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检测
七、检 验
7.1.样品: 应符合产品标识的描述,零件齐全,功能有效。 7.2.取样方法: 1、按照一次生产投料的批量范围进行取样,最大批 量应小于8万顶。 2、当批量范围<500顶时,单项检验样本大小为3 顶;当批量范围为501-5000顶时,单项检验样本大 小为5顶;当批量范围为5001-50000顶时,单项检 验样本大小为8顶;当批量范围为50001-79999顶时, 单项检验样本大小为13顶。
七、检 验
3、冲击吸收性能测试: (6)底座:具有抗冲击强度,能牢固安装测力 传感器。 (7)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与测力传感 器配套,最终记录及显示冲击力数值。技术要 求:冲击力采集下限位500N,连续采样时间 不低于40ms,采样频率不低于20kHz,自动 采集并显示采样区间内的最大值。 (8)测量精度:全量程范围内±2.5% 。
七、检 验
6、结果判定:
(1) 当批量范围为≤500顶时,单项检验样本 中不合格数为0 时判定为合格,单项检验样本 中不合格数为1时判定为不合 格; (2)当批量范围为501-5000顶时,单项检验样本 中不合格数 为0时判定为合格,单项检验样本 中不合格数为1时判定为 不合格; (3)当批量范围为5001-50000顶时,单项检验样本 中不合格 数为0时判定为合格,单项检验样本 中不合格数为1时判定 为不合格; (4)当批量范围为≥50001顶时,单项检验样本 中不合格数 为1时判定为合格,单项检验样本 中不合格数为2时判定为 不合格。
6.1技术性能 1、基本技术性能: 冲击吸收性能、耐穿刺性能、下颏带 强度 2、特殊技术性能: 防静电性能、电绝缘性能、侧向刚性、 耐低温性能。
六、技术性能及要求
6.2主要技术性能要求
1、冲击吸收性能 按照GB/T2812-2006中4.3规定的方法,经高温、浸水、低温、 紫外线照射预处理后做冲击测试,传递到头模上的力不超过 4900N,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 2、耐穿刺性能 按照GB/T2812-2006中4.4规定的方法,经高温、浸水、低温、 紫外线照射预处理后做穿刺测试,钢锥不得接触头模表面,帽 壳不得有碎片脱落。 3、侧向刚性 按照GB/T2812-2006中4.8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最大变形 不超过40mm,残余变形不超过15mm,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
七、检 验
3、冲击吸收性能测试: (9)测试方法:根据安全帽的佩戴高度选择 合适的头模;按照安全帽的说明书调整安全 帽到正常使用状态,将安全帽正常佩戴在头 模上,应保证帽箍与头模的接触为自然佩戴 状 态 且 稳 定 ;调 整落 锤的 高 度 为 1000mm±5mm;如果使用带导向的落锤系 统,在测试前应验证 60mm高度下落末速度 相差不超过±0.5% ;依次对浸水、高温、 低温、紫外线照射预处理的安全帽进行测试。 记录冲击力值,准确到1N。
七、检 验
4、耐穿刺性能测试:
(5)通电显示装置:当电路形成闭合回路时,可以发出信号, 表示穿刺锤已经接触头模。 (6)测试方法:根据安全帽的佩戴高度选择合适的头模;按 照安全帽的说明书调整安全帽到正常使用状态,将安全帽正 常佩戴在头模上,应保证帽箍与头模的接触为自然佩戴状态 且稳定;调整穿刺锤的轴线使其穿过安全帽帽顶中心直径 100mm范围内结构最薄弱处;调整穿刺锤尖至帽顶接触点的 高度为1000mm±5mm;如果使用带导向的落锤系统,在测 试前应验证60mm高度下落末速度相差不超过±0.5%;依次 对浸水、高温、低温、紫外线照射预处理的安全帽进行测试, 观察通电显示装置和安全帽的破坏情况。记录穿刺结果。
《安全帽》
GB2811-2007
山西科建工程检测研究院 张景超 2014年12月03日
目
一、前言 二、检测目的及范围
录
三、试验依据
四、试验设备 五、安全帽的组成部分 六、技术性能及要求 七、试验方法 八、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一、前 言
普通安全帽适用于大部分工作场所, 包括建筑工地、工厂、电厂、交通运输 等,特殊性能安全帽可以按照不同组合 适用于特定的场所,其质量关系着施工 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次培训主要争 对安全帽的冲击吸收性能、耐穿刺性能 和侧向刚性这三个性能做检测,评定安 全帽的性能。
七、检 验
5、侧向刚性测试: (1)测试装置:由万能材料试验机和两个直径为100mm的 金属平板组成。万能材料试验机的测量精度为±1%,金 属板的硬度为45HRC。 (2)测试方法:将安全帽侧放在两平板之间,帽沿在外并 尽可能靠近平板;测试机通过平板向安全帽加压,在平板 的垂直方向施加30N的力,并保持30s,记录此时平板的 间距为Y1;然后以100N/min的速度加载至430N,保持 30s,记录此时平板的间距为Y2;以100N/min的速度将载 荷降至25N,然后立即以100N/min的速度将载荷增加到 30N,并保持30s,记录此时平板的间距为Y3;测量值应精 确到1mm,并记录可能出现的破坏现象;计算Y2与Y1的 差值为最大变形;计算Y3与Y1的差值为残余变形。
五、安全帽的组成部分
1.安全帽由帽壳、帽衬、下颏带、附件组成。 2.帽壳由帽舌、帽沿和顶筋组成; 3.帽衬由帽箍、吸汗带、缓冲垫、衬带等组成。 4.下颏带由系带、锁紧卡组成。 5.附件包括:眼、面、耳部防护装置、主动降 温装置、电感应装置、颈部防护装置、照明 装置、警示标志等。
六、技术性能及要求
七、检 验
4、耐穿刺性能测试: (1)基座:质量不小于500kg,混凝土座材料。 (2)头模:1#头模:佩戴高度≤85mm时使用、2# 头模:佩戴高度>85mm时使用。头模上部分表面 由金属制成,受到撞击后,应可以修复。 (3)台架:能够控制提升、悬挂和释放穿刺落锤。 (4)穿刺锤:材质为45#钢,质量为3-3.05kg,穿 刺部分:锥角60度,锥尖半径0.5mm,长度 40mm,最大直径28mm,硬度HRC45。
七、检 验
7.3.试验步骤 1、预处理条件 (1)调温处理:安全帽应分别在(50±2)℃、(10±2)℃或(-20±2)℃的温度调节箱中放置3小 时。 (2)紫外线照射预处理:安全帽应在紫外线照射箱 中照射400±4小时,取出后在实验室环中放置4小 时。 (3)浸水处理:安全帽应在温度为(20±2)℃的新 鲜自来水槽中完全浸泡3小时。
八、标 识
1、每项安全帽的标志由永久标识和产品说明 组成; 2、永久标识:刻印、缝制、锚固标牌、模压 或注塑在帽壳上的永久性标志。包括:本 标准编号、制造厂名、生产日期、产品名 称、产品的特殊技术性能(如果有)。 3、产品说明。
谢 谢 大 家
再 见 !
七、检 验
2、试验环境: 试验室环境应为(20±2)℃,相对湿度为(50±20)%。 安全帽应在脱离预处理环境30秒内完成测试。 3、冲击吸收性能测试: (1)基座:质量不小于500kg,混凝土座材料。 (2)头模:1#头模:佩戴高度≤85mm时使用、2#头模:佩戴 高度>85mm时使用。 (3)台架:能够控制提升、悬挂和释放冲击落锤。 (4)落锤:质量为5-5.01kg,锤头为半球形,半径为48mm, 材质为45#钢,外形对称均匀。 (5)测力传感器:测量范围为0-20000N,频率响应最小为 5kHz,动态力传感器。
三、试验依据
1.《安全帽》GB2811—200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产品标准) 2.《安全帽测试方法》GB/T2812—2006 (检验标准)
四、试验设备
1、 AQM-CJ-C型安全帽冲击吸收及耐穿透性能试验仪:测 量范围为0-20000N,精度为1N 。 2、 AQM-GX型安全帽侧向刚性试验仪:测量精度为±1% 。 3、 温度调节箱:温度应在(50±2)℃、(-10±2)℃或 (-20±2)℃范围内可控制,箱内温度应均匀,温度调节可 以精确到1℃,并应保证安全帽在箱体内不接触其内壁。 4、 水槽:应有足够体积使安全帽完全浸没在水中,应保证 水温在(20±2)℃范围内可控制。 5、 紫外线照射箱:箱内应有足够的空间,保证安全帽被摆 放在均匀辐射区域内,并保证安全帽不触及箱体的内壁。 6、 头模:应符合《安全帽测试方法》GB/T2812—2006标 准中附录A的规定。
二、检测目的及范围
1、检测目的:
1、 通过试验安全帽的冲击吸收性能、耐穿刺性能和 侧向刚性,判定其质量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2、为保护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头部、免受意外伤害 提供依据。
2、范围:
(1)本标准规定了职业用安全帽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 和标识。 (2)本标准适用于工作中通常使用的安全帽,附加的特 殊性能仅适用于相应的特殊场所。 (3)本标准不适用于大盖帽、布帽、摩托头盔、防暴头 盔、运动头盔、草帽、普通棉帽、军事装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