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员工持股计划信托研究

员工持股计划信托研究

员工持股计划信托研究
作者:王黎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02期
摘要:企业用有许多种类的产权制度安排。

其中员工持股制度逐渐成为了最为重要的产权制度之一。

运行顺利的员工持股制度可以实现企业内部的产权明确化,促进企业产权的多元化。

同时也促使企业建立相应的约束和内部激励机制,构建企业合理的分配制度,将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利益以及未来长远发展紧密联系。

本文对员工持股信托模式进行优势分析,并针对现状,提出该模式的改善措施,以望进一步推广和实践员工持股信托模式。

关键词:员工持股信托研究
员工持股制度是企业员工获取本企业的股份的一种方式。

员工的身份也从传统的劳动者变为所有者与劳动者的双身份,员工持股制度可以实现员工参与公司决策管理,瓜分企业剩余利益。

员工持股制度在国际上已经广受认可,这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能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竞争力,留住人才。

一、员工持股信托模式的优势
员工持股信托模式相较于其他的方面还有许多优势
1.1保护员工的持有权财产。

企业的员工以个人资金作为信托资产委托给受托人,并由受托人收购该企业的股权。

或者是员工作为受益人接受公司的股权,公司将股权委托给委托人。

在这种情况下,委托人具有信托财产的所有权,而且信托财产不能作为受托人以及委托人破产之后的财产清算类别。

1.2保护员工的利益。

在实施员工持股信托模式中,受托人需要按照相关法律的要求,尽职尽责,因为受托人在管理信托资产时的目标是实现受益人的最大利益。

《信托法》从法律层面解决了信托制度的合法性,同时规定信托财产本身及所产生的任何利益都不能由受托人而只能由受益人享受,也就是“所有权和利益相分离”原则,所以信托持股,有助于(委托人和受益人)利益得到保障。

1.3管理员工持股。

受托人需要通过管理方面的专业性来获取信任,员工看中是否能得到更大的利益。

在实际中,一般有信托公司或银行等机构来担任员工持股信托的委托方。

以信托方式实施能够解决目前员工持股计划存在的各种问题:如持股主体资格问题、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模式问题、融资渠道问题等。

1.4灵活的员工持股方案。

信托制度相对而言拥有极大的创新空间和灵活性,可以在受托委托双方做好各自利益的约定之后,针对企业员工制定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持股方案。

二、员工持股信托模式的改进措施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通过员工持股信托机制可以将委托方、受托方以及员工的法律关系理顺。

还可以在建立信托关系的情况下,受托人可以在义务之内,发挥资产的管理能力。

为了避免各方的利益冲突出现,实现受托方以实现员工利益最大化为基本目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制度的设计。

2.1用法律支持保护员工持股信托计划
员工持股制度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他与保险、金融以及税收都息息相关,只有确保多方面的制度协调,才能实现员工持股的目的。

以税法为例进行分析,可以通过运用纳税的杠杆功能,给予员工相应的优惠,积极合理的税收制度可以有效地增强员工持股制度的实施成果。

当员工持有企业股票时,纳税时可以适当的减少持有股票所得红利的个人所得税。

在混合所有制的企业中,可以将用于员工持股制度方面的费用给予一定的扣除并划入税前利润之中,从而实现减少企业的运营方面成本。

2.2建立健全員工股权相关机制
员工持股信托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员工的股权变更,主要包括兑付和退出。

一般而言,员工通过转让股权来实现股权退出,这直接影响到员工是否能成功地实现股权的兑付和退出。

在现今的法律限制下,员工的股权转让收到了一定的限制,这不仅损害了员工的个人利益,还影响了股权的有效流通。

对于员工持股的变更问题,不能一味地针对限制,而应该加强相应的监管.在员工进行股权转让时,需要保证原有股东之间互相知情,并赋予其他股东拥有优先购买权,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公司股份的流失。

在这一方面,企业可以增加股份认购和股份回购制度,这可以有效实现员工股权的变更和转让。

2.3完善信用制度
员工通常通过信贷机构来获取的持股资金,因此对于有关的信用制度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并在现今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员工持股的信贷来源。

在美国,比较常见的员工持股信托基金的如下:企业提供担保物作为担保人从而取得一定的贷款。

这种贷款方式之所以在美国得以盛行主要是因为企业拥有相对全面的信用制度。

在我国,可以在理顺担保方、员工以及其他公司的担保法律关系之后,尝试让企业或者政府作为担保方向信贷机构获取贷款。

由于银行等信贷机构不会直接向员工持股信托机构贷款,而且现今的银行注重固定资产,忽视虚拟资产,因此会受到许多限制。

在法律方面也有限制商业银行从事股票等投资业务的规定。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将虚拟资产转为可测化的资产,将股权进行价值核定,使得银行等信贷机构对股
权等虚拟资产仍然保持青睐,使信托机构增加给员工持股信托机构贷款的想法。

如果商业银行仍然限制较多,可以选择相应的金融机构贷款,这样可以直接解决员工持股信托的资金来源问题。

总结
本文分析比较了员工持股信托模式的优势,并提出员工持股信托模式的改进措施,以望进一步推广和实践员工持股信托模式。

参考文献:
[1] 袁田. 我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信托建构[J]. 证券市场导报,2013(10):55-62.
[2] 李瑞. 论我国员工持股法律制度的演变及应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
[3] 陈亨伦.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信托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