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大法理学试题

海大法理学试题

2002年海大法理学试卷一、判断(每题1分,共10分)1、划分法律部门的最基本的规范是法律调整的方法。

2、指出法的阶级意志性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在理论上的字突出贡献。

3、由于其所著《法理学限定的界限》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奥斯丁被人称为“分析法理学之父”。

4、普通法系国家对判例的重视和抵抗式的诉讼传统,使人们习惯于演绎型法律思维方式。

5、在古罗马,私法通常包括人法、物法和诉讼法。

6、虽然法律和道德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但人们关于法的价值的各种学说有无一例外地有其伦理的基础
7、人身权既是民事权利也属于基本人权的范畴。

8、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前资本主义法的内容具有“人的依赖性”的特点
9、《撒利克法典》是楔形文字法的代表。

10、法理学的三个基本研究方向,即法哲学、法社会和法的理论,各有所侧重,依次为价值方面、规范方面、事实方面。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法的评价功能
2、法律事实
3、立法解释
4、法律全球化
5、法的空间效力
6、权利能力
三、简答(每小题10分,共60分)1、特别法优先原则。

2、如何理解法律概念是不可缺少的法的要素。

3、法对共产党的政策有哪些制约作用。

4、简述发的局限性
5、什么是法的可诉性。

6、现代资本主义时期的法制发生了哪些变化。

四、论述(每小题25分,共50分)1、试述我国法的非正式渊源的特点及其在目前法制建设中的意义。

2、什么是法的价值,为什么说秩序是法律的基本价值。

2003年海大法理学试卷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指出法的阶级意志性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在理论上最突出的贡献。

2、特权是平等的大敌,因而封建的特权法不具有任何平等价值。

3、法理学的三个基本研究方向,即法哲学、法社会和法的理论各有所侧重,依次为鸡置放面、事实方面、规范方面。

4、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引起人们的其他法律观念的改变,但却无法改变人们的“特权”观念。

5、希腊雅典法的产生形式不同于罗马法,后者氏族习惯向法的转变是直接由氏族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冲突和矛盾完成的。

6、按照伯尔曼的观点,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渊源于11世纪下半叶西方教会的革命。

这场革命的结果之一是确立了教会法与俗法的二元格局。

7、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旧的经济基础在根本上是对立的,因此我们不能经济基础上找到社会主义法对旧法也要批判继承的理由。

8、普通法系国家对判例的重视和对抗式诉讼传统,使人们习惯于演绎型法律思维方式。

9、虽然法律和道德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但人们关于法的价值的各种学说又无一例外地有其伦理的基础。

10、法律部门的划分有其客观规范,这个客观规范来自于法律调整对象和法律调整方法的客观性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法的渊源
2、法律事件
3、法律义务
4、经济分析法学
5、立法程序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什么是法的可诉性?
2、什么是法律责任的免责条件,法律责任的免责条件有哪些?
3、古东方奴隶制法与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古典奴隶制法相比有哪些不同点?
4、现代
资本主义时期的法制发生了哪些变化?5、当今世界各国的立法体制有哪几种?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什么是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具备什么条件?
2、什么是法的价值,为什么说秩序是法律的基本价值?
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法学)
卷一法学基础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法律思维
2.法律论证
3.行为模式
4.法律溯及力
5.法律上的义务
二、简答(每题10分,共60分)
1.自然法学派的主要观点
2.法律原则的功能
3.简要介绍法律渊源的种类和内容
4.法律效力和法律实效的关系
5.法律责任的配置原则
6.简要介绍我国行政解释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
三、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
1.论中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重构
2.论法治与自由裁量的关系
卷二法学综合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德本刑用
2.诉讼时效的中断
3.比例原则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孟子的人性论与他的法律思想之间的联系
2.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及所附条件的特征
3.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主要区别
4.简述WTO体制下的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论述晚清修律中的“礼法之争”
2.通过事例分析阐述正当防卫的成立要件及从中获得的启示
3.试述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的区别
4.分析国际商事争议案件的平行诉讼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赵某孤身一人,因外出打工将一祖传古董交由邻居钱某保管。

钱某因结婚用钱,情急之下谎称该古董为自己所有,卖给了古董收藏家孙某,得款30000元(略高于同类市场价格)。

孙某因资金周转需要,向李某借款20000元,双方约定将该古董押给李某,如孙某到期不回赎,古董归李某所有。

在赵某外出打工期间,其住房有倒塌危险,因此房与钱某的房屋相邻,如该房倒塌,有危及钱某房屋之虞。

钱某遂请施工队修缮赵某的房屋,并约定施工费用待赵某回来后由赵某付清。

房屋虽经修缮,但因遇百年不遇的台风而倒塌。

年末,赵某打工回来,因古董和房屋修缮款与钱某发生纠纷。

问:
(1)钱某与孙某之间的买卖合同效力如何?为什么?
(2)孙某能否取得该古董的所有权?为什么?
(3)孙某将古董交给李某,形成何种法律关系?为什么?
(4)孙某与李某之间约定到期不赎回,古董归李某所有,该约定效力如何?为什么?
(5)钱某请施工队加固赵某房屋,这一事实在钱某和赵某之间形成何种法律关系?若赵某拒绝向施工队付款,施工队应以谁为被告向法院起诉?为什么?
2.中国某工艺品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美国某贸易公司(以下称B公司)长期进行工艺品交易。

某年3月10日,A公司电告B公司,以CIF条件向对方出口一批工艺品,总价值30万美元,用不可撤销的跟单信用证支付价款。

3月15日,B公司复电,提出降价至27万美元。

A公司经研究同意B公司的要求,遂于3月19日发电报通知B公司。

3月20日B 公司收到电报。

随后,A公司将货物运到宁波港交由某运输公司C承运。

整批货物分别装入两个集装箱,并吊装到船上。

4月4日,承运船舶行至公海时,由于船长疏忽,船上发生火灾,其中一个集装箱被火烧毁,另一个完好无损。

5月初货物运到旧金山港。

B公司拒绝接收货物,并向A公司提出索赔,双方诉至中国某法院。

问:
(1)双方的合同争议是否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来解决?为什么?
(2)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该合同在何时成立?为什么?
(3)货物在海上受到损失,B公司能否要求A公司给予赔偿?为什么?
3.某省的地方性法规《XX省城市环境卫生经管办法》规定:各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城镇街道和道路扔置垃圾,否则由城市环境卫生经管部门给予50至2000元的罚款。

2005年,该省内某市设立了“城市经管行政执法局”,上述法规设定的在该市的处罚权归入了“城市经管行政执法局”。

2006年2月,邹某在其沿街开设的个体布行经营时,把许多垃圾扔置到街面上。

城市经管行政执法局的工作人员发现,立即上前责令其清除垃圾。

邹某不仅不听,反而与执法人员大声争吵。

城市经管行政执法局最后对邹某作出处罚决定,内容包括:(1)对邹某罚款1000元;(2)责令其当即清除垃圾。

邹某对该处罚决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

理由是:既然对我罚了款,就不得要我清除垃圾;如果要我清除垃圾,就不得再对我罚款;否则,这属于对同一事件的重复处罚,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

请运用行政法知识和《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分析以下问题:
(1)该城市经管行政执法局对邹某做出的处罚决定有何问题?
(2)该行政处罚是否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理由是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