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内科学病案

中医内科学病案


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舌淡,苔薄白,脉数,
左手关部有力。有肾结石病史,服利尿通淋药已治愈。
中西医结合7年制4班 201307020416 向鹏飞
辨证施治:患者胸部闷胀,失眠不寐,舌脉未见血瘀及虚象,拟定为 气滞所致。患者性格急躁易怒,两胁时有胀痛,辨为肝郁 、 气滞之证。结合肾病史,病机推断为利尿通淋治法伤及肾
中医内科学病案:
患者彭某某,女,年龄43岁,公司文员。 主诉:胸部闷胀,失眠1月余。 患者自述近月来常感胸部有闷胀感,夜间常失眠,急躁易
怒,常叹息,自觉压力大,偶感头晕欲坠,两胁胀痛,饮食尚
可,二便正常。查体:体温36.8℃,血压130/90mmHg,心率94 次/分,呼吸20次/分,脉搏88次/分。神情,体微胖,心、肺
白芍6g 熟地3gFra bibliotek川芎6g 山药3g
山茱萸3g
方解:柴胡为疏肝第一药,为本方君药;川芎、陈皮、香附、枳壳理
气散结,配合柴胡疏肝解郁,理气行气;熟地、山药、山茱萸
为六位地黄丸中三补,少量使用达轻补肾阴之效。天麻对症缓 解眩晕症状。
中西医结合7年制4班 201307020416 向鹏飞
阴,肾水不能滋养肝木,肝失疏泄,加之情绪刺激,致气
机失调,肝郁气滞而致胸闷失眠,两胁胀痛。肝气郁而化 火,肝阳上亢,时日未久,故仅偶发头晕。 治则:疏肝解郁,滋补肾阴。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柴 香 胡9g 附3g 陈皮9g 枳壳3g 天麻3g ×7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各一 次
中西医结合7年制4班 201307020416 向鹏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