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模式化 —— 多元化
SHANG HAI 安亭新镇
1. 区位及背景
项目背景
疏散传统中心区人口、改善城市整体形象是上海发展的主要目标.上海开始 了新的一轮市郊城市化运动。 一城九镇的规划就是这一运动中的领军项目。
主设计师 德国设计大师阿尔伯特·施佩尔
区位
安亭新镇位于上海市西部, 隶属嘉定区, 是上海市试点城镇建设中率先启动的第一 镇, 也是上海国际汽车城的核心居住区。
密封隔热的门窗技术:窗户均采用双层中空设计。为了解决 阳光照射下室内产生热量的问题,建筑师们在窗的外侧安装 了遮阳装置
集中供能系统:集中供能是以水作为媒介来传导能量,通过 进入室内管道的热水和冷水与室内风机盘管的作用,和室内 空气进行热交换,达到制热和制冷的目的,实现高效、环保、 节能、舒适、经济的供能效果
SHANG HAI 安亭新镇
公共设施较为完善
6. 公共设施
开放式 住区
1.医院占地46000平米,建筑面积30000平米。 2.集学前幼托、小学、中学,直至大学预科教育在 内的完整教育体系。占地100000平米,可容5000 在校学生。
3.占地80000平米体育公园和会所则可以为这个城 市的居民提供足够的运动健身和休闲空间。
7. 绿地系统
SHANG HAI 安亭新镇
园林景观
园林强调师法自然,极大限度的还景观以自然生 态的特征,相对集中的景观设计,使得中央公园、 城市公园成为集中景观和居民交流的承载者。
SHANG HAI 安亭新镇
8. 道路交通
主街道宽度则 为40米和28米 ,曲折多变的 街道体系不断 给人的视觉以 丰富的感受, 而适于步行的 15米宽的小巷
4. 规划理念
LONDON,UK 格林威治千年村
底层挑空营造社区空间
鲜亮的色彩和夸张的ຫໍສະໝຸດ 顶5. 建筑空间 生态设计
遮阳板美观实用
通透的玻璃阳台
建筑风格前卫时尚,产品形式多样,既有高层,也有连排和多层 产品通过外部阳台、窗户、遮阳板等细节来丰富外立面 建筑在色彩明快、亮丽,具有跳跃感 建筑为社区的公共空间服务,在底层或者退让或者挑空,让人愿意停留 通过标志性的建筑——千年穹顶,提升区域形象和知名度
整体开发考虑到了当地的气候,所 以东北面的建筑较高,向公共绿地及 住宅逐渐降低,这样有利于防风。
LONDON,UK 格林威治千年村
1.院落式社区,所有住宅以组团为基本单位,以围 合式院落为组织特征。 2.千年村的配套主要由半岛的设施来满足,整体来 看项目的开发属综合性质,大面积的绿色开发空 间——公园是社区的核心,对于全部居民开放, 实现社区物业价值均衡。 3.社区街道设计采用“小”的理念,限制停车,创 造宜人的步行空间;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满足了居 民不同的交通需求。 4.通过千年穹顶的展览功能弥补城市功能缺失,提 升城市地位,降低地块陌生度,通过地标性建 筑——千年穹顶,提升区域形象,提高区域知名 度
整个小区采用公寓楼、联 排住宅、独立式住宅等多 种住宅形式的混合,创造 多元化的、混合功能的居 住模式。
但由于转角围合的布局给建筑设 计带来诸如采光、视 觉干扰、卫生等诸多问题
SHANG HAI 安亭新镇
古典的尺度和古典的建筑
色彩鲜明
10. 建筑风格
SHANG HAI 安亭新镇
1. 生态人文
城市生态住区发展中的人本思想其实就是鼓励居住 多元文化的发展,即允许不同居住模式的存在和发 展,要求能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居住选择
4.中心广场120000平米商业及商务服务区域, 20000平米音乐厅、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教 堂等文化设施。
一层的骑马廊设计为商铺的发展提 供了有利的条件
新镇二号地块与六号地块将布局二 条特色步行街:餐饮休闲街、文化 艺术街。
SHANG HAI 安亭新镇
安亭新镇1200余亩的绿色空间由城市森林、中央景 观绿化、街区绿地、河滨绿地、垂直绿化等组成, 总绿化率达60%。新镇的总规划面积238公顷,其中 净绿化面积约为92公顷,绿色空间比例为38.5%,人 均拥有绿量将达到72立方米。安亭新镇的蓝色空间是 指区域内的景观水体,其面积约占新镇一期规划总面 积的11%,湖泊总面积达到20万平米,
嘉定区
上海市区
上海国际汽车城
安亭新镇
SHANG HAI 安亭新镇
安亭新镇一期以低层公寓 房为主,配以一定的联体 别墅和独立别墅
规划用地 规划居住人口 一期总容积率 一期占地 一期建设用地 一期建筑面积 一期绿化覆盖率 一期商业服务区 一期总户数 一期公共设施
4.9 平方公里 8万人 0.59 2.5平方公里 1.8 平方公里 106 万平方米 60%以上 12 万平方米 5,334 套 2 万平方米
LONDON,UK 格林威治千年村
6. 生态技术
生活废水循环系统,将雨水保留下来冲洗卫生 间;广泛使用节水器具,达到节水目的
墙体高效隔热保温技术
住宅排布讲究挡风和采光,保证建筑围合 内部的舒适度和采光
热电联供系统和节能示意
社区住宅全面采用热电联供系统,此系统 利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提供 CHP 燃气热电 联供机组,向住户供电、供热(热水或蒸汽 )或制冷,发电效率达 40% 以上,余热回 收效率达 40-45% ,总能量利用率达 8090%
LONDON,UK 格林威治千年村
格林威治半岛以前这里 有一个煤气厂,对环境的污 染严重.
整个半岛占地121公顷, 过去格林威治半岛主要工业 用地,包括军火、化工、钢 铁、电缆肥皂等,后来演变 成欧洲最大的天然气站,供 应着伦敦西南居民的生活用 气。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 整个半岛被荒废,成为了工 业垃圾的堆积场,严重影响 了城市的景观。90年代初, 伦敦市开始了泰晤士门户计 划,旨在改善沿河景观,格 林威治半岛成为了计划的核 心点
2. 指标及总平
3. 设计理念
SHANG HAI 安亭新镇 “新城市主义”主张重视居住文化的城市情结
安亭新镇建设是国外新城市主义在中国城市住区建设的一次实践。新城市主义所提倡 的这种紧凑、精明增长、功能混合、适宜步行、人性化的邻里社区精神,对当前我国 住区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紧凑发展的空间布局。密度适中、 相对紧凑的空间布局
智能温控系统:温度控制器控制室内温度,其信号来自安装 在起居室内的温度传感器,通过打开或关闭风机盘管的阀门 来保证所设的温度
共同沟系统:电力、通讯、燃气、排水等各种管线被集中布 置于同一条沟体内,为人员检修、维护、增容等工作预留了 操作和通行的空间
SHANG HAI 安亭新镇
11. 户型类型
安亭新镇一期以低层公寓 房为主,配以一定的联体 别墅和独立别墅
社区:从混合到可持续
重庆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技术规程》
4. 设计模式
传统围合式住区邻里结构——围合式街 区( BLOCK )是德国中心城的常规结构, 街区设周边式建筑, 建筑入口直接开向 街道, 以庭院串连, 不设区内道路
建筑较好的嵌入 “城市肌理”, 呈“ 低层高密”
的趋势
SHANG HAI 安亭新镇
5. 空间层次
多层围合—建筑集中和绿地集中—居住者之间有亲密接触—基础设施有高效利用
理查德·罗杰斯
格林威治半岛 发展计划
2. 项目背景
LONDON,UK 格林威治千年村
3. 区位
项目位置 项目启动
场地周边环境
位于伦敦泰晤士河的格林威治半岛 之上,整个半岛是泰晤士河的门户
1999年 罗杰斯依旧沿用其城市的可持续
发展的经典理论。这个半岛中心是大 面积的公共空间及绿地,占了总规划 面积的六分之一。住宅区位于这些公 共空间的周围。小区中部单独有一个 面向河边开敞的小型公园,其中有运 动设施和带有湖泊的生态公园。总体 规划中将中央商务区集中到了地铁站 及其他交通枢纽附近,大型商业及工 业区则被放到岛的南部,作为进入隧 道的缓冲区。
(2)功能混合的居住模式。完善的公共 设施配套。 (3)适宜步行的交通环境。
(4)人性化的空间环境。不管是从广场、 街道、居住空间的设计还是到每一个建筑 细部的处理,都较好地体现对人性的关怀, 这也正是欧洲传统城镇环境中最令人向往 的地方。
SHANG HAI 安亭新镇
运用了分布密集式原理,这是一种针对巨型 都市人口稠密区的合理有效的空间秩序系统 原理:密集能使居民区形式紧凑从而使路线 缩短,对自然环境的耗费减少,交通及其它 基础设施的效率提高;而分布式则使各个独 立单位能够各自具有合理的规模,这有利于 技术及社会结构的高效和稳定。
3.1980年代到1990年代末, 住房建设也逐步由国家“统一代建”的模式转向房地产市场开 发, 建设量大增, 在1980年代开展了小区试点等工作, 居住区理论得到大量实践。
4.1988年以后, 个人成为商品住房的消费主体, 需求多元化、投资的市场化以及政府职能 调整等因素促使居住区建设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 居住区规
7. 社会环境 规划
LONDON,UK 格林威治千年村
8. 功能人群
引入不同功能旨在吸引多样化的终端用户。包括展览、酒店、餐厅、学校、超市、购物中心、 医院等提升城市功能和满足居住需求的各种配套。小区主要使用半岛的公共设施。
英国的经验是:混合社区如果设计或管理不当,也会变质。比如,一些混合社区变得尊贵化, 因此其价格排斥了低收入者;而某些计划又变得平民化,高收入者就选择离开。因此,如果混 合社区要继续良性发展下去,它们的设计和管理等具体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并且要帮助在早期 大规模房地产开发中的弱势群体。
SHANG HAI 安亭新镇
考虑土地、建筑、植 物、水系、空气各种生 态因素和人类活动之间 的互动关系,通过新镇 区域内生态功能的恢复 和保持,确保区域生态 环境的可持续性与协调 发展。
风环境——围合 光环境 声环境 水环境——水循环系统
相关主题