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 ppt课件
概况
发病率:全球 男性:第二,仅次于肺癌 女性:第四
中国:第一 死亡率:25.53 10万 好发年龄:50岁以上 男女比例 2:1
1
病因
地域环境及饮食因素 • 日本、俄罗斯、南非等国家发病30 10万以上。
而北美、西欧、印度较低 • 中国:西北与东部沿海高于南方地区 • 福建:福清、长乐、莆田 • 长期食用熏烤、腌制食品(亚硝酸盐、真菌毒
4
病因
遗传和基因 有家族史的较对照组高4倍 抑癌基因P53、APC、DDC杂会性的丢
失和突变
5
病因
总之,胃癌的确切病因不十分明确 目前资料表明: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部骤、 多阶段发展过程,涉及癌基因、抑癌基 因、凋亡相关基因与转移基因的改变。
6
病理
大体分型 早期癌:癌组织仅限于粘膜或粘膜下者,不论局 部大小或淋巴结转移
禁忌症:严重心肺肝肾疾病,有远处转移而无梗阻、出血者
12
治疗
手术治疗
根治性手术: 整块切除!包括癌灶及
可能浸润的胃壁或全部、清除胃 周围的淋巴结,重建 消化道
姑息性手术: 姑息性胃切除,重建消化道
13
治疗
手术方式
胃部分切除术 :胃癌原发灶的局部部分胃切除。 局部姑息性手术 对于病情危重(高龄、体弱、 出血、穿孔)不能耐受根治性手术者
余的切除术 为非根治性手术
18
治疗
胃癌的化疗
适应症:早期癌不化疗
1、 病理类型恶性度高,癌灶面积5平方厘米以 上、
2、多发病灶、年龄大于40岁 3、进展期胃癌手术后或根治性手术后复发者 4、应有病理诊断、一般情况好、各脏器功能正
常、无明显的并发症
19
治疗
胃癌的化疗
给药方法:口服、静脉、腹腔、动脉插管灌注 常用口服药:替加氟、优福定、氟铁龙、西罗达 静脉化疗药:5-FU MMC CDDP ADM VP-16 CF 常用的化疗方案:FAM MF ELP 新药方案:含紫衫醇、奥沙利铂联合用药方案
素、多环芳烃) • 食物中缺乏新鲜蔬菜、水果 • 吸烟高于不吸烟50%
2
病因
幽门螺杆菌:引发胃癌的 重要因素 促使硝酸盐 亚硝酸盐及亚硝胺 慢性炎症 加速粘膜上皮的过度增值畸
形变 毒性产物直接促癌变
3
病因
癌前病变―――使得胃癌发病危险性增高的 良性疾病和病理报告改变
胃息肉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残胃
10
X线钡餐造影: 无痛苦、病人易于接受 气-钡双重造
影、低张造影
11
治疗
手术治疗:主导地位,根治性手术是能达到够治愈目的重要方法 适应症:
无明显的远处转移,各重要脏器无严重的器质性病变――― 剖腹探查机会
有时即使有远处转移,但患者有梗阻、穿孔、出血的并发症 时也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姑息性手术
胃近/远端大部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 : 切除肿瘤边缘5厘米以上;胃的3/5– ¾ ;近端胃应包括3-4㎝的食道下段;
远端胃应包括幽门远侧3-4㎝的十二指肠;其他包括 小网膜、大网膜、横结肠系膜前叶、胰腺被膜;相 应的淋巴结清扫。
14
治疗
手术方式 胃癌扩大根治术: 包括胰体尾、脾在内的胃大部或 全胃切除
15
治疗
• 手术方式
联合脏器切除术: 联合肝、结肠等其他脏器的联合切除手术
16
治疗
• 手术方式
微创手术 : 胃镜下的粘膜切除和内镜下的胃楔形部分或全
胃切除
17
治疗
根治度的划分
A级 D>N 切除的淋巴结站别超过有转移的 淋巴结站别,切缘1厘米内无癌组织
B 级 D=N 切缘1厘米内有癌组织累及 C级 仅切除肿瘤和部分淋巴结,留有肿瘤残
早期癌分三型: 隆起性 浅表型 浅表隆起型、浅表平坦型 浅表凹陷型 凹陷型
7
病因
好发部位(依次为): 胃窦 (50%) 胃底 、贲门、 胃体
8
病理
淋巴转移—最主要的途径
进展期 70% 转移率与癌灶浸润深度呈正相关 常按区域分为16组, 依据距离分为 3站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纤维胃镜
• 有效方法, • 带超声探头的胃镜可以分期 • 活检,病理确诊 • 内镜下微创治疗
20
治疗
胃癌的其他治疗: 放疗、热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
21
治疗
胃癌的预后:与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特性及 治疗措施有关
5年生存率 Ⅰ期82-95% Ⅱ期55% Ⅲ期 15-30% Ⅳ期 2%
22
改变预后冀望于
提高早期癌的检出率 合理治疗 更多的新药投入临床应用
23
谢
谢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