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法制史A卷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A卷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试卷A
(试卷共3页,答题时间XXX 分钟)
法律系 XXX 级 XXX 专业(本.专)科200 X 〜200 X 学年 第X 学期
题号



卩q
/<
L:
总分
复核人
得分
2•刑名从(),说明此朝法制对后世影响很大。

3西周立国,构建“家”.“国” 一体的()政权体制。

4.
汉初刘邦命萧何制泄《( )律》。

5..纠察在京刑狱司是()朝所建的中央司法机关。

1. 夏朝的中央司法官称御史。

()
2•汉代下诏“除肉刑",是汉武帝改革刑制的一次措施。

() 3•“编敕“是宋代的一种法律形式。

() 4.《北齐律》首创“十恶”之条。

()
5.1947年的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了有关上地改革的五四指示()
6南京国民政府的^六法"体系是主要由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法构成。

()
三、选择题(共15题20分;1-10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1-15
多项选择每题2分,多选题有多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
分)
1、 夏朝解释和谁罪与刑的基本依据是()
A 、 奉“天“罚罪的法制观
B 、 “明徳慎罚”
C 、 “亲亲S “尊尊"
D 、 “行刑,重其轻者“
2、 、商朝法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特点是() A 、 “刑名从商“ B 、 “听命于神”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一、填空题 (每小 1分,共6分。

) 得分 阅卷人
二、判断题(每 1分,共6分)
1.夏刑三千,罪莫大于()。

C、“敬天保民”
D、“明徳慎罚"
3、西周时,左罪量刑要考虑犯罪的主观要件,将偶犯称为()
A、丰音
B、非终
C、唯终
D、W
4、春秋末期,郑国公布成文法,这是中国历史上()
A、第一次公布成文法
B、第二次公布成文法
C、第三次公布成文法
D、第四次公布成文法
5、秦朝九卿中负责司法审判之官是()
A、卫尉
B、廷尉
C、少府
D、奉常
6、唐朝中央审判机关是()。

A司寇B御史台C廷尉D大理寺
7、奸党罪最早出现于()
A.秦律
B.唐律
C.元律
D.明律
8、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

A《大明律》B《大淸律例》
C《大淸新刑律》D《大淸现行刑律》
9、淸末修律“礼法之争”中“法理派”的代表是()
A.张之洞
B.劳乃宣C、伍廷芳D、沈家本
10、中国近代唯一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的文献是()
A、《钦左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11、.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先后实行了()»
A.禅让制
B.父死子继
C兄终弟及 D.嫡长继承制
E、遗嘱继承制
12、、四周时期婚姻的缔结实行()原则。

A父母之命B媒妁之言C同姓不婚
13、宋朝重点治盗賊,立的专门法有()
A.重法地法
B.盗贼重法
C.折杖法
D.庆元条法事类
E.大诰
14. 明淸“大三法司会审”是由()共同审理重大案件。

A都御史B大理寺卿C刑部尚书
15、唐代御史台在御史大夫和中丞下设()。

A.台院 B '殿院
C.察院
D.审刑院D附远厚别
D通政使
E,廷尉
得分阅卷人四、材料分析(8分)
材料:《唐律疏议》中说:“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

……八十以上、十岁
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盗及伤人者,亦收赎。

……'‘请就此予以分析•
(1)这是关于何原则的规立?(2分)
(2)请指出这一原则历史渊源及其思想(4分)
(3)这一规定体现了什么精神?(2)分
五、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0分)
K亲亲得相首匿
2、五院
六、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八议”入律
2、简述宋朝刑罚制度
七、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唐律的内容结构及特点
2、试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民主政权的司法原则
《中国法制史》试卷A答案
一、填空(每题1分,共6分)
1、不孝(1)分:
2、商(1)分:
3、宗法(1)分;
4、九章(1〉分:5.宋:(1)分:6. 1931。

(1)分:
二、判断对错(每1分,共6分)
1、x(I)分:
2、X (I)分:3. J <1)分:4. X (1)分:5、X(1):分6、V <1)分。

三、选择题(共15题20分;1-10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1-15多项选择每题2分,多选题有多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 A(1)分:2. B ⑴分:3. B(1)分:4. A ⑴分:5、B(1)分:6、D(1)分:7、D ⑴分:8、 B (1)分:9、D (1)分:10. B(1)分:11、BCD (2)分:12、ABC(2)分:13、AB (2)分:14、ABC (2)分:15、ABC。

(2)分:
四、材料分析题(共8分)
(1)这是关于老幼残疾者减刑的规定(2)分。

(2)这在西周时就作为“明徳慎罚“思想的体现而存在(2)分;汉武帝后,法律儒家化,这一规定作为儒家“徳治"思想的体现,进一步得到继承(2)分。

(3)这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宣扬的“恤刑“精神<2)分。

五、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0分)
1、“亲亲得相首匿“是汉律左罪量刑的原则之一,是指在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外,均可互相隐匿犯罪行为,而且减免刑罚•这一原则此后为封建法典所继承.(G分
2、五院是五权宪法的体现,是国民政府的组织机构,即立法院、行政院、司法院、考试
院、监察院•立法院为国民政府最高立法机关;行政院为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司法院掌管司法律政事务; 考试院负责官员的选拔和考核;监察院负责监察•各院皆可依据法律发布命令,并有权在职权范国内向立法院提出法律议案.(5)分
六、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⑴魏《新律》将《周礼》中的“八辟“,改为“八议",首次入律。

(2)分
(2)“八议"指作八类人犯罪,依法可以享有免刑或减刑的规左。

(2)分
(3)指“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

(6)分2、宋代刑罚,沿用隋唐以来的五刑体系法,即笞、杖、徒、流、死.(2)分其刑量等级以及议、请、减、赎等左罪量刑的基本原则,一律使有唐律(2)分,但在执行方法上有一些变化,并采用了一些新刑种.(1)折杖法⑵分⑵刺配⑵分⑶陵迟⑵分(要对这些新刑种作简单介绍)
七、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内容结构:名例律、卫禁律、职制律、户婚律、厩库律、披兴律、贼盗律、斗讼律、诈伪律、杂律律、捕亡律、断狱律(12分,对每个律法要加以说明):特点:礼法结合,礼是立法依据,法是维护礼的武器
(1分);首创“疏议”阐述唐律的立法指导思想,解释律文,简要说明有关刑罚的一些问题(1分):内容简约,十二篇,五百条,比以往的律简约(1分)。

2、革命民主政权的司法原则:(1)法律而前人人平等原则(3分);(2)司法机关统一行使审判权原则(4分);(3)废止肉刑和刑讯、重证据而不轻信口供的原则(4分):(4)依靠群众,便利群众原则。

(4分)(以上各要点要求展开论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