2.消参过程中应注意等价性,即应考虑变量的取值范围,一般来说应分别给出、的范围.在这过程中实际上是求函数值域的过程,因而可以综合运用求值域的各种方法.举一反三:【变式1】化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
(1)(t为参数) ;(2)(t为参数).【答案】:(1)由得,代入化简得.∵, ∴,.故所求方程为(,)(2)两个式子相除得,代入得,即.∵,故所求方程为().【变式2】(1)圆的半径为_________ ;(2)参数方程(表示的曲线为()。
A、双曲线一支,且过点B、抛物线的一部分,且过点C、双曲线一支,且过点D、抛物线的一部分,且过点【答案】:(1)其中,,∴半径为5。
(2),且,因而选B。
【变式3】(1)直线: (t为参数)的倾斜角为()。
A、B、C、D、(2)为锐角,直线的倾斜角()。
A、B、C、D、【答案】:(1),相除得,∴倾斜角为,选C。
(2),相除得,∵,∴倾角为,选C。
例5.已知曲线的参数方程(、为常数)。
(1)当为常数(),为参数()时,说明曲线的类型;(2)当为常数且,为参数时,说明曲线的类型。
思路点拨:通过消参,化为普通方程,再做判断。
解析:(1)方程可变形为(为参数,为常数)取两式的平方和,得曲线是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
(2)方程变形为(为参数,为常数),两式相除,可得,即,曲线是过点且斜率的直线。
总结升华:从本例可以看出:某曲线的参数方程形式完全相同,但选定不同的字母为参数,则表示的意义也不相同,表示不同曲线。
因此在表示曲线的参数方程时,一般应标明选定的字母参数。
举一反三:类型三:其他应用例6.椭圆内接矩形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思路点拨:由椭圆的对称性知内接矩形的各边平行于两轴,只需求出其中一个点的坐标就可以用来表示面积,再求出最大值。
解析:设椭圆上第一象限的点,则当且仅当时,取最大值,此时点.总结升华:利用参数方程结合三角函数知识可以较简洁地解决问题。
举一反三:【变式1】求椭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小距离及相应的点的坐标。
【答案】:设到的距离为,则,(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点到直线的最小距离为,此时点,即。
【变式2】圆上到直线的距离为的点共有_______个.【答案】:已知圆方程为,设其参数方程为() 则圆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即∴或又 ,∴,从而满足要求的点一共有三个. 【变式3】实数、满足,求(1),(2)的取值范围.【答案】: (1)由已知,设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2)∵,∴.【巩固练习】1. 已知点M 的极坐标为-⎛⎝ ⎫⎭⎪53,π,下列所给出的四个坐标中不能表示点M 的坐标为 A. 53,-⎛⎝ ⎫⎭⎪π B. 543,π⎛⎝ ⎫⎭⎪ C. 523,-⎛⎝ ⎫⎭⎪π D. --⎛⎝ ⎫⎭⎪553,π 2. 点()22,-的极坐标为( )3. 圆心为C 36,π⎛⎝ ⎫⎭⎪,半径为3的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 4. 极坐标方程为cos 30ρθθ-=表示的圆的半径为( )5. 若A 33,π⎛⎝⎫⎭⎪,B -⎛⎝⎫⎭⎪36,π,则|AB|=___________,S A O B ∆=___________。
(其中O 是极点) 6. 极点到直线()cos sin ρθθ+=_____________。
7. 极坐标方程2sin 2cos 0ρθθ-⋅=表示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8. 若圆C 的方程是2sin a ρθ=,则它关于极轴对称的圆心方程为____________,它关于直线θπ=34对称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__。
9. 方程sec 0cos x a ab y b θθθ=⎧≠⎨=⎩(为参数,)表示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10. 直线x x t y y t =+=-⎧⎨⎩003(t 为参数)上任一点P 到()Px y 000,的距离为__________。
11. 直线2211216x t t x y A B y ⎧=+⎪⎪+=⎨⎪=-⎪⎩为参数)与圆交于、两点,则AB 的中点坐标为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