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感觉一.单选1.感觉信息的加工不包括(D)A.刺激过程B.信息传入过程C.皮质加工过程D.信息输出过程2.触压觉属于(体表感觉)3.公式S=KlogR+C是(费希纳定律)4.哪种感觉难以产生感觉适应(痛觉)5.不是颜色混合定律的是(B)A.互补律B.同一律C.间色律D.代替律6.以下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C)A.振幅—响度B.频率—音高C.纯色—明度D.波长—色调7.颜色视觉的三个基本属性是(色调、明度、饱和度)8.视觉感受野位于(视网膜)9.频率理论在解释听觉现象时,适用的声音频率范围是(500Hz以下)10.人们注视黄色背景上的一小块灰色纸片几分钟后,会感觉到灰色的纸片呈蓝色,这种现象称为(颜色对比)11.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
下列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A)A.味觉B.机体觉C.平衡觉D.运动觉12.暗适应产生的原因是(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13.人类对颜色的视觉具有色调、明度、饱和度三种特性。
这些特性是分别由光波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下列哪一项中的匹配是错误的?(A)A.色调—光的强度B.明度—光的强度C.色调—光的波长D.饱和度—光波的成份14人类的听觉特征具有音调、音响、音色三种特征。
这些特征主要是由声波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下列哪一项中的匹配是错误的?(B)A.音响—声波的强度B.音调—声波成份C.音色—声波的波形D.音调—声波的频率15.感觉阈限和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反比关系)16.在暗适应过程中,视觉感受性在不断地(提高)17.统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感觉对比)18.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
下列不属于外部感觉的是(C)A.视觉B.听觉C.机体觉D.味觉19.费希纳定律发展了韦伯定律的一个理论观点是(每一个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都相等)20.当注视一个方向的物体运动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视乎朝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种现象叫(运动后效)21.“戴着眼镜找眼镜”,这种心理现象可以用_____来解释(感觉适应)22._____的现象不属于感觉对比现象(C)A.吃完苦药后再吃糖觉得糖更甜B.一样亮的灰分别放在白背景和黑背景上看起来明度不一样了C.声音停止后,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萦绕D.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23.刺激过程的实质是感受器把刺激的能量转化为____的过程(神经冲动)24.差别感觉阈限越小表明差别感受性越(高)25.电灯灭了,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这种现象不属于(C)A.感觉后像B.视觉的后像C.负后像D.正后像26.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____毫微米的电磁振荡(380~780)27.电影中活动的画面主要是利用的是(后像)28.下列波长与颜色对应错误的是(C)A.700毫微米为红色B.580毫微米为黄色C.500毫微米为绿色D.420毫微米为紫色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视杆细胞含有视紫红质的感光物质)30.视网膜有___层神经元(3)31.视网膜上的各个不同的点,在视觉传入通路和皮质视区是按____对应原则投射的(空间)32.绿叶衬红花使花更红是(视觉对比现象)33.明适应产生的原理是(由于感光物质被大量分解,对强光的感受性迅速降低)34.人的感受性额大小是用___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感觉阈限)35.常用测量视敏度的视标是(C,E)36.感受敏感的那种能量刺激叫做(适宜刺激)37.三色说是由英国物理学家_____最先提出的(T.Young)38.感觉器官的____是感觉信息加工的必要条件之一(主动探索活动)39.红色光与黄色光混合产生____光(橙色)40.请根据刺激能量的性质,味觉、视觉、皮肤感觉对应的适宜刺激分别为(化学能、电磁能、机械能和热能)41.下列关于编码的说法错误的是(D)A.编码是神经细胞的电事件以某种方式为代表或表示作用于机体身上的刺激的过程B.编码包含着把一种形式的信息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一套法则C.感觉信息可以用几种方式的全或无的动作电位来编码D.在传入通路中,感觉信息的加工可以有电编码,但不可以有化学编码42.如果一个刺激的出现或消失不能改变某细胞的放电频率,说明这个刺激(在该细胞的感受野之外)43.下列感觉结构与其它选项不属于同一个感觉系统的是(C)A.视网膜B.视锥细胞C.基底膜D.神经节细胞44.平衡觉的感受器是(前庭器官)45.内脏感觉的特点(感觉不精确,分辨力差)46.当刺激温度超过____时,就会产生热甚至烫的感觉(45℃)47.基于对新鲜尸体的耳蜗进行直接观察,____提出了行波说(贝克西)48.地点说和频率说的是用来解释与____感觉有关的过程的(声音的音高)49.对行波说理解错误的是(C)A.声音频率不同,最大振幅位置也不同B.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C.声音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底D.一个人听到什么音调,部分取决于基底膜的哪个部分收到了最多的刺激50.味觉不包括(辣)51.视觉、听觉、嗅觉、痛觉、肤觉、内脏觉所有这些感觉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以神经信号的形式传入大脑的)52.舌根对____最敏感(苦)53.不同位置的a b两条线相继呈现,当时间间隔低于0.08秒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同时出现)54.多张连续的静态图像在眼前连续播放,就能使图片中的人物货物体运动,这便是动画的原理。
对于每一张图片,我们称之为一帧,通常情况下,形成连续的动作最少需要每秒____帧。
(10)二.多选1.有关感觉阈限的叙述正确的是(BD)A.绝对阈限是一个单一的刺激值B.心理学把50%的次数被察觉到的那个刺激值称为绝对阈限C.低于绝对阈限的刺激,我们不仅感觉不到,也不能引起一定的生理效应D.韦伯分数越小,则差别感觉越灵敏2.色觉拮抗过程说所假定的视网膜中的三对拮抗的视素是(ABD)A.红—绿色素B.黄—蓝色素C.红—黄视素D.白—黑视素3.以下有关费希纳定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C)A.其公式为S=RlogK+CB.它是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C.该公式表明,刺激强度按几何数增加,感觉强度也按几何数增加D.费希纳定律只是一个近似值,只适用于中等强度刺激使用范围4.下列对感觉分类正确的是(ABCD)A.根绝感觉刺激来自外部还是内部,可将其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B. 根据刺激能量的性质,可把感觉分为电磁能的、机械能的、化学能的和热能的C. 属于内部感觉的有肌肉的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等D.临床将感觉分为特殊感觉,体表感觉,深部感觉,内脏感觉5.有关感觉适应叙述正确的是(BCD)A.感觉适应只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却不能使其降低B.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C. 嗅觉的适应速度因刺激的性质而有所不同D.感觉适应能力是有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6.下列关于感觉的说法正确的是(ABC)A.感觉是个体对刺激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所产生的体内外的初级经验和觉知B. 感觉是个体觉知到刺激的存在,分辨出刺激的个别属性C. 感觉是一种最初级的经验,但它在人的心理活动中作用很大D.感觉是一种较高的,较复杂的心理现象7.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由那几个环节构成(ABD)A.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B. 传入神经活动C. 传出神经活动D.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的活动8.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感受野有哪几种形式不同的同心圆(AB)A.中心反应光,周围反应暗B.中心反应暗,周围反应光C.中心周围都反应光D.中心周围都反应暗9.在三色说中,光线的三原色(ABD)A.红B.蓝C.紫D.绿10.视觉过程的生理机制包括哪些(ABCD)A.折光机制B.感光机制C.传导机制D.中枢机制11.听觉体验包含(ABD)A.音高B.响度C.振幅D.音色12.对“听力系统是如何对声音频率进行编码”的解释,主要有哪两种理论(AD)A.地点说B.共鸣说C.行波说D.频率说13.动觉的感受器位于(ABC)A.关节B.肌腱C.肌肉D.骨骼14.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的(ABD)A.黄光=白光-蓝光B.蓝光=白光-红光-绿光C.蓝光=红光+绿光D.蓝光+红光=品红光15.内脏觉(机体觉)分布于(ACD)A.食道B.皮肤C.胃D.膀胱16.适应现象在各种感觉中的表现是(AD)A.视觉比听觉明显B.听觉比视觉明显C.痛觉比温觉明显D.温觉比痛觉明显17.适应是(AB)心理现象A.感受性发生了变化B.刺激物持续作用引起的C.刺激作用停止后出现的D.两种刺激同时作用引起的18.韦伯定律(ABC)A.是指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受的刺激的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相对不变B.适应中等强度刺激范围C.对于不同感觉通道的K值不同D.是指感觉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19.下面哪些会影响临界闪光融合频率(ABCD)A.光的强度B.波长C.光落在视网膜的位置D.机体的身心状态20.现已确定的颜色混合规律主要有哪些(ACD)A.互补律B.混合律C.间色律D.代替律三.名词解释1.感觉:是个体对刺激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所产生的体内外的初级体验或觉知。
2.适宜刺激:对某一感受器来说,感受敏感的那种能量刺激。
3.外部刺激:接受机体外的刺激,觉知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
4.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的刺激,觉知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
5.刺激过程:指由刺激引起感受器产生相应变化的过程。
实质是感受器把刺激的能量(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等)转化为神经冲动的过程。
6.编码:把一种形式的信息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一套法则。
7.感受野:引起单个神经细胞充分反应的刺激区域和特征。
8.感觉阈限:是指在刺激情境下感觉经验产生与否的界限。
9.心理物理学:研究物理能量与心理体验之间关系的学科。
10.绝对阈限:指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物理刺激量,即有50%的次数被觉察到的那个刺激值。
11.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异量。
12.韦伯定律△R/R=K13.费希纳定律S=KlogR+C14.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5.视觉适应:是指环境刺激由强(或弱)向弱(或强)过渡时,由于一系列相同的弱(或强)光刺激的持续作用,导致对后续的弱(或强)光刺激感受性的不断提高(降低)。
16.暗适应:由于环境的光刺激持续弱而对光刺激感受性的不断提高。
17.明适应:由于环境的光刺激持续强而对光刺激感受性的不断降低。
18.感觉后效:是指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
19.后象:视觉中的感觉后效。
22.正后象:与光刺激的品质相同的后象。
23.负后象:与光刺激在品质上相反的后象。
24.闪光融合现象:后象使断续的刺激产生连续感觉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