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含答案)

A.18:7B.7:2C.7:3D.21:8
【答案】B
【解析】
【详解】
设5.6g一氧化碳完全反应需要氧元素质量为x,
x=3.2g,
则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4g﹣3.2g):3.2g=7:2。
故选B。
【点睛】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18.铜能与硝酸反应,但不产生H2.根据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推测 X 的化学式是( )
C、根据反应图示可知,转化①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错误;
D、根据甲和丙的化学式,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甲物质,故D错误。
故选B。
14.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物质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16
X
5
24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5
D.X值为28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质量总和,反应后增加的是反应物,减少的是生成物。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32:32=1:1,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前后硫原子的个数不变,但氧分子参加了反应,个数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S+O2 SO2,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8.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B.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静止不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由2FeTiO3+6C+7Cl2═2X+2TiCl4+6CO可知,反应前铁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后钛原子都是2个,碳原子都是6个,氧原子都是6个,反应前氯原子是14个,反应后应该是14个,其中6个包含在2X中,因此X的化学式是FeCl3。故选A。
2.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 2HCl
【答案】D
【解析】
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错误;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错误;D、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氯化氢气体,化学方程式为:H2+Cl2 2HCl,正确。故选D。
9.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D
【解析】
A、根据图可知:两种单质生成一种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
B、根据图可知:氢分子和氯分子变化成了氯化氢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错误;
7.下列关于S+O2 SO2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
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分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2:1
【答案】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析】
【详解】
A、S+O2 SO2,可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选项说法正确。
3.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
C.此反应有三种新物质生成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1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各物质微粒的个数关系如图: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构成可知,此反应有单质生成.故D说法正确;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故B说法错误;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构成可知,此反应有两种新物质生成,故C说法错误;D、由各物质微粒的个数关系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故D说法错误.故选A
A.N2O3B.NO2C.NOD.N2O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可知,反应前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3、8、8、2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故选C。
D、由于反应物中有一个分子过量,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3︰1,故D正确。故选D。
15.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B.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1:4
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答案】B
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5.在化学反应A+B2=2C中,已知20g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C。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20B.32C.48D.96
【答案】C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0gA和B2充分反应生成30gC时参加反应的B2质量应为:30g-20g=10g;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x,则
【详解】
A、反应后甲增加了 ,则甲是生成物,丁增加了 ,则丁是生成物,丙反应前后质量没变,丙可能没参加反应或是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
,则 ,则反应表达式是 ,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
B、丙反应前后质量没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或者没参加反应,故B正确;
C.反应后甲增加了 ,丁增加了 ,则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 ,故C正确;
设参加反应A物质的质量为x
x=11.2g
答:参加反应A物质的质量为11.2g。
12.2018年10月28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第三次试海成功。用到的金属钛主要通过下列反应制得:
①2FeTiO3+6C+7Cl2═2X+2TiCl4+6CO,②TiCl4+2Mg═Ti+2MgCl2.则X的化学式为()
A.FeCl3B.FeCl2C.Fe2O3D.FeO
D、在密闭容器中,则有 ,则 ,故D不正确。故选D。
11.在化学反应A+2B=C+D中,若5.6g A和7.3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 C,现在要得到0.4g D,需要A的质量为( )
A.5.6gB.11.2gC.14.6gD.无法计算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生成D的质量:5.6g+7.3g﹣12.7g=0.2g
【解析】
【详解】
A、相对分子质量不能带g,故错误;
B、丙物质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6=3:1:4,故正确;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 H2 CH3OH+ H2O,故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错误;
D、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没有单质,故不可能是置换反应,故错误。故选B。
16.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发生反应提供,化学方程式为:2NH4ClO4 N2↑+Cl2↑+2O2↑+4X.则X的化学式是( )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错误;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故正确。
点睛:
化学反应的实质一般是指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直接聚集构成新物质)。
10.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学反应的实质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
2
21
5
反应后质量/g
10
2
9
待测
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是生成物B.测得反应后丁的质量为4g
C.乙可能是催化剂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3:1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通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看出,反应物中有一个分子过量,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正确;
B、该反应只有1种生成物,故B不正确;
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看出,每个生成物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故C不正确;
A.H2B.H2OC.H2O2D.HCl
【答案】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