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时从天然气、石油和煤中获取燃料
随堂测试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点燃甲烷之前需要检验纯度()
(2)煤里主要含碳及少量的其他元素,但绝大多数都含硫,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会形成“酸雨” ()
(3)石油有固定的沸点,所以可以进行分馏()
(4)分馏、裂化得到的汽油成分完全相同()
(5)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短链不饱和烃()
2. 为了提高汽油产量,在石油提炼过程中常采用的化学方法是()
A.分馏B.裂化C.裂解D.干馏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经催化裂化可得到轻质燃料汽油B.裂化汽油中不含有烯烃
C.分馏和裂化都是物理变化D.将石油裂化可制得乙烯等化工原料
【答案】1. √√××√ 2.A 3.A
课后达标检测
1.煤矿的矿井里为了防止“瓦斯”(甲烷)爆炸事故,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A.通风并严禁烟火B.进矿井前先用明火检查是否有甲烷
C.戴防毒面具D.用大量水吸收甲烷
2.下列转化不属于煤或石油的综合利用的是()
A.将煤干馏制得煤焦油和焦炭B.在一定条件下将煤与氢气转化为液体燃料
C.将煤变为煤饼作燃料D.将石油裂解制得乙烯等化工原料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十八个以上碳原子的烷烃,经催化裂化可得到汽油
B.裂化汽油可用来萃取溴水中的溴
C.分馏和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D.煤焦油是混合物,可通过蒸馏使其主要成分进一步分离开来
4.某人坐在空调车内跟在一辆卡车后,观察到这辆卡车在起动、刹车时排出大量黑烟,由此可推断这辆车所用的燃料是()
A.汽油B.柴油C.酒精D.液化石油气
5.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强劲、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几百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
A .温室效应和酸雨
B .赤潮
C .白色污染
D .破坏臭氧层
6.有关煤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煤中含有碳的单质、苯、二甲苯、焦炉气
B.煤中含有碳,可看作是无机化合物
C.煤由复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
D.煤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
7.由某气体发生装置导出的气体为甲烷、一氧化碳、氢气中的一种,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将气体通入酸性KMnO 4溶液中,溶液颜色无变化,该气体一定是甲烷
B.在导管口点燃该气体,火焰呈淡蓝色,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杯壁有水滴产生,该气体一定是甲烷
C.点燃该气体,火焰呈淡蓝色,用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上有白色物质产生,该气体一定是甲烷
D.若上述B 、C 的现象均1能出现,则可判断该气体一定是甲烷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石油有固定的沸点,所以可以进行分馏
B.将含有碳原子数较多的烃经过裂化可以得到汽油
C.石油分馏所得的各馏分是混合物
D.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燃料的产量和质量
9.目前上海大部分城市居民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管道煤气,浦东新区居民开始使用东海天然气作为民用燃料,
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 、H 2和少量烃类,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 4,它们的燃烧反应如下:2CO +O 2=====
点燃2CO 2 2H 2+O 2=====点燃2H 2O CH 4+2O 2――→点燃CO 2+2H 2O
根据以上化学方程式判断,燃烧相同体积的管道煤气和天然气,消耗空气体积较大的是__________,因此燃烧管道煤气的灶具如果改烧天然气,灶具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进风口(填“增大”或“减小”),如不改进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
管道煤气中含有的烃类,除甲烷外还有少量乙烷、丙烷、丁烷等,它们的某些性质见下表:
试根据以上某个关键数据解释冬天严寒季节有时管道煤气火焰很小,并且呈断续状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
矿井里应多通风降低甲烷的浓度,防止其遇明火爆炸,严禁烟火。
2.解析:选C。
将煤变为煤饼只是改变了煤的形状,不属于煤的综合利用。
3.解析:选A。
B项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故不能用来萃取溴水中的溴;C项中干馏属于化学变化;D 项中应通过分馏使其主要成分进一步分离开来。
4.解析:选B。
卡车排出黑烟说明燃料燃烧不充分,含碳量较高,应为柴油。
5.解析:选A。
减少燃煤可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
6.解析:选C。
煤主要含有碳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氢、硫、氧、氮等元素;煤是由复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煤的干馏可获得焦炭、苯、二甲苯、焦炉气等,属于化学变化。
7.解析:选D。
B项中现象变化说明有H2O生成,可知气体物质中含氢元素;C项中现象变化说明有CO2生成,可知气体物质中含碳元素;B项、C项中现象同时出现,说明既含氢元素又含碳元素,只有CH4气体符合。
8.解析:选A。
石油是混合物,无固定熔、沸点,而分馏就是利用沸点不同加以分离的方法,A错误;碳原子数较多的烃经裂化可以得到含液态的烷烃和烯烃的裂化汽油,B正确;分馏后的产品为混合物,C正确;裂化的目的就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D正确。
9.解析:从反应的方程式上来看,消耗空气体积较大的是甲烷;所以燃烧管道煤气的灶具改烧天然气的话,应该增大空气的进入量,否则会因为天然气燃烧不充分而产生有毒的CO气体。
因为丁烷的沸点为-0.5 ℃,所以冬天时丁烷凝结为液体。
答案:天然气增大天然气不能充分燃烧,生成有毒的CO丁烷遇冷凝结为液体使管道内气流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