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光刻与刻蚀工艺
东华理工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2.光学光刻分辨率增强技术(RET)
光学临近修正OPC (optical proximity correction)
在光刻版上进行图形 修正,来补偿衍射带 来的光刻图形变形
东华理工大学
OPC实例
东华理工大学
3、光刻胶对比度改进
Resist chemistry
436,365 nm: Photo-Active-Component (PAC) 248,193 nm: Photo-Acid-Generator (PAG)
/ 4 cos
很小时,
2 2
/ 4 [1 (1 / 2)] / 2
sin d NA
2f
焦深
DOF k2
( NA)
2
NA,焦深
东华理工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聚焦在光刻胶的中间,优化分辨率
像平面
焦深
光刻胶
IC技术中,焦深只有1m,甚至更小
东华理工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M:1缩小的步进 NA
1、Using light source with shorter l
光源 汞灯 汞灯 波长(nm) 436 365 术语 g线 i线 技术节点 >0.5m 0.5/0.35m
R k1 NA
k1 0.8 0.6 0.3-0.4 0.3-0.4
Mask design and resist process
[nm]
436 365 248 193
Contrast 436,365 nm: =2-3, (Qf/Q02.5) 248,193 nm: =5-10 (Qf/Q01.3)
投影式 projectio n system
东华理工大学
三种硅片曝光模式及系统
接触式
接近式
投影式
1:1曝光系统
东华理工大学
接近式曝光(proximity printer)
接近式曝光(>3um) 最小线宽LCD=1.4(Sλ)1/2 减少了掩膜版的损坏,但分辨率受到限制
东华理工大学
接触式曝光(contact printer)
对比度 依赖于工艺参数,如:显影液、前烘时间、曝
光后及坚膜的温度,光源波长和硅片的表面形貌等
东华理工大学
其他特性
调制转移函数:
理想的曝光图形
I max I min MTF I max I min
临界调制转移函数:
I max I min CMTF光刻胶 I max I min
第8章 光刻与刻蚀工艺
光刻的重要性及要求 光刻工艺流程 光刻工艺的分辨率及光刻胶 曝光光源、曝光方式以及掩膜版 湿法刻蚀与干法刻蚀技术
东华理工大学
1
2
3
4
5
光刻与刻蚀的定义
图形加工
图形曝光(光刻, Photolithography)
图形转移(刻蚀,Etching)
光刻工艺的重要性:
IC设计流程图,光刻图案用来定义 IC中各种不同的区 域,如:离子注入区、接触窗、有源区、栅极、压焊 点、引线孔等 主流微电子制造过程中,光刻是最复杂,昂贵和关键 的工艺,占总成本的1/3,一个典型的硅工艺需要15-20 块掩膜,光刻工艺决定着整个 IC工艺的特征尺寸,代 表着工艺技术发展水平。
东华理工大学
光刻胶的组成
聚合物材料(树脂):保证光刻胶的附着性和抗腐蚀 性及其他特性,光化学反应改变溶解性
感光材料(PAC):控制或调整光化学反应,决定着曝 光时间和剂量 溶剂:将树脂溶解为液体,使之易于涂覆 添加剂:染色剂等
东华理工大学
正胶与负胶
东华理工大学
正胶与负胶
负胶的缺点: • 树脂的溶涨降低分辨率 • 溶剂(二甲苯)造成环境污染
方法:干法刻蚀
湿法刻蚀 质量指标:分辨率 ; 选择性
东华理工大学
去胶
目的:将经过刻蚀的硅片表面留下的光刻胶去除 方法:干法去胶
(等离子体去胶、紫外光分解去胶)
湿法去胶 (无机溶液去胶、有机溶液去胶)
东华理工大学
§8.2 分辨率(Resolution)
定义:分辨率R表示每mm内能刻蚀出可分辨的最多线条数, 即每mm内包含有多少可分辨的线对数
东华理工大学
4、离轴照明技术 OAI (off-axis illumination)
可以减小对分辨率的限制、增加成像的焦深且提 高了MTF
光源
KrF(激光)
ArF (激光) F2 (激光) 激光激发Xe 等离子体
248
193 157 13.5
DUV
193D UV VUV EUV
0.25/0.13 m
90/65…32n m CaF2 lenses Reflective mirrors
NGL: X射线(5Å),电子束(0.62Å),离子束(0.12 Å)
KrF、ArF、F2准分子激光器 优点:更高有效能量,各向异性,准直,波长更小,空 间相干低,分辨率高 缺点:带宽宽,脉冲式发射,能量峰值大,损伤
东华理工大学
曝光方式(Exposure)
接触式 曝 光 方 式 遮蔽式 Shade system Contact printer 接近式
proximity printer
涂胶
东华理工大学
前烘
东华理工大学
掩模版对准
东华理工大学
曝光
东华理工大学
曝光后烘培
东华理工大学
显影
东华理工大学
后烘及图形检测
东华理工大学
刻蚀
东华理工大学
刻蚀完成
东华理工大学
去胶
东华理工大学
离子注入
东华理工大学
快速热处理及合金
东华理工大学
预烘及涂增强剂
去除硅片表面的水分 增强与光刻胶的黏附力(亲水性,疏水性) 温度一般为150~750℃之间 可用涂覆增强剂(HMDS,六甲基乙硅氮烷)来增加 黏附性
作业
空间图像与光刻胶对比度结合, 直接决定潜像的质量 CMTFMTF,胶才能分辨空 间图形 g线和i线胶CMTF0.4, DUV胶为0.1~0.2。 东华理工大学
其他特性
光敏度
膨胀性
抗刻蚀能力和热稳定性 黏着力
溶解度和黏滞度
微粒含量和金属含量 储存寿命
东华理工大学
分辨率
曝光系统 衬底 掩膜 XX X X
对准
XX X X
片间控制
X XX -
批间控制
XX X X
产量
XX X X
光刻胶
显影剂 润湿剂 工艺 操作员
XX
X - X X
X
- - 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 XX X
XX
X - XX XX
东华理工大学
§8.3 光刻胶的基本属性
正胶与负胶:
的正映像
负胶:反之
方法:喷洒显影液
浸入式
静止显影
漂洗、旋干
东华理工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正胶和负胶
东华理工大学
显影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东华理工大学
喷洒式显影设备
东华理工大学
喷洒显影液--静止显影
东华理工大学
去除显影液---去离子水清洗
东华理工大学
浸入式显影全过程
东华理工大学
曝光后烘培
目的:降低驻波效应,形成均匀曝光
§8.4 曝光系统
紫外(UV)
曝 光 系 统
光学曝光系统
深紫外(DUV) 电子束曝光系统
非光学曝光系 统
X射线曝光系统 离子束曝光系统
东华理工大学
紫外(UV)光源
水银弧光灯光源 i线(365nm) h线(405nm) g线(436nm) 缺点:能量利用率低(2%) 准直性差
东华理工大学
深紫外( DUV )光源
正胶
实际的曝光图形
负胶
理想曝光图形与实际图 形的差别
东华理工大学
局部曝光区域决定图形的陡直度
f
临界调制传递函数CMTF (critical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胶分辨图形所需的 最小光学传递函数MTF。
D f D0 101/ 1 CMTF 1/ D f D0 10 1
东华理工大学
前烘
目的: 使胶膜内溶剂充分挥发,干燥,降低灰尘污染 增加胶膜与下层膜的黏附性及耐磨性 区分曝光区和未曝光区的溶解速度 方法: 干燥循环热风 红外线辐射 热平板传导(100℃左右)
东华理工大学
前烘方法
热板
东华理工大学
显影
目的:显现出曝光后在光刻胶层中形成的潜在图形 正胶:感光区域显影溶解,所形成的是掩膜板图形
接触式曝光:掩模板与衬底接触 S=0,分辨率得到提高(1-3um) 尘埃粒子产生,导致掩膜版损坏,降低成品率
东华理工大学
投影式曝光(projection system)
最小尺寸:Lmin=0.61λ/NA 扫描方式:
(亚微米级工艺)
优点:样品与掩膜版不接触, 1:1步进重复 M:1缩小的步进重复 避免缺陷产生
光源 曝光系统 光刻胶
东华理工大学
空间图像
潜在图像
东华理工大学
半导体工业中的洁净度概念
尘埃粒子的影响: 粒子1:在下面器件层产生针孔 粒子2:妨碍金属导线上电流的流动 粒子3:导致两金属区域短路,使电路失效
1
2 掩膜版上 的图形 3
东华理工大学
洁净度等级:
英制:每立方英尺中直径大于或等于 0.5μm的尘埃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