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警察变迁

中国近现代警察变迁


民国冬装警察
民 国 警 察 分 局 局 长
女警在检查行人物品
女警在训练
当时的消防车
民 国 警 扣
民 国 警 察 帽 子
清末民国警察帽徽演变
• 从清朝末期到民国时期的警察,实际上是 统治阶级为了进一步加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迫害进步人士,消除异己的一种合法化了 的工具。但从它的出现及其职业本身的意 义上来说,这是社会及其分工在进步和细 化了的表现,应该被予以肯定。
中国近现代警察变迁
1
清末警察 北洋时期警察 民国时期警察 新中国警察
2
3
4
• 最早在中国出现的现代意义的警察,是 出现在清末外国在华设置的“租界区” 内。 • 1841年,在香港组建的警察应该是中国 最早的警察。 • 上海租界警察设立于1853年。上海是中 国租界设立最早、规模最大、发展最快 的地方,警察机构也随着租界的扩大而 逐步发展。
天民式”。
五九式警服:上 衣白色,增加了领 章,领章中有一铜 质盾牌,上缀五颗 五角星,下装颜色 由藏青改为藏蓝
六五式警服:再次 与部队服装趋同,上 衣草绿色,有红领章, 下装藏蓝色。取消大 檐帽。草绿色软帽缀 一圆形国旗图案。
七一式警服:为 区别军、警服装, 增加大檐帽,上、 下装均改为蓝色。 后又改夏季服装为 上白下蓝。
八三式警服:改革较大, 除草绿色、红领章没有 革新,其他变化都很大: 上衣有饰有黄边的肩袢; 袖口有两条黄色袖线, 下衣饰有红裤线;大檐 帽上有了警徽,胸前有 了警号,上衣有了臂章; 臂章上虽然仍有“公安” 二字,但下面首次出现 英文 “POLICE”
八九式警服:改红领章 为松枝-盾牌领花,1993 年改为有警衔标志的箭形 领章,1995年改为肩章; 臂章由悬挂式改为缝制式; 下衣取消红裤线;配发黄 衬衣、蓝领带;警号由红 色改为蓝色。变化较大、 但不惹人注意的是,领带 上有了“警察”的汉语拼
4、警察培养
国家机器随 着国家的发 展日益发展 完善。
清末民初没有完 备的警察培训机 制,仅靠短时间 集训培养警察。
从国民政府时期 到新中国,建立 警察学校等 ,警察教育机制 不断完善。
• 延安市警察队的警服从头到脚一身黑,帽 子虽与八路军的式样一致,可没有钉帽徽, 领章是铝制的,正面上的“边警”两个字, 即“边区人民警察”的简称,稍远一点就 看不清楚……整体感觉与国民党政府警察 的警服差别不大。
新中国成立前夕, 警察着装同八路军、 解放军着装一致,只 是款式有所变化:男 服上衣为中山装,下 衣为马裤;女服为列 宁装。
清末巡警
袁世凯最早建立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警 察”
•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天津之后,要求清 政府的军队不得驻守天津城。袁世凯从 自己的新军中,调拨了3000名精锐士兵, 军装换警装后进驻天津城。这批警察驻 守天津城,维持了天津的社会治安,混 乱局面得到明显改观。 • 1905年10月8日,慈禧批准了袁世凯的 建提议,责令设立巡警部,成为全国统 一的中央警察主管机构。巡警部下属分 别设有敬政、警法、警保、警务、警学 五个部门,统领全国警察事务。这标志 着中国现代警察制度的正式建立。
2、警察帽徽
清末民初 新中国 结论
中国各地警察 帽徽各异,没 有统一持久使 用的帽徽。帽 徽元素多变: 盘龙、五星、 国民党党徽、 文字等。
中国警察帽徽 虽然国徽 等元素。
警察帽徽演变 与中国时局变 化相关。政策 多变、军阀混 战不利于统一 稳定的帽徽的 使用。
• 租界警察:巡捕房欧洲籍巡警 巡捕房中国籍巡警 巡捕房印度籍巡警
上海租界巡捕房的英国巡警
上海租界内的中国巡警仍然留着长辫子
两星期的训练-上海市警察
上海警察
法租界霞飞巡捕房,今为东风中学校舍
广州差佬用的“银鸡”(警笛)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察纽扣
• 1898年6月9日,湖南巡抚陈宝箴、黄遵宪 等人,参照西方及日本的警察机关,创建 了湖南保卫局。可以说是近代中国警察的 前身,同时也正式拉开了警察作为一门职 业正式登上社会舞台的序幕。遗憾的是, 成立三个多月之后不久,湖南保卫局被迫 撤消。
3、警察着装
清末 民初
警察穿着简陋、装备落后,服饰从形 式到章程无统一规定,各省依地方风 俗习惯自定,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
民国新中国
警察穿着整洁统一、装备完善,服饰 改革展现时代特色。
结论
警察着装变化,体现时代背景下生产 力发展水平的变化,以及国家是否统 一、人民生活是否安定,且与国际接 轨趋势不断加强。
音。
• 九九式警服:即现行警察着装。基本颜色为藏蓝, 与国际警察服装基本接轨。其细微处是臂章上几十 年的“公安”二字变成了“警察”。
新中国警察帽徽演变
个人总结:1、警察组成
结论
民国乃至新中国 清末民初
中国警察组成 为欧洲籍、印 度籍、中国籍 警察混杂。
警察组成为统 一的中国籍警 察。
国家主权是否 独立,影响到 国家机器的组 构与运行。
• 新中国成立后,警察被正式命名为“人民 警察”。人民警察的制式服装,从1950年 起,在颜色和款式上进行了七次改革 。
五○式警服:同解放 军着装,但胸章标有 “人民公安部队”字 样,臂章有“公安” 二字,帽徽为中间嵌 “公安”字样的红五 角星。
五五式警服:上 衣为白色和草绿 色,下衣藏青色, 平顶大檐帽。即 我们熟悉的“马
宣统年间,高等巡警学堂在各省省会 设立,这是其中一省的学堂
•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保留并加以完善了由袁世 凯在清末建立的现代警察制度,且借鉴和参考了 欧洲,特别是德国警察机构的运行模式,使警察 的职能、机构和警种更加趋于完善。 • 1914年,北洋政府在北京创建了最早的武装警察 队伍——“保安警察大队”。它的成立名义上是保 安警察,实际却是北洋政府的内务部队性质的武 装,类似于今天的“武警”。
• 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革命时期,也设立了相应 的保卫制度.井冈山时期的民警局、刑事侦探 局、政治保卫局、肃反委员会就是我国现代 公安机关的雏形。那时的“警服”,就是红 军战士的服装。都是红军战士,只是分工不 同。 • 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从保 安进驻延安。为保证中央和地方党政军机关 的安全,维护当地社会治安秩序,1938年5月, 成立延安市警察队,这支队伍后来成为人民 公安队伍的前身。
北洋政府时期在宗教法会上执勤的军警督查
1917-1919年北京警察的帽徽
1917-1919年福建福州警察的帽徽
1917-1919年四川遂宁县警察的帽徽
1917-1919年天津警察的帽徽
• 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也继续沿用了北 洋政府时期的警察制度和模式。并在警种 职能的设置上更加细化。1929年,上海警 察局招募了中国的第一批女警察。建立分 批派驻国外学习先进的警察制度。还设立 了高等警官学校、初等警官学校、警事训 练所等各项制度比较完备和健全的三级警 察教育、培训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