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统计学相关公式汇总

医学统计学相关公式汇总

医学统计学相关公式汇总Chapter 基本概念显著性检验(test of significance ):计算P 值 医学统计工作的内容: 1、实验设计:最关键最重要2、收集资料:最基础 原始资料:实验数据现场调查资料 医疗卫生工作记录 报表 报告卡 质量控制——精度和偏倚 3、整理资料(1) 资料的逻辑检查(坏数) (2) 一致性检查(3) 原始数据加工:频数分布表4、分析资料:统计描述(表、图、离散趋势、集中趋势)和统计推断 统计描述类型的选择:集中趋势 离散趋势 对称、正态 μ,x S SS ,, 对数正态 G S lgX 偏态及其他 M Q ,R 单位不同或均数差别大 CV医学统计的资料类型: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分组资料 医学统计学的对象:有变异的事物 总体和样本:总体(population )的特性: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抽样的要求:代表性、随机性、可靠性、可比性。

样本的三性:代表性、随机性、可靠性。

可靠性(reliability ):实验的结果要具有可重复性。

即由科研课题的样本得出的结论所推测总体的结论有较大的可信度。

两样本间具有:可比性。

误差的类别:1、系统误差(system error ):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没有调零、标准试剂未经矫正、标准指定偏高或偏低等原因,造成的观察结果的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

必须克服。

2、随机测量误差(random measurement error ):在避免系统误差的情况下,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造成对同一对象多次测量值的不一致。

3、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由于抽样造成的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别。

不可避免。

样本含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如均数的抽样误差:|-X | 。

概率(probability ):P (A )小概率事件:P ≤0.05(有统计学意义)或P ≥0.01(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Chapter 集中趋势的统计描述手工整理资料频数表(frequency table )的步骤: 1、求极差(全距) 2、确定组数、组距 参考组距=全距 / 组数 3、确定组段4、手工编制划记表 直方图(histogram ): 高度:各组的频数 纵轴 宽度:组距 横轴表示组限 均数(average ):适用:对称分布或偏度不大的资料,尤其适合正态分布。

抽样总体样本推断1、算术均数(mean ):n∑=X X2、加权均数:n∑=X f X3、几何均数:n∑-= X lg lg G 1,n∑-=M 1 X lg f lg G中位数(median ):观察值按照从小到大排列时,居中心位置的数值。

适用于1、分布明显成偏态时,2、频数分布的一端或两端无确切数值时。

不便于统计计算。

if f n 5.0L M MLM ⨯-+=)(M :中位数;L M :M 所在组的上限;f L :M 所在组之前积累的频数;f M :M 所在组的频数;i :组距。

百分位数(percentile ):Px 。

在一组中找到这样一个数值P ,全部观察值的x%小于P 。

P 75、P 25描述资料离散程度。

if f x%n L P xLx X ⨯-⨯+=)(众数:一组观察值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那个观察值。

若为分组资料,则为频率最高组的组中值。

适用于大样本,但粗糙。

Chapter 离散程度的统计描述离散的表述指标:1、按间距计算:极差、四分位数间距2、按平均差距:离均差平方和、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极差(range ,R ):即全距。

粗略。

适用于任何分布。

四分位数间距(quartile ,Q ):一组观察值按大小排序后,分成四个数目相等的段落,每个段落观察值的数目占总例数的25%。

去掉两端含有极端数值的25%,取中间的50%的观察值的数据范围即为~。

越大则数据变异越大。

适用于偏态分布。

Q=P 75 - P 25离均差平方和(sum of square of deviation ):∑∑∑-==nX X X -X SS 222)()( 方差(variance ):样本方差1-n X -X SSS 22∑==)(ν总体方差 NX -X SSS 22∑==)(ν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 ):νSSS S 2==适用于近似正态分布。

p.s.1、可用于合并资料的直接计算2、与均数结合可以完整概括一个正态分布。

变异系数(CV ):用于均属相差交大或单位不同的几组数据观察值的比较。

CV=%100XS⨯ 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 ): 1、正偏态分布:高峰向左,长尾向右 负偏态分布:高峰向右,长尾向左。

2、μ和σ是正态分布总体的两个参数,对应样本统计量中的S 和X 。

实际应用中μ和σ通常未知,可以将S 和X 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量使用。

注意对比:1-n X -X S2∑=)(N-X 2∑=)(μσ 2、μ是位置参数,σ是变异参数。

描述方法:N (μ,σ2)3、曲线下面积的意义:X 1~X 2出现的概率。

μ±σ 68.3%μ±1.96σ (单侧μ±1.645σ) 95% μ±2.58σ(单侧μ±2.33σ) 99%标准正态分布(standard~):是μ=0,σ=1的正态分布。

对于任何参数为μ、σ的正态分布,都可以通过变量变换转化成标准正态分布:σμ-x u =。

医学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value range )的制定方法: 1、选择足够数量的正常人作为参照样本 2、对选定的参照样本进行准确的测定 3、决定取单侧范围还是双侧范围值 4、选择适当的百分范围 5、估计参考值范围的界限Chapter 抽样误差与可信区间中心极限定理:在样本含量很大的情况下(n ≥50),无论样本测量量(X )服从什么分布,样本均数X 的抽样分布都近似服从以μ为均数的正态分布N (μ,σ2/n )标准误(standard error ):样本均数X 之间变异的标准差。

nXσσ=实际工作中总体标准差σ 未知,,用样本的标准差S 代替:nSS X =标准误(公式)的意义:1、与标准差的联系:在样本含量一定的情况下,标准误与标准差成正比。

(1)当观察值的变异(标准差)较小时,样本均数之间的抽样误差较小,抽到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属可能相差较小,用X估计μ的可靠性较好(2)当观察值的变异较大时,样本均数之间的抽样误差较大,抽到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属可能相差较大,用X 估计μ的可靠性较差。

2、与样本含量的关系:与其平方根成反比,说明在同一总体中随机抽样,样本含量越大,标准误越小。

3、标准误反映了样本均数间的离散程度,也反映了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异。

参数估计(parameter estimation):指偶那个过样本参数估计总体参数,是统计推断的重要内容之一。

常用方法有点估计、区间估计。

点估计(point ~):使用单一数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适用于各种资料。

区间估计(interval ~):按照预先给定的概率计算出一个区间,使它能够包含总体参数。

给定的概率(1-α)称为可信度。

计算得到的区间称为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可信区间通常包括两个数值界定的可信限(confidence limit),分别为上限、下限。

总体均数估计的95%可信区间表示:该区间有95%的概率包含总体均数μ。

注意不可以说“总体均数有95%的概率落在这个区间里”。

可信区间估计效果的比较:1、(1-α)越接近1越好,概率↑2、区间宽度越窄越好,精确度↑但两者是矛盾的。

一般选择(1-α)=95%。

t 分布(t distribution ):是以0为中心的对称分布;当∞→ν时,t 分布的极限分布就是标准正态分布。

在正态分布的总体中进行抽样,n/S -x μ服从自由度1n -=ν的t 分布。

t 的大小与α、自由度有关。

可信区间的计算:XS ⨯-να,2/t X ( ,)X S ⨯+να,2/t X若n ≥50,则t 分布接近标准正态分布,则简化 X S ⨯-2/u X α( ,)X S ⨯+2/u X α 若σ已知,则可简化为Xσα⨯-2/u X ( ,)X σα⨯+2/u X96.1u 05.0=,58.2u 01.0=Chapter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hypothesis test ): 目的:比较总体参数有无差别基本思想:首先对所需比较的总体提出一个无差别的假设,然后通过样本数据推断是否拒绝这一假设。

基本方法:反证法和小概率事件。

基本步骤:1、建立假设和确定检验水准无效假设(null hypothesis ):H 0:μ=μ0(或μd =0),总体均数无差别。

备择假设(alternative ~):H 0:μ≠μ0(或μd ≠0),总体均数有差别假设有单侧和双侧两种。

应用单侧检验一定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一般选用双侧检验,因为双侧检验得出有显著差别的结论,单侧检验结论也一定是显著差别;然而反之不亦然。

检验水准亦称显著性水准(significance level ),用α表示,是预先设定的拒绝域的概率值。

一般取0.05。

2、选择检验方法和计算检验统计量3、确定P 值、做出统计推断结论P 值的意义:假设检验下结论的主要依据,指在原假设成立的条件下,观察到的样本差别是由机遇所致的概率。

结论:1、p<α,样本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拒绝H 0,接受H 12、P>α,样本数据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根据现有样本不足以拒绝H 0(不等于接受H 0)。

单样本的t 检验: 条件:μ,X ,S ,n1、H 0:μ=μ0 ,α=0.05,双侧检验2、t=n/S -x μ,1n -=ν3、να,2/t配对样本t 检验:条件:n ,指标1、指标2(d ,∑d ,∑d 2) 1、H 0:μd =0,α=0.052、t=nS n d //d S dd∑=μ3、να,2/t成组设计实验的两样本均数比较 条件:n1,n2,X 1,X 2,S1,S2 1、H 0:μ1=μ2 , 2、u=22212121/S /n S X X n +-3、96.1u 05.0=,58.2u 01.0=F 检验:条件:表格略1、H 0:各组总体均数相同, H 1:各组总体均数不全相同2、EE TRTR E TR SS SS MS MS F νν//==,v TR =k-1,v E =n-k3、F 符合自由度为(k-1,n-k )的F 分布。

F 值接近1,则可认为均值只来源于随机波动。

若F>1,且F>F α,(k-1,n-k),则P<α,……。

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1、第一类错误:当H 0为真时,拒绝H 0接受H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